新書推薦:

《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售價:HK$
140.8

《
首发经济:重塑商业生态与消费未来
》
售價:HK$
64.9

《
中国国家地理 美丽的地球·生命交响(全6册)
》
售價:HK$
624.8

《
前世今生:穿越时空的灵魂伴侣
》
售價:HK$
64.9

《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全球视野下的中外交流史力作! )
》
售價:HK$
63.8

《
制造规则 : 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
售價:HK$
96.8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HK$
129.8

《
昨日今朝(网络原名:今朝欢愉)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作者对竹简《五行》篇已有成熟的研究,本讲稿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竹简《五行》篇作者和时代的考订,及对文本的逐章乃至逐字逐句的疏解;第二部分侧重于义理的阐发,从内在性、超越性和政治解读入手,在竹简《五行》篇作者确定为子思的前提下,将《五行》篇与子思的思想放到先秦的思想史领域予以审视,并与《孟子》、《中庸》进行比较,认为《五行》篇的内在性还未达到《孟子》“性善”的观念,超越性也还未达到《中庸》“天命”的观念,但《五行》篇对“德”的超越性面向已经有了明确的肯定,从而为《中庸》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基础。作者并对《五行》篇中的圣智说在子思思想中的意义和地位做了开拓性的探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陈来,著名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
展开全部
作者对竹简《五行》篇已有成熟的研究,本讲稿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对竹简《五行》篇作者和时代的考订,及对文本的逐章乃至逐字逐句的疏解;第二部分侧重于义理的阐发,从内在性、超越性和政治解读入手,在竹简《五行》篇作者确定为子思的前提下,将《五行》篇与子思的思想放到先秦的思想史领域予以审视,并与《孟子》、《中庸》进行比较,认为《五行》篇的内在性还未达到《孟子》“性善”的观念,超越性也还未达到《中庸》“天命”的观念,但《五行》篇对“德”的超越性面向已经有了明确的肯定,从而为《中庸》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基础。作者并对《五行》篇中的圣智说在子思思想中的意义和地位做了开拓性的探讨。
陈来,著名哲学史家,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关于“经典通识讲稿”:近年来,以甘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着力推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尤重“研读中外经典文本”,旨在重新树立认真读书、自由思考的风气,以抵抗整个社会以至大学校园的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心态。“经典通识讲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学科著名学者,以深入讲解中外经典文本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对思想文化中根本问题的思考。
|
關於作者: |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祖籍浙江温州,哲学博士。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目錄:
|
讲稿
一 竹简《五行》篇文本疏解
二 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
附录
一 竹简《五行》篇分经解论:《五行》篇章句简注
二 竹简《五行》篇为子思、孟子所作论
三 帛书《五行》篇说部与孟子思想探论
建议阅读书目
|
內容試閱:
|
一 竹简《五行》篇文本疏解
1.竹简《五行》篇的文献来源、作者和主题
这篇文献不是很长。马王堆帛书本没有发现题名,最早由庞朴先生起了“五行”篇的名字,这在学术界内部有不同的讨论,最典型的就是四川大学的魏启鹏先生把这篇起名为《德行》篇。1994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期的竹简,其中有一篇的内容可以在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找到,而且有题名,正好就是“五行”。
这证明庞朴先生猜对了。古书题名每篇不一定都在篇首而多是在篇尾,这篇正好独特,开篇就是“五行”两字,跟后面的话不连着,所以大家同意“五行”是这篇的题名。
郭店楚墓考古报道认为,此墓下葬应该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差不多在孟子离世的时候。墓里的文献,按常理说不应该是刚写成的,而是已流传了相当一段时间,而且有一定的权威性,才被大家珍藏.墓主人活着时珍藏这些书。反复念诵,死后把生前喜爱的这些书随葬.如照此推论,按照当时的传播速度,这篇文献的写作年代可能更早,接近公元前400年。公元前470多年是孑乙子去世的年代,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主要是孔子的门人弟子的活跃时期,学术史上常常称之为“七十子及其门人”时代。诸子时代,《大学》是曾子和曾子的门人所作,《中庸》传统上讲是于思所作,于思是孔子的孙子。他们的活动时间都是在公元前470年到前400年之间,虽然一些生卒年我们不一定准确掌握,但这篇文献的时间跟《大学》、
《中庸》相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