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论要
》
售價:HK$
74.8

《
茶叶帝国3000年
》
售價:HK$
129.8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HK$
184.8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HK$
272.8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HK$
94.6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HK$
75.7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HK$
105.6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甫开,20世纪的中国恐怕就进入到了“西风烈”(冯友兰语)的时代。且不论留学东洋与留学西洋者的差异、隔阂,甚至门户之见,单就从容闳将第一批留美幼童送到大洋彼岸开始,百年来跨洋过海的一代代学人,都在我们的文明史上先后留下过自己求学求知的足迹。止是有了他们,才使得中西学术交流、文明沟通具备了文化基础,才使得中国人“建没一个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奋斗日标,有了实现的可能。从大陆到海洋,中国人在“留学时代”中,形成了新的思想变锋,如巾西之辨、传统与现代、“冲击回应”与“内在理路”等话题,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里面有无数的故事,有欣喜,有悲伤,有些被记录下来,而更多者恐怕已经永远被埋入历史的尘十。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学图书馆文库:留学时代》就是这样一本记录20世纪留学生活的小书,集中展现人文学者的留学记录。虽然他们所学不同,如文学、历史、哲学、法
|
目錄:
|
《民报》社听讲
负笈西行
牛津的书虫
在康奈尔的几年
四年美国自由教育
我所知道的康桥
爱丁堡大学中国学生生活概况
游学美邦(节选)
巴黎学子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
海德贝格记事(节选)
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节选)
我与鲁汶大学法学院
留英记(节选)
学习吐火罗文
哈佛七年
在牛津
我在耶鲁的时候
公费留学到巴黎
耶鲁谈往
杂忆留苏
在哈佛听课
哈佛的一天——知识的拾穗
哈佛教我一个“变”宇
致陈思和老师——谈美国大学教育
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假如不是许季茀要租房子,招大家去品住,我们未必会搬出中越馆,虽然吃食太坏,鲁迅常常诉苦说被这老太婆做弄(欺侮)得够了,但住着的确是很舒服的。许季茀那时在高等师范学校已经毕业,找到了一所夏目漱石住过的房屋,在本乡西片町十番地吕字七号(伊吕波是《伊吕波歌》的字母次序,等于中国《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后来常被用于数日次序),硬拉朋友去凑数,因此我们也就被拉了去,一总是五个人,门口路灯上便标题日“伍舍”,近地的人也就称为“伍舍样”。我们是1908年4月8日迁去的,因为那天还下大雪,因此日子便记住了。鄢房子的确不错,也是曲尺形的,南向两间,两向两间,都是一大一小,即十席与六席,拐角处为门口是两席,另外有厨房、浴室和下房一问。西向小间住着钱家治,大间作为食堂和客室,南向大间里住了许季茀和朱谋先,朱是钱的亲戚,是他介绍来的,小削里住了我们二人,但是因为房间太窄,夜间摊不开两个铺盖,所以朱、钱在客室睡觉,我则移往许季茀的房间,白天仍在南向的六席上面,和鲁迅并排着两张矮桌坐北。房租是每月三十五元,即每人负担五元,结果是我们担受损失,但因为这是许季茀所办的事,所以也就不好说的了。
往《民报》社听讲,听章太炎先生讲《说文》,是1908年至1909年的事,大约继续了有一年多的光景。过事是山龚未生发起的,太炎当时在东京一面主持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一面办同学讲习会,借神田地方的大成中学讲堂定期讲学,在留学界很有影响。鲁迅与许季茀和龚末生谈起,想听章先生讲书,怕大班太杂沓,未生去对太炎说了,请他可否于星期日午前在《民报》社另开一班,他便答应了。伍舍方面去了四人,即许季茀和钱家治,还有我们两人,来生和钱夏(后改名玄同)、朱希祖、朱宗莱,都是原来在大成的,也跑来参加,一总是八个听讲的人。《民报》社在小石川区新小川町,一间八席的房子,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下去,有的沿用旧说,有的发挥新义,干燥的材料却运用说来,很有趣味。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青年学生却是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般,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胡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哈喇菩萨。中国文字中本来有些素朴的说法,太炎也便笑嘻嘻地加以申明,特别是卷八尸部中“尼”字,据说愿意训近,即后世的昵字,而许叔重的“从后近之也”的话很有点怪里怪气,这里也就不能说得更好,而且又拉扯上孔夫子的“尼丘”来说,所以更显得不大雅驯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