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中生有的世界:量子力学传奇 这部量子物理史,足以唤起你对世界的全部好奇!
》
售價:HK$
85.8

《
中国的毒蘑菇
》
售價:HK$
308.0

《
漫步时光 治愈系钢笔淡彩绘制技法
》
售價:HK$
109.8

《
长安之春(典藏版)
》
售價:HK$
86.9

《
精读(畅销书《精进》作者采铜重磅新作,助你掌握AI不具备的精读能力 )
》
售價:HK$
65.8

《
排爆组遭遇自旋(第165届直木奖得主佐藤究首次引进国内! 推理×科幻×怪物 )
》
售價:HK$
75.9

《
舌尖上的微生物:发酵的历史、食谱与创新
》
售價:HK$
173.8

《
认知行为疗法简易操作指南(原著第二版)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人文。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近三年间王向远教授以“日本之文与日本之美”为主题的作品自选集,包括十三篇论文和两篇译文。作者在系统翻译日文原典的基础上,以日本古典文论与美学的若干关键词入手,运用比较语义学的方法,对日本古典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基本特点做了梳理、总结,对“道”、“文”、“心”、“气”等基本概念的意义构成及与中国文论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对日本古典美学与文论中的四大基本范畴——物哀、幽玄、寂、意气——做了审美语义的剖析与概括,作为原创性研究,填补了中日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美学研究的空白。最后的两篇译文也都是日本“物哀”论的名篇,在本书中系初次翻译发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作者在谈文论美的同时,注重行文的流畅与严谨,在文字表现上追求美感。本书对于进一步了解日本传统审美文化、民族心理、文学与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王向远,1962年生,文学博士。1996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作家、翻译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2007年版)及各种单行本著作21种(含合著5种),发表论文160余篇;译有《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全四卷)、《审美日本系列》(全四卷)及井原西鹤等日本古今名家名作,共计260余万字。
|
目錄:
|
自序
日本古代文论的传统与创造
日本近代文论的系谱、构造与特色
应该在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中提倡“比较语义学”方法
道通为一
—日本古典文论与美学中的“道”、“艺道”与中国之“道”
气之清浊各有体
—中日古代文论与美学中的“气”
心照神交
—日本古典文论与美学中的“心”范畴及与中国之关联
中日“文”辨
—中日“文”“文论”范畴的成立与构造
入“幽玄”之境
—通往日本文化、文学堂奥的必由之门
感物而哀
—从比较诗学的视角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
—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
论“寂”之美
—日本古典文艺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与构造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
—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及其前后
日本“意气”论
—“色道”美学、身体审美与“通”、“粹”、“意气”诸概念
“物哀”论
关于“物哀”
附录:王向远近十年作品目录(2001—2012)
|
內容試閱:
|
应该在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中提倡
比较语义学”方法①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及东方文学交流史研究发展到今天,在丰富的研究实践中矫正了来自西方的某些方法论的局限与弊病,形成了自己若干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范畴,对此,我在《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特别是《比较文学系谱学》中有过总结与论述。随着研究实践的不断推进,方法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更新,而方法的自觉更新,又必然推动研究上的创新。就中外文学关系史、特别是东方文学关系史研究而言,尤其如此。
中外文学关系史及东方文学关系史研究,可以划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点”就是具体个案问题的研究,如日本学者丸山清子的《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杨仁敬先生的《海明威在中国》之类,重在材料发掘与微观分析,追求的“深度模式”;“线”就是许多个案在纵向时序链条上的关联性研究,如钱林森教授主持的十五卷本《中外文学交流史》、王晓平先生的《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等书,重在历史性的系统梳理,追求的“长度模式”;“面”就是空间性的、横向的关系研究,如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
P0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