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HK$
141.9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HK$
164.8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HK$
74.8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HK$
108.9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HK$
86.9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HK$
86.9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HK$
184.8

《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HK$
269.5
|
編輯推薦: |
《被表述的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民族文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也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內容簡介: |
《被表述的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民族文学》是作者李晓峰承担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题成果之一,同时获得大连市政府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书稿的主要内容是:一、提出并论述了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功能等过去为人所忽视的问题。二、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度和立场上,对百来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的民族文学的叙事方式、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三、研究了不同历史语境中文学观、文学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对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影响,揭示了中国文学史写作模式形成和嬗变的基本轨迹。
|
關於作者: |
李晓峰,男,汉族。1963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淄博。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基础部主任。长期从事艺术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发表论文、艺术评论50余篇;编著《撷尽异彩呈万象·西方绘画卷》等多部;主编《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飞翔的空间》、《世纪空间:1984—2004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作品专集》、《2005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论坛》等多部。曾主持、策划:“中国民间艺术博览”(1990、1993)、《上海艺术家》(2002年5/6合刊“建筑·艺术·都市·文化”专辑)、“2003上海(安亭新镇)室内设计艺术大展”、“上海春季艺术沙龙”(2003)、“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2005、2006)等20余项。
|
目錄:
|
导论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及其功能
一现代知识转型与文学地位的提升
二文学史的形成及权力
三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
四中国文学史的功能
五文学史知识建构的个人话语权力与国家意识形态规约的调适
第一章晚清国家转型与中国文学史发轫
一民族国家的缺席:没有中国,何来中国文学史
二京师大学堂与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
三东吴大学与黄人的《中国文学史》
第二章“五族共和”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
一国家统制与个人思想的龃龉:新的民族主义语境建构
二文学观念的集体转型
三二元对立民族观下的民族与民族文学叙事
四种族同化主义知识权力下的民族与民族文学叙事
五中华多民族平等意识萌芽及文学史观的龃龉
第三章“抗日救亡”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
一“中华民族”的建构与意识形态
二种族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悖忤:梁乙真、陈遵统的中国文学史
三相对的现代性:郑报铎的民族文话)
第四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上)
一民族与民族文学的发现与“一体化”的社会政治语境
二(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与中国文学史写作范式的重新确立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民族与民族文学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民族与民族文学
第五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史(下)
一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新语境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两种类型:知识谱系的延续与多民族文学意识的萌动
三现当代文学史:知识分子个人话语权力的放逐与“1+55”模式的延续
四中华(中国)文学通史:文学史观与文学史范式的突破
结语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应该观照的几个问题
一创作主体身份的多民族属性
二多种文学传统与多种文学形态
三多语种、跨语种与双语写作
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