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整理出版少数民族语言会话读本,是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意义非凡。本书从少数民族语言角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以及风俗习惯,每天一句,每本366句。这是每个少数民族对外宣传的“名片”,有利于我国文化及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 |  
         
          | 關於作者: |   
          | 朝克,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目錄: |   
          | 前 言 凡 例
 锡伯语语音系统
 锡伯语366句会话句
 (一)elhe be fonzhim问候GreetingsПриветствие挨拶
 (二)boyi bait家庭情况FamilyСемья家庭
 (三)zhir omir餐饮Food and DrinkПоставка飲食
 (四)tachiku学校SchoolШкола学校
 (五)weilen工作WorkРабота仕事
 (六)erin zhai hafunan
 时间、交通Time and Transportation
 Время、Коммуникация時間、交通
 (七)awkayi arwun天气WeatherПогода天気
 (八)dianhua tandem
 打电话Phone CallПозвонить電話をかける
 (九)amuran兴趣HobbiesВкус趣味
 (十)holbon、boihun
 婚姻、家庭Marriage  FamilyБрак и Семья結婚、家庭
 (十一)nimku tar ba医院HospitalБольница病院
 (十二)zhak giam购物ShoppingПокупка買い物
 (十三)feizhichag机场At the AirportАэропорт空港
 (十四)binguan宾馆HotelГостиницаホテル
 (十五)sargashem旅游TravelТуризм旅行
 锡伯语基础词汇300例
 锡伯族节日
 后 语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锡伯”是锡伯族的自称。锡伯族与我国史书中的东胡、乌恒、鲜卑、契丹、室韦等民族和族群均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对于锡伯族的“锡伯”(sibo~sive)一词史学家们认为,同汉魏史书的“鲜卑”一词有必然联系。对于“鲜卑”一词有(1)革带;(2)带钩;(3)瑞兽;(4)驯鹿;(5)神兽;(6)驯养鹿的部族等解释。另外,“锡伯”一词在史书里还转写为“胥纰”“犀毗”“师比”“失比”“犀比”“席北”“西北”“西百”“西博”等。据考证,锡伯族先民早期居住于大兴安岭东麓与嫩江上游西岸及其嘎仙洞一带,唐代迁至嫩江中下游,金代部分锡伯人迁至内陆地区,元代来到嫩江中下游,清代被编入八旗后先后派往齐齐哈尔、盛京(沈阳)和京师(北京),乾隆二十九年(1764)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奉命携家驻防新疆伊犁戍边,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由此锡伯族出现东西分居的生活格局。
 锡伯族人口有188824人(2000年),主要分布于辽宁、新疆、黑龙江、吉林,少数散居于内蒙古等地。居住模式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他们的生活区域土壤肥沃,降水充分,适于农耕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也有适于畜牧业生产的水草丰美的辽阔牧区,以及开发林业经济的茂密林场,还蕴藏极其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和各种名优中药草本植物。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方言差异,只是存在差别不太明显的土语。锡伯族使用的锡伯文,是对满文进行改制的一种从左向右竖写的拼音文字。现在,锡伯语及锡伯文只在新疆锡伯族聚居区内使用,而在东北等地的锡伯族大多均改用汉语和汉文了。新疆地区的锡伯族除使用母语之外,还通晓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民歌中还分叙事歌、苦歌、萨满歌、颂歌、劝导歌、习俗歌、田野歌、打猎歌、情歌、宴歌、格言歌等,民间舞蹈中有萨满舞、狩猎舞、射箭舞、蝴蝶舞、荷包舞、手鼓舞、面具舞、单点舞、双点舞、醉舞、八乡舞、请安舞等。锡伯族民间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类,还有“菲察克”“墨克纳”“东布尔”“伊穆秦”等传统乐器。锡伯族民间文学底蕴雄厚,并以“念说”形式传承。其中,代表作有《喜力妈妈》《抹黑节的来历》《鲜卑兽的传说》等,还有诗作《顿吉纳》、散文《辉番卡伦来信》及史诗《离乡曲》等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岳传》《杨家将》《济公传》等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锡伯文翻译读本,在他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锡伯族传统工艺以建筑雕刻、彩绘、刺绣、挑花、贴花和针织为代表。锡伯族还有春节、抹黑节、清明节、西迁节、端午节等节日。锡伯族有“万物有灵论”的萨满信仰,其中包括祖先崇拜、“喜力妈妈”崇拜。在他们看来,世间万物都有灵性和灵魂,所以人类应该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保护、信仰所有有灵性的动植物及其生命。后来,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一定程度地受到喇嘛教等其他宗教信仰的影响。
 锡伯族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也有本民族特色。男服是左右开衩的长袍及颇具民族特征的短袄、衬衫、坎肩、圆顶帽和腰带,颜色以青、蓝、棕、黑居多。女装有滚边式布旗袍及民族特征鲜明的坎肩、绣花鞋等。在女子饰物中,最讲究的是额簪。锡伯族的饮食以小麦、大米、玉米、小米等为主,酷爱面食、炖菜类、肉类食品、奶制品、奶茶等。锡伯族住房面朝南,一般为3间,西屋内有南炕和北炕,长者睡南炕,晚辈睡北炕或住东屋,中间为厨房。
 锡伯族传统婚俗包括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完婚等过程和内容。同姓家族间禁止建立婚姻关系、骨血正流通婚、骨血倒流禁婚和偶数年龄禁婚等传统婚俗。此外,锡伯族普遍实行土葬。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锡伯族集中生活的区域成立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另外,锡伯族生活区域内还成立了6个民族乡。锡伯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发展也很理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抢救保护和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空前重视和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高学历、高层次的各方面人才。而且,还造就了一批以满文翻译及清朝历史研究为主的专家学者,从而为发掘、整理、研究清朝历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