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生活在天津的丹麦人,1860—1912(以异域之眼回望天津之发展脉络,讲述侨居在天津的丹麦人和当地民众的真实生活故事。)
》
售價:HK$
86.9

《
危机、改革与崩溃 : 元明清七百年的金融秩序
》
售價:HK$
85.8

《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第2版)
》
售價:HK$
120.8

《
经营方略(全新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走遍世界寻国宝
》
售價:HK$
140.8

《
时刻人文·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
》
售價:HK$
107.8

《
血与火的50年:昙花一现的西晋
》
售價:HK$
107.8

《
权力尚简:《老子》的权力政治学解读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徐至钧主编的《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与应用》内容介绍: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措施后,与相同的非隔震结构相比,将具有较长的周期通常是原周期的2~3倍。根据反应谱理论,层数较少的非隔震结构周期较短,地震作用较大,而隔震建筑的周期明显延长,使得地震作用显著减小。目前,这是对隔震建筑原理的一般解释,并由此认为,隔震建筑一般适用于层数不多的建筑。本书可供从事隔震、减震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使用。
|
內容簡介: |
徐至钧主编的《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与应用》主要根据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要求,介绍建筑抗震到建筑隔震、隔震建筑的计算分析、隔震建筑设计与构造、隔震橡胶支座施工与维护、隔震技术在加固和重建工程中的应用、隔震工程应用案例、隔震与抗震建筑工程造价对比分析、建筑的隔震设备、隔震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与应用》可供从事隔震、减震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使用。
|
目錄:
|
前言
1 总论——地震灾害
1.1 地震灾害
1.2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1.3 汶川8.O级地震的成因分析
1.4 地震震级
1.5 地震作用特点
2 从建筑抗震到建筑隔震
2.1 抗震与隔震
2.2 隔震技术
3 隔震建筑应用的隔震设备
3.1 我国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研究现状与发展
3.2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3.3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
4 隔震建筑的计算分析
4.1 设计要点
4.2 基础隔震体系结构动力分析
4.3 多质点平摆动体系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4.4 隔震基础结构概念设计
4.5 分析我国高层隔震技术现状及研究新问题
5 隔震建筑设计与构造
6 隔震橡胶支座施工与维护
6.1 隔震橡胶工程施工
[施工实例1]唐山工程
6.2 隔震橡胶支座施工技术
[施工实例2]北京工程
6.3 隔震设备的维护
7 隔震技术在加固和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实例1]橡胶隔震支座技术在灾区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实例2]隔震技术在砌体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
[工程实例3]启东市长江新村住宅楼隔震设计
[工程实例4]隔震技术在学校建筑中的应用
[工程实例5]某保护性建筑隔震加固技术研究
[工程实例6]南京江南大酒店平移工程基础隔震设计
[工程实例7]成都凯德风尚高层建筑隔震设计
[工程实例8]宿迁市人防指挥大楼隔震设计
[工程实例9]西安330 kV西北郊变电站11O kV配电楼隔震设计
[工程实例10]22层空港公租房隔震设计
8 隔震工程应用案例
9 隔震与抗震建筑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9.1 抗震结构
9.2 隔震结构
9.3 隔震建筑设计合理,检测、检修方便
9.4 工程造价实例分析
9.5 抗震建筑与隔震建筑工程造价对比
9.6 隔震建筑新趋势
9.7 超高层在隔震建筑物上的应用技术
10 隔震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0.1 引言
10.2 隔震技术工作原理简单
10.3 隔震建筑适用的建筑物
10.4 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10.5 隔震橡胶支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0.6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附录A 橡胶隔震支座应用一览表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