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HK$
75.9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HK$
85.8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HK$
74.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HK$
75.9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82.5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HK$
60.5
|
內容簡介: |
甘有军、朱露编*的《广州市城市社区环境微改造技术指南》基于广州近20年来在城市环境整治和改造中的实践,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分析城市社区建设和改造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广州城市社区环境微改造的目标、原则及内容,并且对社区道路交通、绿化与景观、市政与公共设施及房屋建筑等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微改造的技术设计要点,形成一套全面、可供选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指南。
|
關於作者: |
甘有军,男,1976年12月出生于广西,2004年武汉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毕业,**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04年至2014年就职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现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规划中心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兼总工程师。发表论文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广州村庄规划编制新思路》、《全球化视角下社区人居环境地域性研究》、《基于城市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泉州市绿道总体规划为例》、《两规协调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划定研究一一以广州市为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系统选线布局研究》等。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绿道规划设计标准研究》、《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研究》、《广东省绿道管理规定研究》、《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等。朱露,男,江西人。1991年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2004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先后在佛山市高明区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信息研究所、广州市荔湾区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设计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设计、规划信息化建设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发表论文有:《基于电子报批的规划图形系统发展新思路一一规划设计、辅助审批与规划图形建库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控制性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及标准体系初探》、《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广州市荔湾旧城自组织最新机制研究》、《西部地区复合型产业园区的规划探索》、《对老年社区规划的探讨与实践》等。主要代表性工作包括: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研究开发国内**居住区辅助规划设计软件系统的升级(系统曾获国家建设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核心技术开发人员参与研究开发广州规划电子报批系统(项目获广州市200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创了国内规划界电子化报批的先河)。甘有军,男,1976年12月出生于广西,2004年武汉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毕业,**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04年至2014年就职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现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规划中心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兼总工程师。发表论文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广州村庄规划编制新思路》、《全球化视角下社区人居环境地域性研究》、《基于城市特色的绿道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泉州市绿道总体规划为例》、《两规协调下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划定研究一一以广州市为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系统选线布局研究》等。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绿道规划设计标准研究》、《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研究》、《广东省绿道管理规定研究》、《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等。朱露,男,江西人。1991年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2004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先后在佛山市高明区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信息研究所、广州市荔湾区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设计技术有限公司工作,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设计、规划信息化建设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工作经验,现任职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发表论文有:《基于电子报批的规划图形系统发展新思路一一规划设计、辅助审批与规划图形建库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控制性规划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及标准体系初探》、《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广州市荔湾旧城自组织最新机制研究》、《西部地区复合型产业园区的规划探索》、《对老年社区规划的探讨与实践》等。主要代表性工作包括: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研究开发国内**居住区辅助规划设计软件系统的升级(系统曾获国家建设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核心技术开发人员参与研究开发广州规划电子报批系统(项目获广州市200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创了国内规划界电子化报批的先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