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編輯推薦:  
         
           
            1,*深的感悟是作品具有的浪漫情调,远非学院派著作可比,不仅读起来平实无华朗朗上口,毫无学究气,而且内容易懂贯通性强,凸显学养之厚重。他的作品在国际拜占庭学界浩繁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不是独树一帜的话,那也称得上是特立独行。陈志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拜占庭史专家)
 
         
      
      
      
      
      
         
          內容簡介:  
         
           
            1453年5月,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落幕,新兴伊斯兰强权的崛起,更为欧洲、近东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变化,甚至一度被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之一。在长达7周的战役中,双方不论民族、信仰,均表现出惊人的英雄气节与坚韧,荡气回肠,令人动容。英国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196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累计重印达18次之多。本次出版,从正文、附录到索引、原注,均忠实于原作。
           
         
      
      
      
      
         
          關於作者:  
         
           
            斯蒂文 朗西曼(Sir James Cochran Stevenson Runciman CH,1903-2000),英国著名拜占庭史、中世纪史专家。他出生于贵族世家,精通多种语言(英语、拉丁语、希腊语、俄语、保加利亚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叙利亚语、希伯来语、格鲁吉亚语)。自剑桥三一学院毕业后,周游列国,于多所大学任教,尤其在拜占庭历史及十字军史方面颇有造诣。1965年,《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成为该领域经典之作,近半世纪以来,备受推崇,至2008年,原版已重印十八次。生动谨严,繁姿庄重,并存一书。
           
         
      
      
      
      
      
         
          目錄  
         
           
            序言
 
         
      
      
      
      
         
          內容試閱  
         
           
            昔日的历史学家们常常以 1453 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作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 然而今天的人们认为历史的长河中很难寻找出上述绝对的界限。在陷落发生前 很长时间,意大利及整个地中海世界已经兴起了我们称作文艺复兴的运动。 而 在 1453 年 之 后 很 久, 中 世 纪 的 思 想 依 然 在 北 欧 盛 行 着。1453 年 以 前 开 端 的 地理大发现已经深远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但尚需数十年其影响才能在欧洲充 分显现。拜占庭的灭亡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自然与上述变化息息相关,但其 影 响 并 非 立 竿 见 影, 当 下 立 现。 拜 占 庭 的 知 识 在 文 艺 复 兴 中 扮 演 了 重 要 角 色, 然而,1453 年前半个多世纪,便有相当一部分拜占庭学者来到意大利谋求更好 的发展,在这以后,同样有学者从异教徒的土地,甚至威尼斯治下的前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