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 編輯推薦: |   
          | 1. 24小时的讲述:《新周刊》艺术主笔孙琳琳用24个故事讲述2006年至今艺术圈10多年起落变化; 2. 35位重量级艺术人物:徐冰、张晓刚、方力钧、隋建国、刘小东、邱振中、吕澎等集体亮相,联袂推荐;
 3. 24份艺术清单:清单涵盖艺术圈大事小情,十大热门写生地艺术史上著名的十位母亲吸引眼球的九个行为艺术等等;
 4. 11个故事地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昆明、杭州等,均为当代艺术核心地带;
 5. 上百幅插图:艺术家重要作品彩图、知名艺术场所现场照片随文展示;
 6. 采用精装带护封、书脊包布设计,侧边喷漆,装帧精致,艺术感十足。
 作者说,多年来,当代艺术一直背负着看不懂的名声;作者说,她钦佩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亲切和诚意。于是,就有了这本《艺术永不眠》。在这本书里
 ●你可以亲历创作现场,走进艺术家的工作室、未开放的展厅、画廊的VIP室,置身装灵魂的展览、拍卖会,看看谁是艺术家的缪斯女神、作品与场馆间的张力如何呈现、怎样用痛苦表达诗意
 ●你可以邂逅不同语境中的画家 :
 毛旭辉:我这种人,要翻越的乞力马扎罗、要穿越的撒哈拉,其实还是在自己心里。
 张晓刚:我
 |  
         
          | 內容簡介: |   
          | 这是一本带你重返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书。《新周刊》艺术主笔孙琳琳通过24个艺术故事及24份囊括艺术圈精粹的趣味清单,提供了一份帮助理解当代艺术的导图,告诉你当代艺术是如何构思、创作、收藏、拍卖,以及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从2006年至今,艺术圈十余年来的起起落落尽在这不眠的24小时中。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故事发生的11个地点,都是当代艺术的核心地带,从机会更多的北京、市场更规范的上海,到安逸的成都、更具成长性的武汉;书中亮相的徐冰、张晓刚、方力钧、隋建国、刘小东、邱振中、吕澎等,从艺术家、批评家,到策展人、馆长、收藏家,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人物,其中有亲历者、贡献者、受益者,也有失落者、退隐者、离去者。
 艺术创作是少数人才能通过的窄门,但艺术却不是阳春白雪,而这本书讲的,正是当代中国的艺术的故事。
 |  
         
          | 關於作者: |   
          | 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新周刊》艺术主笔,报道当代艺术十余年。 |  
         
          | 目錄: |   
          | 7:00 云南圭山 云大艺术生开始写生
 清单:中国十大热门写生地
 8:00
 成都桐梓林 艺术批评家出差了
 清单:十本必读艺术评论书
 9:00
 北京四得公园 北漂艺术家在晨练
 清单:北京十个艺术区
 10:00
 上海浦江华侨城 女艺术家新作亮相
 清单:中国女艺术家Top30
 11:00
 北京环铁艺术区 水墨画家睡过头了
 清单:这十个人的水墨画也不一样
 12:00
 北京798 写生画家的画室停电了
 清单:十位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外国艺术家
 13:00
 广州二沙岛 当代艺术F4在打瞌睡
 清单:中国当代艺术F4
 14:00
 重庆虎溪 腿师的画室堪称全中国最闷热
 清单:中国写实画家Top30
 15:00
 北京佩斯画廊 文青把回顾展挤爆了
 清单:十件必看的中国当代雕塑
 16:00
 重庆黄桷坪 茶客做模特
 清单:四位地方艺术家
 17:00
 深圳OCAT 杭州书法家在表演
 清单:四大最具话题性当代艺术秀
 18:00
 杭州象山 准艺术家的毕业展开幕了
 清单:中国八大美术学院
 19:00
 香港会展中心 佳士得在讲普通话
 清单:二○○六年至二○一八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Top10
 20:00
 香港会展中心 贝克汉姆来到香港巴塞尔
 清单:全球九大艺博会
 21:00
 深圳OCAT 成名艺术家在聊他们的知音
 清单: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十一个展览
 22:00
 深圳华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男团庆了个生
 清单:还有过这些艺术团体,但都单飞了
 23:00
 北京花家地美术馆 馆长在布展
 清单:美术馆的标准动作
 24:00
 大理山水间 诗人艺术家一起看世界杯
 清单:四个当代艺术新据点
 1:00
 上海外滩三号 《天书》之后写《地书》
 清单:中国当代艺术海外四大金刚
 2:00
 北京顺义 当代的西绪福斯在读诗
 清单:想知道艺术家怎么想?读这些
 3:00
 北京草场地 行为艺术家还不想睡
 清单:最吸引眼球的九个行为艺术
 4:00
 上海西岸 美术馆施工队通宵赶工
 清单:国内十大私人当代美术馆
 5:00
 北京酒仙桥 通常他已画了一夜
 清单:艺术史上著名的十位母亲
 6:00
 武汉东湖 雕塑家发了朋友圈
 清单:四大当代艺术新一线城市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书。多年来,当代艺术一直背负着看不懂的名声,这本书通过二十四小时的讲述以及二十四份涵盖艺术圈大事小情的详细清单,提供的正是一份一目了然的导图。我从艺术家的工作室、未开放的展厅、画廊的VIP室出发,告诉你当代艺术是如何构思、创作、亮相、收藏、拍卖以及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2006年至2017年,艺术圈十二年来的起起落落,都在这不眠不休的二十四小时里了。从2006年市场狂飙突进,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艺术市场危机,到2014年寒冬般的寂静,再到2017年的尘埃落定与重新洗牌,中国当代艺术九死一生。这里所记录的,是一浪接一浪,还有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金子。市场也许会衰退,拍卖也许会流拍,艺术区也许会消失,艺术家也许会改行,但艺术永不眠。
 故事发生的十一个地点,都是当代艺术的核心地带机会最多的北京、市场最规范的上海、走出最多成功艺术家的重庆、当代艺术首次登堂入室的广州、最开放的深圳、最安逸的成都、最特立独行的昆明、最先锋的杭州、最具成长性的武汉、交易最活跃的香港,乃至最威水的威尼斯,每一个坐标都标示着一种艺术生涯的可能性。
 书中亮相的三十五位主要人物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馆长、收藏家,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人物,是热爱艺术的年轻人最热切想了解甚至想成为的那种人,其中有亲历者、贡献者、受益者,也有失落者、退隐者、离去者。
 尽管艺术家的际遇各不相同,有被大众追捧的市场英雄,也有隐身于边陲的寂寞高手,但艺术创作本身从来不是轻松的事。走上艺术这条路就注定一生被撕扯如果没有内心的天人交战,就不会有灵光乍现的一刻;如果没有如苦役般的劳作,就不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杰作;如果没有强迫症般的高标准严要求,就不会有令人赞叹的国际级展览现场。而这些正是艺术的高明之处、魅力所在,也是它之所以启发人的地方。
 宣称自己看不懂当代艺术的人常常会说当代艺术不美,然而这时代早就不是一个追求唯美的时代了,打动人的是感觉。当代艺术要治疗的,正是没有感觉。所谓品位,就建立在与艺术的互动与共振中。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黄金时代的尾声,我开始报道艺术。那时当代艺术F4在拍场上如日中天,天价艺术家呼之欲出。跟今天比起来,那时的艺术圈更自信、更兴高采烈,也更浮躁。经历了这些年的变化,作为艺术家的同路人,我很高兴书中写到的人依然初心不改,而我所写下的那些往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依然能使人有所获益,甚至还显现出了时间的包浆。
 本书不是一本以时间为序、平行结构的文集,而是由十二年来我所观看的一件又一件杰作、采访的一位又一位艺术家、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现场所共构的一段历史,最后以二十四小时呈现。与艺术家交谈时,我是《新周刊》的艺术主笔,为报道艺术而来;而当我写作时,参照系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以及艺术史的星空。贡布里希为大众写了《艺术的故事》,有人说他过于通俗,而这份亲切和诚意,却是他最令我钦佩的地方。艺术创作是少数人才能通过的窄门,但艺术却不是阳春白雪,它可以进入每个人的生命,为我们被琐事拖坠的日常,提供一股向上的气流、一种反思的力量。
 这本书要讲的,正是当代中国的艺术的故事。如它能将读者引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情之理解,我将不胜荣幸。
 孙琳琳
 2018年3月1日于广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