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在简要介绍模拟通信原理的基础上,以数字通信原理为重点,讲述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对于近年来新出现的通信体制和技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作为本科3、4年级和研究生1年级的教科书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通信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或进修课程教材。 |
| 關於作者: |
| 樊昌信,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选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 |
| 目錄: |
|
第一篇
第1章概论 11通信的发展 12消息、信息和信号 13数字通信 131基本概念 132数字通信的优点 13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3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 指标 14信道 141无线信道 142有线信道 143信道模型 1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5信道中的噪声 16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信号 21信号的类型 211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 212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2确知信号的性质 221频域性质 222时域性质 23随机信号的性质 23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2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24常见随机变量举例 2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51数学期望 252方差 253矩 26随机过程 26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62平稳随机过程 263各态历经性 264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 功率谱密度 27高斯过程 28窄带随机过程 281窄带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82窄带随机过程的性质 29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210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1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102确知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3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1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模拟调制系统 31概述 32线性调制 321振幅调制AM 322双边带DSB调制 323单边带SSB调制 324残留边带VSB调制 33非线性调制 331基本原理 332已调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333角度调制信号的接收 34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1引言 42模拟信号的抽样 421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2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3模拟脉冲调制 43抽样信号的量化 431量化原理 432均匀量化 433非均匀量化 44脉冲编码调制 441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 原理 442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 二进制码 443PCM系统的量化噪声 45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451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 原理 452DPCM系统的量化噪声和信号 量噪比 46增量调制 461增量调制原理 462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 47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基带数字信号的表示和 传输 51概述 52字符的编码方法 53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 54基带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 55基带数字信号的频率特性 56基带数字信号传输与码间 串扰 561基带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模型 562码间串扰及奈奎斯特准则 563部分响应系统 57眼图 58时域均衡器 581概述 582横向滤波器基本原理 59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 61概述 62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621基本原理 622功率谱密度 623误码率 63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631基本原理 632功率谱密度 633最小频率间隔 634误码率 64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641基本原理 642功率谱密度 643误码率 65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2DPSK 651基本原理 652功率谱密度 653误码率 66二进制数字键控传输系统 性能比较 67多进制数字键控 671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 672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673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674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MDPSK 675振幅相位联合键控APK 676多进制数字键控实用系统 举例 68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同步 71概述 72载波同步方法 721插入导频法 722直接提取法 723载波同步性能 73位同步 731外同步法 732自同步法 733位同步误差对误码率的 影响 74群同步 741概述 742集中插入法 743分散插入法 744群同步性能 75网同步 751概述 752开环法 753闭环法 76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第8章数字信号最佳接收原理 81数字信号的统计表述 82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准则 83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 接收机 84确知数字信号最佳接收机的 误码率 85随相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6起伏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7实际接收机和最佳接收机的 性能比较 88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 原理 881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 接收法 882数字信号的相关接收法 89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810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 91概述 92频分复用FDM 93时分复用TDM 931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932同步数字体系SDH 94码分复用CDM 941基本原理 942正交码 943伪随机码 95多址技术 951频分多址 952时分多址 953局域网中的多址技术 96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 101概述 10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103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104奇偶监督码 1041一维奇偶监督码 1042二维奇偶监督码 105线性分组码 106循环码 1061循环码的概念 1062循环码的运算 1063循环码的编码方法 1064循环码的解码方法 1065截短循环码 1066BCH码 1067RS码 107卷积码 1071卷积码的编码 1072卷积码的解码 108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先进的数字带通调制和 解调 111概述 112偏置正交相移键控及4相移 正交相移键控 113最小频移键控及高斯最小 频移键控 1131MSK信号的基本原理 1132MSK信号的相位连续性 1133MSK信号的正交表示法 1134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1135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136MSK信号的误码率性能 1137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114正交频分复用 1141概述 1142OFDM的基本原理 1143OFDM的实现 115网格编码调制 1151网格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 1152TCM信号的产生 1153TCM信号的解调 116扩展频谱技术 1161概述 1162直接序列扩谱 1163跳频扩谱 1164扩谱码的同步 1165分离多径技术 117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信源压缩编码 121矢量量化 122语音压缩编码 1221语音参量编码 1222混合编码 123图像压缩编码 1231静止图像压缩编码 1232动态图像压缩编码 124数字数据压缩编码 1241基本原理 1242霍夫曼码 125白色加性高斯噪声信道的 容量 126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通信安全 131概述 132单密钥加密通信系统 13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 134用信息论研究密码的方法 1341完善安全性 1342唯一解距离 1343数据压缩在密码编码中的 作用 1344扩散与混淆 135数据加密标准 136公共密钥密码编码方法 137RSA算法 138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A巴塞伐尔Parseval定理 附录B误差函数值表 附录C七位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ASCII) 附录DCCITT 5号码 附录E我国标准7位编码字符集 附录F贝塞尔函数值表 附录G伽罗华域GF(2m) 附录H三角函数公式 英文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第1版自2004年5月发行以来,已经持续出版15年了。在此期间,经过修订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并对应地出版了英文版第1版和第2版。能持续出版至今,得益于它被多所大学选用作为教材,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然而,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通信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和通信网的全面普及。在这种形势下,通信专业大量新生力量的培养和在职人员的再教育迫在眉睫,相应地也需求大量通信专业的各种教材。本书第3版于2012年12月首次发行,至今又过去6年多了。在这6年间,通信和相关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通信网的规模和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显示,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为151亿。而我国人口总数为139亿,普及率达到1086%;并且移动通信用户数在超过总人口数后,增长势头不但没有衰减,增长速度反而进一步加快,在2018年7月份一个月就增长了将近1200万户。在这种形势下,本书进行了再次修订。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3版的章节体系,即为了适应不同院校的教学需要,将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讲述通信原理的基本内容,适合教学时数较少的院校或专业(例如计算机专业等非通信工程专业)选用,第一篇的这些基本内容是入门者必学的,它使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有概括的了解。第二篇的内容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并对较新发展的通信技术给予了介绍。第二篇各章的内容相对独立,可以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选学其中部分章节或选用全部章节,也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选读所需部分。 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可以分为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大类。目前我国的通信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在我国公共通信网中传输的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可能在绝大多数用户环路中和个别特殊通信应用中仍然传输模拟信号。因此,本书中将模拟信号传输技术的篇幅压缩到了最低程度,而将大部分章节用于讨论数字通信技术,包括数字信号的变换、编码和传输,以及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1篇共有7章。第1章重点介绍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和信道的基本概念,使读者建立初步的认识。第2章深入讨论信号的特性和信道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第3章简要阐明模拟调制系统的原理。第4章详细讨论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和编码方法。第5章对于基带传输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做了基本介绍。第6章对于几种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做了较详细和深入的讨论。第7章讨论数字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同步,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方法。 第2篇共有6章。第8章从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角度讨论系统的理想性能,并和实际系统性能做比较。第9章讲述多路复用和多址接入技术;并且介绍了主要的国际标准建议和一些实用体制。第10章讨论纠错编码和差错控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各种性能优良的纠错码原理。第11章是在第6章的基础上较全面地讨论各种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第12章阐述信源压缩编码原理,分别介绍对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和数字数据信号压缩的基本原理,并且简要地给出理论上压缩的终极目标,即信道的理论容量。第13章为通信安全,简要介绍密码学原理。第2篇的各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学习时根据需要从中选学,不会因跳过某章而影响对后续章节的理解。 本书的内容,着重讲述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从通信的概念,通信的原理,直到通信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技术的发展。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的技术是从实践开始的,随着传输技术的发展,逐渐开展了理论研究。通信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了通信技术的水平和促进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对于信号频谱的分析,推动着提高频带利用率的各种调制方式的研究;香农信息论的伟大发明,推动了探索效率更高的编码方法的研究。因此,通信原理的学习目的,不仅要学习现有的各种通信技术的应用,更应该掌握应用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甚至发明新理论或提高现有理论的能力。通信原理不是一门设计课程,不是直接用于设计通信设备或通信系统的课程,而是为设计打下理论基础的课程。另一方面,为了使读者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在本书中也尽量指出各种通信技术实用的例证或领域。本书各章末皆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协助读者复习本章内容,可以起到由读者自己对本章内容做小结的作用;而习题则可以促使读者深入领会本章内容,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4版中新增加了二维码,把一些较深入或新发展的内容,以及较烦琐的计算和数学证明等,放入二维码中。在学习中可以视情况跳过这些二维码,不会影响对有关章节和后续章节内容的理解。另外,还有些二维码是为了显示彩色图形或动画而附加上的,用以提升阅读效果。采用二维码后,随之带来的好处是使本书的篇幅(厚度)可以有明显的下降。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4年制本科3~4年级学生,讲课时数可以在36~90小时(或2~5学分)之间,因专业和学校不同而异;安排成1学期或2学期的课程,并辅以相应的实验课。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线性代数、概率论,以及信号与系统。对于学习过信号与系统的学生,本书的第2章可以作为复习性的介绍或跳过。 本书由樊昌信编著,陆心如、周战琴参加编写。本书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的电子邮件地址:chxfan@xidianeducn (来信时请务必注明真实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和通信地址、邮编,否则不复。) 编著者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