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HK$
548.9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HK$
87.8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HK$
108.9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HK$
85.8

《
关系5.0
》
售價:HK$
131.9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HK$
63.8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HK$
96.8

《
文化的故事:从岩画艺术到韩国流行音乐(译林思想史)哈佛大学教授沉淀之作 获奖不断 全球热销 亲历文化史上的15个关键点 从史前艺术到当代韩流的人类文化全景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当时尚无规范统一的教材可供使用,于是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了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将多年来的读书、备课笔记及资料加以整理修改,并听取多方面意见后著成教学参考资料,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这批教参的出版创国内中医药院校之先河,亦是此后各类、各版教材的重要参考,含金量颇高。由于时代相隔较长,现在这批经典教参踪迹难觅,很多读者求索无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基于此,我社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学科力量和专家学者,重刊此系列教参,并以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为丛书名出版。本次重刊的原则,我们除了以简体字版本呈现,并对原著中少数字词错误或体例不当之处给予一一修正,使质量更臻优良之外,基本上保持教参的原貌,不增加或发挥新的知识内容,以彰显原有特色。本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内容精粹,经典实用,原汁原味地再现了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等中医教学工作实际,同时也反映了老一代中医药大家的学术观点、教学经验,对当今中医后学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二是文字简洁精练,条理清晰,书中采用了大量图表的形式把重点进行扼要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同时,阅读本书,我们还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医老校以及老一代中医大家在教学工作中集思广益、学风严谨、治学朴实、精雕细琢的可贵品质,以及为传承中医、编著岁月精品的崇高精神。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当时尚无规范统一的教材可供使用,于是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了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将多年来的读书、备课笔记及资料加以整理修改,并听取多方面意见后著成教学参考资料,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这批教参的出版创国内中医药院校之先河,亦是此后各类、各版教材的重要参考,含金量颇高。由于时代相隔较长,现在这批经典教参踪迹难觅,很多读者求索无门。
基于此,我社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学科力量和专家学者,重刊此系列教参,并以中医教学经典备课笔记为丛书名出版。本次重刊的原则,我们除了以简体字版本呈现,并对原著中少数字词错误或体例不当之处给予一一修正,使质量更臻优良之外,基本上保持教参的原貌,不增加或发挥新的知识内容,以彰显原有特色。本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内容精粹,经典实用,原汁原味地再现了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等中医教学工作实际,同时也反映了老一代中医药大家的学术观点、教学经验,对当今中医后学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二是文字简洁精练,条理清晰,书中采用了大量图表的形式把重点进行扼要归纳,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同时,阅读本书,我们还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医老校以及老一代中医大家在教学工作中集思广益、学风严谨、治学朴实、精雕细琢的可贵品质,以及为传承中医、编著岁月精品的崇高精神。
例如,本丛书中的《黄帝内经》一书,原书名为《内经教学参考资料》,是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改名为南京中医学院)自编教材《内经辑要》的教学参考资料。20世纪50年代,在没有全国统编的《内经》教材之前,江苏所举办各类中医学习班次,如江苏省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进修班、全国师资研究班等均以《内经辑要》作为《内经》课程的教材。为了编写《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在每一班次教学过程中,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经教研室均召开学员中的班、组长、学习委员、课代表座谈会,以听取学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按教材中编排章节的内容整理成文,再发学员广泛征求意见。*后请南京中医学院骋请的宋爱人、孙晏如、叶橘泉、周筱斋、吴考槃、樊天徒、李春熙、朱襄静等八位江苏省名中医加以审阅,由孟景春和王新华二位老师共同编著定稿,由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正式出版。全书分别介绍《内经》中有关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五运六气等内容。分章节并予分段讲解。目前全国通行的各类《内经》教材,但其主要内容,大多与《内经辑要》相同,因此本书仍是学习《内经》最好的参考资料之一。
|
關於作者: |
陈亦人,国内著名《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
孟澍江,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温病学专家,是现代温病学的学科创始人。
孟景春,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家,是内经学教育的开疆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