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 編輯推薦: |   
          | 印象主义音乐开创者德彪西音乐文集:音乐随笔 评论 访谈 扩容全新版中译本,增补24篇评论和采访,重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生活。
 大量译者注释提供丰富背景知识
 一位重量级革新型作曲家的思想世界
 有一种印象叫德彪西,有一种法式犀利幽默叫《印象审美》。德彪西的文章高屋建瓴,坦率直言,文笔犀利。本书收录的文章,全面展示了德彪西的音乐思想,特别是他对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法国,乃至欧洲音乐生活的独到见解,其中不乏对音乐创作和观演生态的睿智评价,可谓一部全面展示作为乐评家的德彪西的思想集和谈艺录。
 风趣率真、舞文弄墨的德彪西,贡献了这部蒙田式音乐随笔:以印象主义著称,却远远超越印象主义。延续着舒曼的音乐文人传统,从不缺萨蒂式奇谈怪论、奇思妙想。除了《牧神午后序曲》和《大海》,你所不了解的德彪西,都在这本毒舌乐评集里。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评论文集,收录了他从1901年起为报纸杂志写的音乐评论专栏文章。德彪西以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成为西方乐坛的耀眼新星,钢琴组曲《版画集》和交响诗《牧神午后序曲》《大海》等作品更是为他赢得了印象主义音乐开创者的世界性声誉。本书中的文章都是在此背景下写作的,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读者通过这些文章,既可以了解德彪西的音乐思想和审美观点,也可以回顾法国音乐史以及西方现代音乐史上这一重要转折时期。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对德彪西论音乐的文字进行了精心编排。*辑印象,收录了德彪西对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剧作家和演员的评价,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知灼见。第二辑作品,围绕具体的音乐作品或音乐节演出进行专场式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对音乐作品的敏锐感受力。第三辑访谈,主要是当时的报纸、主流音乐杂志对德彪西的访问记录,言谈中尽显这位大音乐家的突出个性和艺术观。
 |  
         
          | 關於作者: |   
          | 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以开创印象主义音乐著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革新家之一,对西方现代音乐和法国民族音乐贡献巨大。音乐代表作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序曲》《大海》,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钢琴组曲《版画集》《意境》《儿童乐园》等,均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德彪西还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长年为报刊撰写乐评专栏,在当时法国乐坛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 译者介绍
 译者张裕禾,1936年生,资深翻译家、学者。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19781980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90年在拉瓦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舍布鲁克大学、魁北克大学。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2004年以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另出版有三十年文章汇编《枫叶荻花》。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等。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以开创印象主义音乐著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革新家之一,对西方现代音乐和法国民族音乐贡献巨大。音乐代表作有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序曲》《大海》,歌剧《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钢琴组曲《版画集》《意境》《儿童乐园》等,均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德彪西还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长年为报刊撰写乐评专栏,在当时法国乐坛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和广泛的影响。
 译者介绍
 译者张裕禾,1936年生,资深翻译家、学者。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曾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19781980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修法国语言和文学。1990年在拉瓦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拉瓦尔大学、舍布鲁克大学、魁北克大学。1992年与友人共同创办魁北克跨文化研究所,从事跨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2004年以法文出版文集《文化身份与移民融合》,2009年出版法文专著《20世纪魁北克小说中的家庭与文化身份》,另出版有三十年文章汇编《枫叶荻花》。主要译著有巴尔扎克的长篇、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德彪西的《克罗士先生》等。
 主编沈志明,法籍华人学者、职业翻译家。1938年生,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曾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任教。1983年在巴黎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法国大学任教资格。 译著有《茫茫黑夜漫游》《反抗者》《陌路人》《寻找失去的时间》《痛心疾首》 《我最秘密的忠告》《死亡的时代》《死无葬身之地》《文字生涯》《驳圣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编选有《阿拉贡研究》《普鲁斯特精选集》;主编有《法国名家论文艺译丛 》《萨特文集》等。
 |  
         
          | 目錄: |   
          | 001 译序 第一辑 印象
 027 尼基什的音乐会
 033 与克罗士先生的对话
 041 圣莫尔的莫扎特
 050 瓦格纳
 059 爱德华格里格
 066 柏辽兹与根兹堡
 072 夏尔古诺
 076 玛丽伽登
 079 马斯奈去世了
 081 让菲利普拉莫
 085 论先驱者
 092 瓦格纳一百周年纪念
 094 国家歌剧院
 102 小议迷信种种和歌剧一出
 110 关于露天音乐的思考
 119 喜歌剧院音乐会
 121 巴黎歌唱学校音乐会
 129 国立喜歌剧院
 132 伦敦观演印象
 139 1903年乐坛总结
 146 暂别音乐季
 151 赴俄指挥
 155 我为什么写《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
 158 音乐发展的方向
 160 德国对法国音乐的影响
 162 一封公开信
 171 为了人民
 180 歌剧与音乐的关系
 188 论当代公众的艺术教育
 189 对滑稽歌剧的承认
 196 寄自伦敦的信
 203 从音乐角度看罗马奖学金
 210 再谈罗马奖学金
 215 乐曲与诗歌的关系
 217 谈谈对艺术的尊重
 224 年终絮语
 230 论情趣
 235 为了音乐
 241 终于,只靠我们了
 244 《为了法国音乐:十二篇座谈会发言汇编》代序
 第二辑 作品
 249 印象审美
 舒曼的《浮士德》萨瓦尔的《李耳王》序曲维特考
 夫斯基的交响曲
 256 三月末的音乐会
 穆索尔斯基的《儿童活动室》保尔杜卡的钢琴奏鸣
 曲滑稽歌舞剧院的交响音乐会
 263 科洛纳音乐会之一
 巴赫的《G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270 马斯奈的歌剧
 《夏娃奇遇》《格里赛丽蒂丝》
 274 万桑丹第的音乐剧
 《外乡人》
 281 以音乐描绘幻想
 三幕音乐剧《蒂妲尼娅》
 289 喜歌剧院的一场重演
 威尔第的《茶花女》
 296 一部梦幻歌剧的首演
 埃尔乃斯特雷依埃的《雕像》
 29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二
 圣桑的《帕丽萨蒂丝》 阿尔弗雷德巴士莱的《水神
 之爱》
 307 拉姆赫音乐会
 爱德蒙米萨的《缪盖特》布吕诺的交响诗《潘黛西
 蕾娅》
 314 宗教音乐会
 塞萨弗朗克的清唱剧《真福》
 322 一部历史剧的重演
 圣桑的歌剧《亨利八世》
 325 老式喜歌剧的丧钟
 威廉亚姆肖迈的喜歌剧《别室》
 329 拉莫的创作才华
 拉莫的《希波利特与阿莉西雅》
 335 科洛纳音乐会之三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
 340 俄国人的演出
 尼金斯基的《嬉戏》
 343 科洛纳音乐会之四
 新乐团协会的演出
 349 科洛纳音乐会之五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的钢琴组曲《伊贝利亚》等西班
 牙音乐
 356 科洛纳音乐会之六
 马克斯多罗纳的三幕歌剧《外国女孩》
 第三辑 访谈
 363 《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上演前夕
 368 评论家的评论
 372 法国音乐的现状
 374 瓦格纳对音乐的影响
 376 古典音乐家是谁
 380 我什么也没有创新
 382 去音乐学院做什么
 387 当代音乐
 391 今天与明天的音乐
 394 关于意大利现代音乐的调查
 396 不要教育观众
 401 致《文艺半月刊》的更正信
 402 古典主义理想的复兴吗?
 404 慕尼黑法国音乐周
 406 第一千场科洛纳音乐会
 407 对一位奥地利记者的声明
 408 答匈牙利记者问
 412 赛义德火车站
 415 外国音乐与法国作曲家
 419 工作计划?我自己也不知道
 422 关于分散音乐活动的问题
 425 克洛德德彪西先生与《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
 429 《圣塞巴斯蒂安殉难记》演出前夕
 431 明日的歌剧
 433 克洛德德彪西谈他的歌剧计划
 435 关于教堂舞蹈音乐的调查
 436 再评当代音乐
 440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