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 編輯推薦: |   
          | 钱穆生平重要资料首次公开 抗战家书中的尘封历史
 怀念双亲的身教与深情
 珍贵照片再现岁月芳华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抗战家书,是1940-1945年间播迁大西南的钱穆先生与家人的通信。可惜今天仅存妻子及子女写给钱穆的单方信函。风雨如晦,克己持家,万千牵挂与期盼,只留得浅浅淡淡数行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下部:怀念双亲。收入子女们在张一贯诞辰100周年之时,所写的对母亲坚毅一贯的人生和言传身教的追忆文。父亲去世后,儿女们思亲补读,走近父亲,长女钱易首次披露赴台探亲日记。穿插全书的老照片,再现岁月芳华。
 |  
         
          | 關於作者: |   
          | 钱行,男,1932年5月出生,江苏苏州人,钱穆先生次子。中学教师,退休后常年为《文汇报》《澳门日报》《姑苏晚报》副刊写稿或连载,出版有《幽梦三影》校注本,近年所著《思亲补读录》《温情与敬意:走近父亲钱穆》颇有社会影响。 钱辉,女,1940年10月出生,江苏苏州人,钱穆先生幼女。1957年起从教三十年。1980年起,先后担任吴县人大代表、苏州市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大代表。曾为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1年退休。
 |  
         
          | 目錄: |   
          | 上篇 家书: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一九四○年
 二、一九四一年
 三、一九四二年
 四、一九四三年
 五、一九四四年
 六、一九四五年
 附:母亲旧作
 说女子求学之要
 与人论文书
 听演讲日本震灾感言
 诗三首
 
 下篇
 怀念:坚毅一贯的人生
 一、怀念母亲
 辞职
 怀念母亲
 无法报答的恩情
 想念妈妈
 妈妈在耦园(一):19401945
 妈妈在耦园(二):19451950
 妈妈在耦园(三):19511956
 我心中的岳母
 当年耦园野生动物
 二、怀念父亲
 耦园忆父母
 与父亲分割三十三年后的重逢
 赴台探亲日记
 最后的孝心
 《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自序
 悼父亲
 纪念父亲,了解父亲
 我的家乡苏州
 关于父亲的回忆
 落叶归根
 父亲归葬记略
 代后记:母亲的家书与父亲的《读史随箚》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抗战期间,父亲在大后方的昆明、成都等地,母亲和我们在沦陷区苏州。除了19391940年间,父亲回苏州住过一年以外,都是两地分居。这期间,书信往来虽然不便,但还是不断的。遗憾的是,父亲的来信,在1966年时,被我们畏罪销毁了。这部分母亲写到大后方去的家书,却在父亲去世后,继母整理父亲遗稿时,意外重现。
 抗战期间,大后方纸张供应紧缺,书刊出版用的纸张往往也是黄色土纸,更不必说教授的手稿、笔记用纸。而这一批家书的用纸,倒是很好的白纸或稿纸,反面完全可以用来书写。父亲也正好用它们来写了一批零星的读书札记。近六十年后,继母率弟子主持编辑父亲全集时,发现遗稿的背面竟然有家书!就检出这部分遗稿,留予家人整理。当时,是带回苏州,命钱行抄录编辑,最后成为全集中的一册《读史随劄》。这书稿背面的家书,虽然凌乱不相连属或者残缺不全,而且信末只有月日,没有年份,但对于子女来说,无疑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当时,即由钱辉复印整理,对它们一一进行辨识年份、编年排序、电脑录入等。
 母亲生于1901年6月26日(农历),逝世于1978年3月8日。在2001年母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时,钱辉将这些初步整理过的书信打印编成一册,分给我们儿女各家一份,分别保存,以作永念。这将近一百件书信(包括残缺不全的断简),上从1940年9月28日起,下到1945年11月18日为止,主要是母亲写给父亲的,还有我们兄妹拙、行、逊、易四人写给爸爸的,此外也包括一鸿姨、一飞姨、劬华堂姐所写的少数几封信在内。近二十年来,各家珍藏至今。
 这期间,也有亲戚朋友曾经寓目,也有人提出,这些材料乃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但对钱家后人有意义,如果能整理出版,对读者、对社会都会有益处。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这个想法又得到九州出版社编辑李黎明先生的支持。为了对读者负责,我们对全部书信作了校核、编排,增加了简单的注释。但由于书信中涉及的一些人和事,我们当时年幼无知,几十年后作注,也只能就所知的写一些。又加之书信原件往往只具月日,不写年份,对年代的排定,虽反复斟酌,或也难免有失误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另外,有亲戚整理张家史料时,发现母亲就读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汇刊上,保存有母亲的遗作,蒙其惠赠电子书影,包括两篇文章和一幅图画作品。最近,因为编辑这本家书,行女婉约又从电子数据库,找到母亲早年发表于上海《知新》等刊物上的佚诗三首及逸文一篇。一并作为附录,补录于书信之后。书中许多珍贵的旧时照片,得益于钱易搜集、扫描成电子文档,使得方便收入书中。
 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母亲一个人抚育我们成长。这样一本书,对我们来说,是对母亲的纪念。对读者来说,如果能从书中零星点滴的材料中,增加一些对战争年代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到有意义有益处的话,便是我等之至愿了。
 连输两次,哭卧桌上。最听大阿姨话,与小阿姨要打架,暑中较瘦,体格长得快,较拙儿短一寸,胸围一般大。逊儿敏慧,算读作能日日随班上,较同班者胜,惟太小,无自动力,非天天支配他不行, 此儿长得慢,较行儿短四寸多。易儿不如以前胖,暑假除写字外,与晦儿玩玩,晦儿很聪敏,能唱唐诗数首,见人有爸爸,常向我要爸爸。
 这里人人所注意者,就是物价高涨,猪肉四十多元一斤,猪肝无处买,蔬菜五元一斤,米面布匹,均上涨得惊人,米一千元一担,无处可买,十二元买一升米,跑几处铺子才买得到。柴每担四十元,须极早在河埠头候着买。为平夫妇天天买一升米煮粥吃一天,乃父仍是元大昌天天到,老夫妇很舒服。所划各款,均未到,到后当即告,我们目下未受到这般苦,恐几个月后,将被迫至此。陆伯云前有信托你汇千元至福建建瓯陆仲一,未知已否汇出?今再需汇千元去,你汇出时,可打听折合此间几成,来信告我,我向他取款。
 一贯 八月三日
 
 
 钱行给爸爸的信
 
 一九四三年 十一月二日
 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得奉九月二日手谕,慰甚。近日王伯伯家的王应梧亦至大阿姨处补习,星期日教《古文观止》,课外暇时,儿阅《三国志》及《阅微草堂笔记》。校中正值考试,国文及代数俱已考毕。儿以病,国文未考, 代数分数尚未布露,不知成绩如何。三弟之病,亦已愈,家中之人皆无病痛,望 大人勿念。日来校中增早操一课,或有同学有退避意,儿思亦足练体,故无退避意。家中庭中之花木,大不兴盛,白心黄杨上出小虫,一株已被蚀死,余两株亦奄然无生气。麦冬、文竹为鸡所食殆尽,水仙花所抽新芽,瘦似葱杆,惟仙人掌则勃然有生气。东花园所掘之瑞仁花,虽含苞蕾然孑然一杆,思亦不能盛开。
 敬请
 大人福体安康
 儿 行叩上 十一月二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