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 編輯推薦: |   
          | 沈从文先生是*的文学大师、艺术大师,是人类的奇珍和瑰宝,是人类之于海潮宇宙的巨大骄傲。他的作品更是举世无双的。 本书是由他的二子沈虎雏先生历经十七年的辛劳,搜集、整理的遗落于《沈从文全集》之外的篇目,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全集》的有力补充,更是珍贵资料的首次面世,对从事沈从文学术研究、物质文化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珍贵的史料。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收入小说2篇,散文8篇,杂文43篇,诗歌7篇,文论28篇,集外文存8篇,物质文化史61篇,以及书信247通,共计1700余页,118万字。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次补遗卷的完成,是在沈虎雏先生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经过《沈从文全集》编委会成员的多次论证后,确认为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后才收入本集的。
 本书不但内容广泛,而且质量上乘,对《沈从文全集》是更好的完善,同时又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新鲜的文本信息,让广大读者和沈研专家对这位“高产作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  
         
          | 關於作者: |   
          |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现代作家中成书多的一位
 20世纪中国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著名文化史专家
 |  
         
          | 目錄: |   
          | 卷 小说
 □虹桥集
 摘星录
 ——绿的梦
 雪和雾
 
 散文
 □遥夜集
 废邮存底
 ——辛·第廿九号
 □七色魇集
 《七色魇》题记
 未印选集拟目
 
 □南北风景
 给小莹的信
 逛厂甸
 
 □我与新文学和历史文物
 我是一个很迷信文物的人
 ——在湖南省博物馆的讲话
 自己来支配自己的命运
 ——在《湘江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有机会看到许多朋友没有机会看到的东西
 ——在湖南省文联座谈会上的讲话
 
 杂文
 □甲辰杂谈
 男女谈
 伏虎图
 忠于生活
 一九三四年我所爱读的书籍
 信 仰
 拿笔有感
 名 词
 读书人
 
 □怎样从抗战中训练自己
 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
 ——给湘西几个在乡军人
 敌与我
 谈出路
 迎接五四
 
 □见微斋杂文
 狂论知识阶级
 见微斋笔谈
 ——杜甫成仙
 都市的刺激
 明天的“子曰”怎么办
 中庸之道
 饭 桶
 ——见微斋笔谈
 统治责任与权力的测验
 ——平价中的小问题
 我们用什么来迎接胜利
 人的重造
 ——从重庆和昆明看到将来
 鬻字赈灾启事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
 一种建设人才
 
 □霁清轩杂记
 两般现象一个问题
 作 梦
 [附录]年青人应该有梦想
 ——胡适在政治大学讲词
 诗人节题词
 纪念诗人节
 
 □北平通信
 巴鲁爵士北平通讯(第七号)
 
 □跑龙套
 巴拿马的斗争火炬
 养生之道的蜕变
 为某华侨刊物题词
 为历史科学工作者题词
 
 □艺文题识录
 题自己的著作
 题《从文小说习作选》扉页(之二)
 题他人的著作
 题日译《陶雅》译者序言页
 题《汉官仪》扉页
 题书法、绘画、摄影及其他
 重摹义卖条幅跋(之二)
 书赠臧克家条幅跋
 题《叙书法发展》
 ——关于纸工艺进展前一部分
 题吴昭毅回忆的笔录本
 题宝宁寺水陆画《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
 题明杜堇绘《饮中八仙》图
 诗歌
 □忧郁的欣赏
 阙题残诗
 旱的来临
 文 字
 一种境界
 
 □青岛诗存
 忆玉兰花
 
 □云梦杂咏
 《大湖景诗草》前言
 
 □文化史诗抄
 忆老庄
 
 第二卷
 文论
 □沫沫集续编
 答《大公报》记者问
 
 □序跋集
 《雪》序
 《小说月刊》一卷三期卷头语
 《篱下集》题记
 《三秋草》
 《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题记
 从子冈、徐盈作品谈起
 □编者言
 《人间》月刊出版预告
 ——沈从文先生 丁玲女士主编的
 
 □术艺刍言
 谈短篇小说
 论特写“写人”
 
 □文学运动杂谈
 钱杏邨批评之批评
 通 讯
 ——给杨南生
 文学无用论
 谈到写作
 新文学与青年情感教育
 新书业和作家
 
 □云南看云集
 小说与社会
 □新废邮存底续编
 废邮存底
 ——复丁玲
 复王志之
 自滇池寄
 谈写作目的两信摘录
 给一个出国的朋友
 《〈断虹〉引言》附函
 新废邮存底
 ——(四十二)经验不同隔绝了理解
 关于写作一点讨论
 ——给一个内地作家
 致某刊物主编
 
 集外文存
 □一个人的自白
 一点记录
 ——给几个熟人
 
 □沉默归队
 自我检查和群众评议
 
 □史无前例
 关于施蛰存事
 我认识江青前后
 
 □谈话及其他
 谈文化交流
 在纪录片《龙之心》中所谈
 
 □无从毕业的学校
 我所知道的杨振声先生
 
 □忘履集
 来的是谁?
 
 物质文化史
 □ 中国陶瓷研究
 豆彩瓷
 关于鼻烟壶问题答王习三先生
 
 □ 漆器及螺甸工艺研究
 《长沙出土古代漆器图案选集》前言
 
 □ 中国通史陈列的修改建议
 汉代铁工具柜
 汉代兵器专柜及附陈材料
 三国部分
 长沙西晋釉陶鼓吹骑士俑
 南北朝具装马
 隋白瓷柜
 唐乐舞部分
 唐三彩人马俑柜
 记里鼓车与指南车意见
 关于唐代数学天才一行
 热河辽驸马墓出土银鎏金鞍饰
 唐书法陈列意见
 汉锦陈列
 华佗像下附陈参考
 金属加工
 关于金银加工节略要点
 黄巾起义
 汉代文字意见
 刘向是否应有一平柜陈列?
 王充像位置及说明
 司马迁像及位置
 有关唐代绘画改陈意见
 宋甲马
 铝带问题  初版全集已编入,仅存目。
 明代部分改陈点点滴滴  同上,仅存目。
 一点建议  同上,仅存目。
 ——关于定名、说明、附加应用图像一点浅薄建议
 丝路说明参考意见  同上,仅存目。
 有关改陈补充  同上,仅存目。
 
 
 □ 陈列设计与展出
 陈列设计和建议
 协助地质博物馆意见
 专题展览介绍
 中国古代织绣展览·前言
 展品说明选
 河南信阳汉冢遗物
 汉代展品说明(六则)
 陶瓷展品说明卡(之四)
 
 □ 文物研究资料草目
 艺术遗产中船的形象
 古代的船
 家具历史发展形象资料举例
 男子坐具的进展
 宋代家具及布置应用相关图像
 宋代人物画可参考的材料草目
 花式图案参考资料
 ——为实用美术系教师拟的教案
 工艺美术中龙凤图案的应用
 题《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家小传》
 关于灯的种种
 
 □ 织绣染缬与服饰
 谈刺绣
 ——图案的应用和加工技法发展试探
 中国绸缎的花
 几幅团花图案
 ——取自故宫博物院丝绣组编图录
 中国古代的绸缎
 
 □ 文物识小录
 藁城出土商代漆片
 信阳战国楚墓棺板
 谈《明皇击球图》
 分隶体中有草意
 传阎立本赚兰亭图问题
 班婕妤《怨歌行》及其问题
 汉代金银错鸟兽纹图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敦煌唐代丝绸复原图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楚墓出土彩绘漆羽觞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唐代越州窑青瓷酒壶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关于飞天
 唐代镜子卷枝花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唐三彩釉陶瓶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西王母画像镜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唐代锦缎纹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白沙宋墓壁画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汉碧玉马头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 龙凤艺术新编
 椅子衍进试探
 谈历史人物画
 “朱拓北魏佛造像”题跋
 
 □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兵器史读后意见
 政协提案选
 ——第60号
 
 第三卷
 书信
 一九二九年
 19290915 复王际真 上海
 
 一九三○年
 19300122 致王际真 吴淞
 19300222 复王际真 吴淞
 19300227 复王际真 吴淞
 193004上旬 致赵景深 吴淞
 1930夏 致朱雯 吴淞
 
 一九三一年
 19310125 致蔡元培 吴淞
 19311201 致瞿冰森 青岛
 
 一九三三年
 19330528 致蔡元培 青岛
 〔附录〕19330601 蔡元培复沈从文 南京
 19330809 致萧乾 北平
 19331022 复萧乾 北平
 19331215 复施蛰存 北平
 
 一九三五年
 1935初 致王献唐 北平
 19350828 复李寒谷 昆明
 
 一九三六年
 19360928 致陈梦家 北平
 
 一九三九年
 19390310 致徐芳 昆明
 
 一九四一年
 19410122 致向晓晖 昆明
 
 一九四四年
 19440427 致董作宾 昆明
 19440705 致董作宾 桃源新村
 19441109 复董作宾 桃园新村
 
 一九四七年
 1947 复彭子冈 北平
 
 一九四八年
 19480323 复毛羽 北平
 19480926 复刘光炎 北平
 19481029 复滑田友 北平
 〔附录〕194812末 张充和致张兆和 上海
 
 一九四九年
 19490716 致黄永玉 北平
 ——我们这里的人只想做事
 
 一九五四年
 19540111 致巴金 北京
 
 一九五五年
 19551121 致丁玲 北京
 〔附录1〕19551122 丁玲致刘白羽、严文井 北京
 〔附录2〕19521114 出让文物字据 北京
 1950年代中期 致方成 北京
 
 一九五六年
 19560620 致林钢 北京
 19560623 致林钢 北京
 19561002 复谢承仁 北京
 19561105 致巴金 上海
 
 一九五七年
 195702 零星意见供诸兄参考暨焦菊隐眉批 北京
 19570410左右 致焦菊隐、梅阡暨焦菊隐眉批 北京
 1957秋 致张兆和 北京
 195710中旬  复刘敦愿 北京
 195711中旬 复刘敦愿 北京
 19571121 致刘敦愿 北京
 195712上中旬 致震寰阁 北京
 19571223 致刘敦愿 北京
 195712末 致刘敦愿 北京
 
 一九五八年
 19580104 复刘敦愿 北京
 19580820 致刘敦愿 北京
 
 一九六○年
 19600707 复刘敦愿 北京
 19600916 复李曼宜 北京
 1960 致刘敦愿 北京
 
 一九六一年
 19610624 致沈福文 北京
 
 一九六二年
 19620712 致启芳 北京
 19620903 致启芳 北京
 1962 关于《武则天》一戏参考材料 北京
 
 一九六三年
 19630110 致罗尗子 北京
 1963 致陈大章 北京
 1963 致杨荫浏 北京
 
 一九六五年
 19650224 复巴金 北京
 19650308 致巴金 北京
 一九六九年
 19691126 致张兆和 北京
 19691213 致黄永玉、张梅溪 452高地
 19691216 复张梅溪、黄永玉 452高地
 19691222 复黄永玉 452高地
 19691224(1) 复张梅溪 452高地
 19691224(2) 复沈朝慧 452高地
 19691226 致黄永玉、张梅溪 452高地
 19691229 致张梅溪 452高地
 
 一九七○年
 19700101 致黄永玉 452高地
 19700104 致黄永玉等 452高地
 19700106 致黄永玉 452高地
 197002初 致黄永玉 452高地
 197002下旬 致黄永玉、张梅溪 双溪
 19700307 致黄永玉、张梅溪 双溪
 19700310 致黄永玉 双溪
 19700317 复黄永玉 双溪
 19700519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5下旬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607 复张梅溪 双溪
 19700612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617 复黄永玉 双溪
 19700701 致黄黑妮 双溪
 19700707 致黄永玉 双溪
 19700721 复张梅溪 双溪
 19700728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809 复黄黑妮 双溪
 197008中旬初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818 复张梅溪 双溪
 19700822 复张梅溪 双溪
 19700901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909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0915 复张梅溪 双溪
 197009中旬 致张兆和 双溪
 19700923 致黄黑蛮 双溪
 19701004 致张梅溪 双溪
 19701208 致沈虎雏、张之佩 咸宁人民医院
 
 一九七一年
 19710128 致黄黑妮 双溪
 19710203 复刘敦愿 双溪
 19710316 致沈龙朱等 双溪
 19710325 复黄永玉 双溪
 19710412 复黄永玉 双溪
 19710510 复黄永玉 双溪
 19710515 致黄永玉 双溪
 19710527 复张梅溪 双溪
 19710601 致黄黑蛮、黄黑妮 双溪
 19710607 致黄永玉 双溪
 1971夏 复史树青 双溪
 19710926 复陈青云 丹江
 19711110 复刘敦愿 丹江
 19711118 复刘敦愿 丹江
 197112上旬 复史树青、石志廉 丹江
 197112下旬 复史树青、石志廉 丹江
 
 一九七二年
 19720102 致张梅溪 丹江
 19720403 致李石英 北京
 19720521 复张兆和 北京
 19720821 致钱美华 北京
 
 
 第四卷
 书信
 一九七三年
 197305中旬 复杨璐 北京
 1973夏 复杨璐 北京
 19730613 复施蛰存 北京
 19730622 致张宗和 北京
 19730625 致姚雪垠 北京
 19730724 致姚、李二主任 北京
 19730823 致张中和 北京
 19730919 致许青松 北京
 19730921 致李之檀 北京
 19731018 致阎玉敏 北京
 19731027 致杨振亚 北京
 19731207 致杨振亚 北京
 197312 复吴世昌 北京
 
 一九七四年
 19740101 致巴金 北京
 19740129 复杨璐 北京
 19740605 致沈虎雏、张之佩 苏州
 19740614 复沈虎雏 苏州
 19740621 致巴金 苏州
 19740622 致沈虎雏、张之佩 苏州
 19740902 复张之佩 北京
 19740924 致阎玉敏 北京
 19740930 致王林 北京
 19741016 致杨璐 北京
 1974秋 致杨振亚 北京
 19741107 致李石英 北京
 1974(1) 复编写者 北京
 1974(2) 复程朱海 北京
 1974(3) 致史树青草稿 北京
 
 
 
 一九七五年
 19750109 致王家树 北京
 19750404 致王亚蓉 北京
 19750413 致王亚蓉 北京
 19750427 致王亚蓉 北京
 19750711 致王亚蓉 北京
 197507 致张香还 北京
 19750927 复唐兰 北京
 1975秋(1) 致陈从周 北京
 1975秋(2) 致陈从周 北京
 1975冬 致曹辛之 北京
 197511上旬 复荒芜 北京
 1975 致吴仲超 北京
 
 一九七六年
 1976春 致陈从周 北京
 19760430 致荒芜 北京
 19760520 致沈虎雏 北京
 19760730 致沈虎雏 北京
 19760801 致沈虎雏 北京
 19760804 致沈虎雏、张之佩 苏州
 197608中旬 复巴金 苏州
 19760909 致张之佩、沈虎雏 苏州
 19760917 复巴金 苏州
 19760924 致陈从周 上海
 19760928 复陈从周 上海
 19761002 致沈龙朱 苏州
 19761007 复陈从周 苏州
 19761012 致张宗和 苏州
 19761117 致巴金 苏州
 197611中旬 致张磊 苏州
 19761126 致陈从周 苏州
 
 一九七七年
 19770216 致杨伯达 北京
 19770307 复施蛰存 北京
 19770402 致杨伯达 北京
 19770516 复姚雪垠 北京
 19770815 致杨伯达 北京
 19770816 复徐维 北京
 19770917 复马国权 北京
 19771124 复陈增弼 北京
 19771210 致徐维 北京
 1977冬 复李昌鄂 北京
 
 一九七八年
 19780207 复张寰和、周孝华 北京
 19780222 复杨琪 北京
 ——暨答杨琪草稿
 〔附录〕19780218 杨琪致沈从文 北京
 19780303 致张兆和 友谊宾馆
 19780325 复杨琪 北京
 19780510 复陈增弼 北京
 19780806 复陈漱渝 北京
 19781214 复陈漱渝 北京
 
 一九七九年
 19790207 复于善浦 友谊宾馆
 19790227 复于善浦 友谊宾馆
 19790522 复宋道隆 北京
 19790602 致王亚蓉 北京
 19790624 复沈虎雏 北京
 19790712 复陈增弼 北京
 19790821 复陈晶 北京
 19790911 复师陀 北京
 19790914 复赵家璧 北京
 〔附录〕19791009 赵家璧复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 上海
 19791010 复荒芜 北京
 19791014 复张香还 北京
 19791114 复吴重阳 北京
 19791116 致张寰和、周孝华等 北京
 19791216 复王根林 北京
 19791221 致荒芜 北京
 
 一九八○年
 19800117 复远羕 北京
 19800226 复施蛰存 北京
 19800305 致黄永玉 北京
 19800313(1) 致徐维 北京
 19800313(2) 复施蛰存 北京
 19800430 复王帆影 北京
 19800603 复潘耀明 北京
 19800824 复施蛰存 北京
 1980 复苏晨 北京
 
 一九八一年
 19810305 复田鹤丹 北京
 19810803 致黄永玉 北京
 19810821 致马幼垣 北京
 19810823 致沙汀 北京
 19811004 致巫宁坤 北京
 19811019 复李凯玲 北京
 19811027 复苏赓哲 北京
 19811031 复彭秀枢 北京
 19811125 复彭秀枢 北京
 
 一九八二年
 19820103 复黎泽重 北京
 19820129 复王?、王亚蓉 北京
 19820201 复吕宕 北京
 19820210 致严文井 北京
 19820302 复王紫平 北京
 19820314 致董锡玖 北京
 198204中旬 致王亚蓉 北京
 19820610 致荒芜 北京
 19821012 致向晓晖 北京
 19821018 致杨仁恺 北京
 19821022 复龙文玉 北京
 19821028 复巴金 北京
 19821229 复于善浦 北京
 
 一九八三年
 19830112 致童超 北京
 19830210 复欧志安 北京
 1983春节前夕 复炳文 北京
 19830408 致巴金 北京
 19830410 复蒋寄梦 北京
 19831024 复施蛰存 北京
 
 一九八四年
 19840209 复巴金 北京
 19840313(1) 致施蛰存 北京
 19840313(2) 复李定周、陈天笑 北京
 19840813 致金介甫、康楚楚 北京
 19841110 致陈占元 北京
 
 一九八六年
 19860425 复孙琴安 北京
 
 一九八七年
 19870417 复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办公室 北京
 19870527 就法门寺地宫重大考古发现致陕西省政府 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