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① 装帧精美,视觉享受
② 内容丰富,尽享纸上盛宴 ③ 专家推荐,沉甸甸的内容含金量 ④ 在书里看到世界第一,中国声音:对中国有更纵深、更立体与更深刻的认知 ⑤ 在书里细数中国宝贝,如数家珍:真正体会中国的强大,理解建设改变中国 ⑥ 带着图书去打卡,开创知识性旅游新玩法 |
| 內容簡介: |
|
《这里是中国2》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呈现这个蓝色星球上伟大的地表塑造。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自身所处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 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 亿人全民通电,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 《这里是中国2》一书尽览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逆天改命的中国人,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超级工程,超级风景。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
| 關於作者: |
|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世界,解构世界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自己,现已产出多篇现象级爆文。2018 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
| 目錄: |
|
推荐序1 用科普,讲好中国故事 XII
推荐序2 重塑一片山河,改变一个国家 XIII 序 从三大时间尺度看中国地理 XIV 100年 建设改变中国 001 1 连接 ① 铁路 铁骨中国的炼成 053 ② 桥梁 进击的中国跨度 083 ③ 隧道 中国人的穿山之路 115 ④ 进藏之路 此路只应天上有 139 2 重组 ① 电力 14 亿人全民通电 173 ② 煤炭 中国60% 的能源来源 203 ③ 南水北调 超级工程,谈何容易 227 ④ 西气东输 一场乾坤大挪移 255 3 家园 ① 国土绿化 平凡的生命,伟大的工程 281 ② 雾霾治理 对流层保卫战 311 ③ 国家公园 大熊猫最后的栖息地 337 ④ 大坝 十万“勇士”的诞生 363 ⑤ 长江防洪 看得见、看不见的防线 385 4 梦想 ① 火箭 中国人的飞天之路 409 ② 神舟 一个国家的记忆 435 ③ 北斗 排星布阵20 年 459 什么是新中国? 481 参考文献 526 |
| 內容試閱: |
|
从三大时间尺度看中国地理
历时近两年,《这里是中国2》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在上一本书中,我们带领大家从空间上理解中国地理,以三级阶梯为主线,展现中国从西到东、从荒原到人间的地理环境变化。而从这一本开始,我们将带领大家从时间尺度理解中国地理。 我们可以用三个时间尺度来理解中国地理。 第一个时间尺度,是6500万年来的中国。6500万年来,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中国的三级阶梯,塑造了华夏的山山水水。这是数亿年来,蓝色星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我们因此拥有全球最多的极高山,拥有全球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活动中心,拥有全球典型的季风气候,拥有作为亚洲大江大河源头的亚洲水塔。这样极致的华夏山水,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第二个时间尺度,是1万年来的中国。1万年来,从农业起源开始,我们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我们改造地表,建设农田、村镇、城市,那些宏大的文明遗迹,至今在这片土地上存留和延续。这样灿烂的中华文明,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第三个时间尺度,是100多年来的中国。100多年来,从清朝末年开始修建铁路、公路,到现代中国正在经历蓝色星球上最大规模的地表塑造。包括各种连接全国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各种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还有最大规模的城市崛起。我们正在经历这一过程,见证这一过程。这样巨变的现代中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 三个时间尺度,三个宏大的主题—华夏山水、中华文明、现代中国—构成了一个从自然到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也构成了我们“这里是中国”系列接下来三本书的主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此为契机,我们优先从100年的时间尺度开始,为你呈现现代中国的地理面貌。 100年来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对此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而本书将打造一种全新的架构,一定会让你对现代中国拥有全新的认知。它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连接、重组、家园、梦想。你将会看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峡谷、跨越海峡海湾,将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的;你将看到中国是如何实现前所未有的资源大范围调动重组的;你将看到中国正在为恢复青山绿水、恢复美好家园 序 (文前)20210611-cc2021.indd 14 2021/6/17 下午4:21 而做的各种努力;而在最后一章,你将看到我们不仅重塑了地表,还在仰望星空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此外,这次也将同样给你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185位摄影师和16家机构的267幅摄影作品、星球研究所设计师和地图师精心准备的80张制图,尤其是4张最长可达1.6米的拉页,将展现一个“长长的中国”。 请和我们一起继续那个梦想: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 有一天,我们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 ………… 这里的“我们”,也包括你。 星球研究所所长 耿华军 2021年5月1日 用科普,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非常高兴星球研究所继《这里是中国》后,推出第二部地理科普作品— 《这里是中国2》。新书聚焦近代100年来中国的地理变迁,讲了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话题—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我出生于苦难岁月,经历过国家受侵略时的颠沛流离。同时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见证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深知“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两句话的分量与意涵。 在我读书和成长的时代,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及那个时代的人,我们立志要为国家的工业化添砖加瓦,为建设新中国奉献青春。 在我所从事的航天领域,我直接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走过的不凡之路。1958年,我将目光转向太空,开始为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做准备。经过35年的准备,1994年,我们开始做中国探月工程的论证,这一论证又历经10年。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到今天,中国探月工程已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我相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有能力飞得更远。 “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近代以来的100年里,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它值得向每一个中国人讲述,也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航天强国,是建设改变中国的一方面。通过《这里是中国2》,我们可以对百年中国地理变迁、建设改变中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坚信,两翼齐飞,中国必将腾飞。做好科学研究是我的天职,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乐意向公众推荐好的科普作品,也希望星球研究所继续脚踏实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2021年5月12日 推荐序2 重塑一片山河,改变一个国家 看到这本《这里是中国2》,我的内心是激动的。 因为在这本书中,星球研究所创作团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中国近现代100年的巨大变化,涉及交通、能源、水利、生态、航天等诸多方面。文字深入浅出,饱含作者团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测绘遥感事业的工作者,我应该是现代中国建设成就的一名特殊见证者,因为我的工作一直是从空天地观察我们的伟大祖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太多变化,都会被我们的航空摄影设备和卫星遥感忠实记录。可以说,近代以来的100年,是我们的国家建设变化最大的时期: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亿人全民通电;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月球探测、登陆火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诸多激动人心的重大工程逐一实现。 100年有多久?100年会发生什么?100年间,我们做了什么? 我想我们大家的答案会是: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能把这100年的发展与变化系统地、科学地、通俗易懂地展现出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因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自然山川,也要了解中国的灿烂文明,更要了解我们的父辈和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现代中国。 正值全国人民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共同来讲好现代中国的建设之美,讲好现代中国的家园之美。希望星球研究所能不断做下去,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2021年5月12日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