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点亮自然
》
售價:HK$
108.9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129.8

《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售價:HK$
82.5

《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售價:HK$
97.9

《
探秘人体
》
售價:HK$
108.9

《
从奥林匹斯山走来:德意志的考古学与爱希腊主义(1750—1970)
》
售價:HK$
140.8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107.8

《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
》
售價:HK$
239.8
|
| 編輯推薦: |
|
一个半世纪以前,当食品工业方才生根,仅有极少数消费者信赖包装食品。那时,美国人刚刚开始脱离“自耕自用”、向近邻购买的旧式食物源。随着罐头的“登临”,美国消费者渐渐开始熟悉一种全新的食品样态:它由陌生人制作,被包装在耐腐蚀的金属容器中。这看起来大有以“对抗腐朽”来蔑视自然规律的雄心。从这一难言乐观的开端起步,美国食品供给俨然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传统的新鲜、土产食物都为包装加工食品“一统天下”。然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究竟是如何学会确信在一个不透明罐头中庋藏的食物是安全且可靠的呢?在本书中,安娜?扎伊德用罐头工业的故事为我们揭开了上述问题的谜底。安娜将带领我们在“罐头之旅”中重观一个有趣话题:当时美国食品工业的领导者是如何利借助科学、市场,乃至政治的力量,在反对者每一回合都极力抵抗的强大阻力下实现了对守旧大众的“完胜”。
|
| 內容簡介: |
罐头,我们熟悉的食品包装,也是食物保存方式。它能长期存放,又便于携带和运输,跨越了季节和地区限制,满足各种特殊环境的需求。但是在150年前,当它次出现在美国时,美国人对它满是疑惑:一个不透明罐子里的食物安全吗?此后,又是什么原因让罐头成为美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跟着本书作者来一次“罐头之旅”吧:
1. 美国南北战争带动了罐头牛奶的产量,促进了罐头产业的发展。
2. 豌豆罐头经历了罐头商、农民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美味。
3. 罐头工业的次危机居然是因为橄榄罐头中的肉毒杆菌!
4. 番茄罐头上的等级标签就能让消费者满意吗?
5. 金枪鱼罐头代表了“二战”后美国罐头食品的热潮。
6. BPA导致金宝汤公司开始放弃“罐头”产品。
在美味的罐头背后,是否还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
| 關於作者: |
安娜·扎伊德(Anna Zeide),现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兼食品研究项目主任,长期以来活跃于食物史与食物系统研究。她曾多次通过学术座谈等形式向大众讲述罐头等食品与公共饮食生活的文化联系。
目前她正在研究工业文明时代食物垃圾的历史,希望能为更健康的可持续食物体系提供历史经验。
|
| 目錄:
|
英文版致谢
中译本自序
导言
第一章 听装牛奶:罐头产业的蹒跚起步
第二章 优化豌豆:20世纪初的罐头厂商、农民与农业科学
第三章 有毒橄榄:消费者担忧与专家们的合作
第四章:有等级的番茄罐头:新政时期的“标签之争”与消费者反应
第五章:为了更安全的金枪鱼:“二战”后加工食品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六章:金宝汤里的BPA:根深蒂固的食品体系面临新威胁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