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 編輯推薦: |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古代的房价高吗?古人如何学外语?
 ◆6大类主题,60个话题,90张精美插图,带你看清真实的古人。
 ◆全新精装典藏版!新增“古代的后宫真的很乱吗?”“古代的医生好当吗?”等多个话题。
 ◆抖音大号“讲历史的王老师”全新作品,500万次点赞,1.7亿次播放。从衣食住行到婚恋职场,覆盖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翻阅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翻开本书,再次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  
         
          | 內容簡介: |   
          |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古代的“打工人”主要指官员和衙役。他们每天卯时上班,酉时下班,工作天数随朝代的不同而不同,惨的时候一个月只放一天假。平均算下来,古人差不多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因此,古代虽然没有“996”工作制,却有如出一辙的“666”工作制!
 
 古代的房价高吗?
 汉朝的房价简直是“白菜价”。普通人一两年的工资就够在小城市买一套房了。唐朝的房价就不那么友善了。官至吏部侍郎的韩愈,居然用了30年才攒够买房子的钱。宋朝的房价更是高得离谱。苏辙晚年在汴梁买房子所花的钱,需要一个普通人至少120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古人如何学外语?
 由于没有音标,人们编了不少汉语顺口溜来标注外语句子的发音。例如:
 清晨见面“谷猫迎”(good morning)“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别情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
 …………
 
 作者翻阅了187篇参考文献,确保每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背后,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同时他充分发挥了东北人的幽默天赋,把每一个问题都写成一个段子,让你一边捧腹大笑,一边观察真实的古人生活细节。
 |  
         
          | 關於作者: |   
          | “讲历史的王老师”,本名王磊,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著有《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该书在2019年上市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稳居各大畅销榜前列。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兴趣,但平时的历史教学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于是就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这类知识。
 从2018年5月起,他在抖音App开设“讲历史的王老师”栏目,专门介绍有关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历史知识,涉及衣食住行、恋爱婚姻、风俗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脑洞大开的问题,干货十足的知识点,再加上王老师作为东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讲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听完。
 |  
         
          | 內容試閱: |   
          | 职场篇 家庭篇
 百科篇
 饮食篇
 文化篇
 司法篇
 后记
 参考文献
 
 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所谓“996”,是当下的一种工作作息制度,即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这种模式多流行于互联网企业,成为一种加班文化。那么,古人工作会加班吗?古代也有“996”工作制吗?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古代什么人能上班。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大部分人都是个体务农,没有上班的机会。有资格上班的,多是官员阶层和衙门里的胥吏衙役,另外还有奴婢和工匠。
 “上班”一词源于古人上朝。“班”初的意思是排列,后来成为衡量队列的量词。官员们上朝排成不同队列,分成文班和武班,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上班”一词。明清时期,上班多指到官府工作,如《济公全传》里就有“昨天我在衙门上班”的说法。
 接下来,咱们就来考察一下古代官员的上班时间。《诗经·鸡鸣》里曾用“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来描写周朝官员上班的状态。意思是说公鸡打鸣时,官员已经到朝堂上站好了;东方阳光普照时,朝堂上已经开始忙碌了。这么看来,周朝官员的上班时间完全取决于公鸡几点打鸣,要看公鸡的心情。
 今天的“打工人”为了能多睡会儿懒觉,上班往往会踩点打卡签到。古代官员上班也要“打卡”。明朝《官箴集要》记载官吏衙役等人要“每日侵晨于上画卯,至暮画酉”。每天卯时,人们就要在签到簿上“画卯”签到,这一环节又称“点卯”。王老师在小时候常听爷爷上班前说“到单位点卯去”,当时还纳闷是啥意思,后来才知道这是源于古代的上朝制度。卯时是早上五点到七点,咱们取中间值,按照六点算。从“至暮画酉”可知,古人是在酉时下班。酉时是晚上五点到七点,咱们还取中间值,按照六点算。这样算下来,古代官员早上六点上班,晚上六点下班,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十二个小时。
 那么,古代官员一周工作几天呢?汉朝官员五天一休息,唐朝官员十天一休息。明朝狠,洪武六年,朱元璋“令百官每月五日给假”,每月只有五日那天放假。平均算下来,古代官员一周要上六天班,再加上每天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可称之为“666”工作制,同今天的“996”工作制简直如出一辙。
 古人上班迟到或旷工也会被扣工资吗?当然,而且更严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