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清代中国与东亚海域交流 精装 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107.8 ![]() 《 寒门攻略 》 售價:HK$ 65.8 ![]() 《 壹卷YeBook——记忆肖像:罗素回忆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传记性回忆录) 》 售價:HK$ 52.8 ![]()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85.8 ![]()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74.8 ![]() 《 壹卷YeBook——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105.6 ![]() 《 壹卷YeBook——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90.2 ![]()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 編輯推薦: |
|
★一部包罗万象的现代设计百科全书。由9位艺术史学者、设计历史学家联手打造,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从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三百年来的现代设计发展史,从古典复兴、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后现代主义、数字化时代设计,全面展现了现代设计的诞生和演变。
★一本引人入胜的视觉指南。全书含1100余张高清图片,囊括家居产品、交通工具、字体、武器、电子产品、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代表作,着力于个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并附细节图重点说明。填补同类教科书图少、模糊的缺憾。 ★理论史和经典作品的完美结合。全书以清晰的内容架构展示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图文并茂的时间线突出关键影响和事件。包含设计运动概述、代表作品分析、细节聚焦、大事年表、设计师传略等模块。无论是设计专业学生还是普通爱好者,均能无障碍阅读。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至今,世界范围内有关设计的关键发展、运动及实践者,深入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将设计置于不同的技术、文化、经济、美学和理论背景中讨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中包含1100余张高清全彩插图,囊括了家居产品、交通工具、字体、武器、电子产品、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的设计作品,对不同时期大师杰作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 通过本书,你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设计具有何种特点,历史上著名的设计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以及设计是如何演变、如何影响大众生活的。 |
| 關於作者: |
|
伊丽莎白·威海德
多产的设计和装饰、建筑类书籍作家,已出版《威廉· 莫里斯: 装饰与设计》《麦金托什风格》《表面和装饰》《斯堪的纳维亚家居》等二十余本相关书籍。她与英国先驱设计师泰伦斯·康兰合著了一系列畅销书,包括《家装必备手册》《康兰论设计》《康兰论颜色》等。现居伦敦。 |
| 目錄: |
|
序言
引言 1 设计的萌芽1700—1905年 工业革命 古典复兴 品位的概念 设计改革 世界博览会 曲木和大规模生产 军事创新 Morris & Co 公司 设计师亦是发明家 品牌的诞生 工艺美术运动 日本的影响 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 新艺术运动 维也纳工坊 2 机器时代1905—1945年 生产线 现代主义先驱 革命性的绘画 包豪斯 机器审美 少即是多 现代主义纺织品 装饰艺术 省力设计 形式追随功能 胶合板和层压木 摄影 早期塑料 设计顾问 公共服务设计 汽车的崛起 战火中的世界 战争大后方 3 个性与统一1945—1960年 丹麦现代主义设计 北欧玻璃器皿和陶瓷 赫尔辛堡H 55 展会 重建运动 美丽新世界 不列颠节 德国的理性主义与复苏 瑞士的中立政策及益处 雕塑形式 美国世纪中期现代主义 战后的塑料工业 设计休闲时间 战后家居设计 个人豪华汽车 日本和质量控制 4 设计与生活品质1960—1980年 品牌忠诚度 一次性设计 图形标志 神奇的塑料 太空时代 波普艺术 现代消费者 反主流文化 回到过去 科技的应用 企业标识 欲望之物 朋克 5 矛盾和复杂性1980—1995年 后现代主义 工业时尚 风格圣经 虚拟桌面 解决问题 极简主义 形式追随乐趣 解构字体设计 超级明星设计师 现成艺术品 6 数字化时代1995年至今 互联网革命 科技在进步 塑料制品的发展 耸动视听术 英国新式室内装饰 亲自动手设计 良心设计 可持续性 现代复古风 公共领域设计 3D 打印 术语 撰稿人团队 索引 图片归属 |
| 內容試閱: |
|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设计师、匠人、喋喋不休的社会主义者。1880 年,他曾在伯明翰发表了如下一番演说:“如果你想要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黄金法则,那就是房间里不要摆放任何你觉得没用或不具美感的物品。”第二年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他又说:“简朴的生活,哪怕是最朴素的生活,都不是不幸,而是精致生活的基础。”
这两句神圣格言,几乎贯穿了整个设计史。至少有部分人(如崇尚简洁的包豪斯、国家设计理事会和历史学家等)持以上观点,他们认为设计一直在莫里斯铺设的轨道上顺利行进。莫里斯自己的设计非常华丽,但在20世纪的功能主义者眼里,他的思想是正确的。本书包罗万象,核心章节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伦理和设计珠联璧合的产物。 几十年来,事实上,自从包豪斯及其门徒和其他高尚的伦理家们传播“适用性”原则以来,设计史基本上就进入了一个稳步前进、无缝衔接的过程,美、真理和精致则是理性功能主义的逻辑副产品。19 世纪广受大众喜爱的那些无关紧要的装饰被除去,就像清理掉船只表面的藤壶一样,因为一切设计,从茶匙到火车,都变得越来越理性。 然而,在《设计通史》的后几个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装饰、趣味、质感和颜色的渴求使得设计几乎回到原点,重归活泼的形式,这种风格曾一度惹恼包豪斯的教授、反传统的历史学家和古板拘谨的批评家,新艺术(Art Nouveau)和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就是例子。 后现代和数字时代的设计师是如何以全新角度理解一个似乎已经颇具逻辑的故事的呢?翻开这本书,答案会越来越清楚。在为公共部门服务时,或被具有公民意识的个人、企业和公司控制时,功能主义设计达到了顶峰。近几十年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私有企业获得成功,个体消费者的喜好拥有了极大影响力,他们成了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只要看看“私人”产品(如手机、微型计算机、汽车、壁纸和装饰物品)占据的地位有多重要就知道了,本书的后几个章节也体现了这一点。 这也合理。设计,像建筑一样,受到艺术、学术、道德甚至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引导,但对其影响最大的当属政治经济环境。例如,在俄国革命后建立起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消费者设计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而对于21世纪初的社会而言,无论是政府主导型社会(如中国),还是企业和专业游说团体主导型社会(如美国),消费者设计都引领着潮流,而且,因为消费者的欲望被认为是包罗万象、永无止境的,所以设计也采用了众多形式。可以说,纪律已经让位于颓废,而设计也从伦理束缚中解放出来。或许,这是事物的自然状态。毕竟,大自然的设计,从浮游生物到行星、从海马到恒星、从仙人掌到星座,都呈现出了无限的形式。由于设计以这种自然的方式变异和发展,所以严格的功能主义思维的确定性已经让位于一种新的相对主义。如今是否有人能斩钉截铁地说出什么是好的设计?“问雄蟾蜍什么是美?” 伏尔泰在其1764 年出版的《哲学辞典》中戏谑道,“它会回答,美就是母蟾蜍,它小小的头上有两只凸出的又大又圆的眼睛,有一张又大又平的嘴,并有黄色的肚皮和褐色的后背。” 然而,在政府较少干预、无秩序的相对主义时期,人们反而会怀念这样一个年代——目标明确的设计不仅与公共服务有关,也被社会大众高度重视,设计成果令人艳羡。想想全世界的邮局服务、国有铁路、邮票、钞票、渡轮、电塔、学校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图形,几十年来有多少智慧都倾注在这些设计里。 不过,这不是本书的主题。《设计通史》这本书生动而全面地展示了现代的设计理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工业革命后的两百多年来,设计(以家居产品为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大众甲壳虫 1938年 费迪南德·保时捷 1875—1951 年 20 世纪30 年代初,捷克汽车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领导了一个项目,开发出了后来的大众“甲壳虫”系列车,此项目在德国进行,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支持。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德国的汽车拥有率较低。因此希特勒希望开发出一款低价的国民汽车,一款类似福特T 型的汽车,让大多数民众都可以买得起。他颁布命令,规定国民汽车应该能够以60 英里/ 小时的速度行驶,能够搭载一个五口之家并且价格不超过三十周的平均工资。保时捷在汽车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与许多类似的公司合作过。在希特勒的鼓励和捷克汽车Tatra 布局的启发下,保时捷开发出了“60 型”汽车。 这款汽车经过了严苛的测试,并且数次改进。1937 年,希特勒决定其生产应由国家资助,于是政府成立了大众汽车公司。次年设计完成,终于推出了“欢乐带来力量之车”,同时举办了促销活动。1939 年,二战爆发,钢铁供应重新用于军用车辆的生产,国民汽车的设计和生产则被搁置。如果不是英国在战后立即决定在沃尔夫斯堡重新开放大众工厂,以刺激德国重建和恢复其制造基地,这款汽车将成为被击败的法西斯政权的象征。1949 年,甲壳虫系列进入美国市场,这为其最终的商业成功和作为设计象征的地位铺平了道路。到20 世纪60 年代末,经济型两门轿车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设计,尤其吸引年轻人,他们经常在车身上彩绘图像,使其变得个性化。到2003 年停产时,该车型已生产了约2050 万辆。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