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明智恭介的疑案 》 售價:HK$ 64.9 ![]() 《 小型建筑创作札记 》 售價:HK$ 76.8 ![]() 《 大变局下的中国声音:国际热点问题透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HK$ 74.8 ![]() 《 “三言两拍”绘画本 》 售價:HK$ 96.8 ![]() 《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 售價:HK$ 165.0 ![]() 《 如何走好人生下坡路:用坚毅力找到人生低谷的出口 》 售價:HK$ 71.5 ![]() 《 黎曼几何 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奠定了数学基础 》 售價:HK$ 52.8 ![]() 《 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汉译23辑)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书倡导“人的回归”,关注员工的意义感知和幸福体验,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关注社会的福祉文明和持续繁荣,旨在为未来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思想,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远的人文价值,为全球管理范式的转型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 |
| 內容簡介: |
|
《有意义的管理》系统梳理了西方传统管理学体系的发展演化脉络,借鉴了日本学者关于知识管理研究的精髓,并吸收了中国哲学中的整体观、统筹观和中华文化中的仁爱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方太、茑屋书店、国家电网、微软、中国航天、中国中车、本田、宝洁、海尔、中铁装备、奈飞、宜家、默克等中外企业闪耀人性光辉的管理实践的长期观察,提出“有意义的管理”这一具备中国特色的全新管理范式,主要包含信念愿景、人性尊严、创新创造、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五个方面。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写给所有重视人性尊严、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旨在为未来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供更好的管理理念,为全球管理范式的转型提供有价值的探索。 |
| 關於作者: |
|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中国管理年度价值人物,2021年全球*具影响力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长期致力于管理创新理论相关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6届管理科学奖(学术类)。担任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主编。 魏巍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授,国家公派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UdeM)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适度劳动分会理事,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特聘“北京市创业导师”,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专家。长期致力于数字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持多项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在APJHR、《南开管理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
| 目錄: |
|
总序
前言 引言 Introduction 第一章 管理学体系的发展与迭代 第一节 第一代管理学体系:科学管理 / 003 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 003 二、亨利·法约尔 / 004 三、马克斯·韦伯 / 005 四、哈罗德·孔茨 / 006 第二节 第二代管理学体系:行为管理 / 008 一、埃尔顿·梅奥 / 008 二、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 / 009 三、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 009 四、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 010 五、赫伯特·西蒙 / 011 六、斯蒂芬·P.罗宾斯 / 012 第三节 第三代管理学体系:知识管理 / 014 一、彼得·德鲁克 / 014 二、野中郁次郎 / 016 三、彼得·圣吉 / 018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第四代管理学体系:意义管理 / 020 一、万物互联下的意义管理 / 020 二、社会责任下的意义管理 / 022 三、社会福祉下的意义管理 / 023 四、伦理道德下的意义管理 / 024 第五节 四代管理学体系的代际演变趋势 / 026 一、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伦理人 / 027 二、从科学管理到意义管理、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 028 三、从领导驱动到员工和用户驱动 / 029 第二章 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 第一节 意义的理论基础 / 033 一、工作的意义 / 033 二、生命的意义 / 037 三、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 039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论 / 042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德” / 043 二、老子的“道”与“无为而治” / 044 三、庄子的“幸福”与“自由”论 / 045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发展思想 / 047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047 二、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价值转向 / 048 三、人性化商业理论(BOH) / 050 第四节 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 / 054 一、理论内核 / 054 二、理论维度 / 056 第三章 福祉与繁荣重塑工作意义 第一节 福祉 / 061 一、积极的幸福 / 06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祉” / 061 三、福祉 / 063 第二节 心流 / 064 一、心流的内涵 / 064 二、心流产生的基础条件 / 065 三、心流与幸福 / 066 四、通过心流体会有意义的人生 / 067 第三节 仁爱 / 068 一、为善之大者 / 068 二、塑造心理安全感 / 070 第四节 繁荣 / 075 一、幸福2.0——蓬勃的人生 / 076 二、平衡有度 / 078 案例一 方太:幸福文化驱动企业成长 / 082 一、仁爱之道:因爱伟大——企品 / 083 二、向善之法:伟大的企业引人向善——人品 / 084 三、创新之术:一切创新都源于良知——产品 / 086 案例二 玫琳凯:职场幸福力倡导者 / 088 一、“丰富女性人生”的企业使命 / 088 二、重塑企业社会责任 / 089 三、可持续发展赋能福祉社会 / 089 四、增加员工福祉,提升幸福力 / 090 案例三 茑屋书店:生活提案的设计师 / 091 一、茑屋书店的历史沿革 / 092 二、经营理念——做生活提案的设计师 / 094 三、展望未来:互联网时代下的实体书店 / 097 第四章 信念与愿景塑造企业意义 第一节 信念 / 101 一、信念管理给员工带来的价值 / 101 二、拥有高质量“信念”的企业 / 102 三、美德——重塑企业信念 / 105 第二节 愿景 / 108 一、愿景的内涵 / 108 二、愿景的作用 / 109 案例一 愿景使命为导向的国家电网公司 / 115 一、国家电网公司简介 / 115 二、“以人为本”奉献社会为使命的意义管理 / 116 三、愿景使命驱动下的技术领先 / 119 案例二 中国商飞:使命驱动发展的航空梦 / 122 一、中国商飞简介 / 122 二、使命愿景引领下的企业管理 / 123 三、使命愿景驱动创新,打造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 125 案例三 微软:战略转型与企业愿景演化 / 128 一、战略愿景转型历程 / 128 二、重塑使命 / 129 三、微软转型的三大引擎 / 131 案例四 中国航天科技:强国使命铸就创新奇迹 / 135 一、公司简介与概况 / 135 二、“航天强国”使命驱动下的航天科技创新体系 / 137 第五章 创新创造让世界更美好 第一节 创新是蓬勃发展的动力 / 147 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 147 二、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152 第二节 激活员工创造活力 / 154 一、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155 二、创新能力的度量 / 157 三、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型员工 / 159 四、员工创新力影响分析——以百度为例 / 166 第三节 创新的社会价值 / 170 一、创新的社会责任 / 171 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益 / 172 三、有意义的创新 / 173 案例一 红色中车:中国有意义创新的践行者 / 176 一、中国特色高铁自主创新模式 / 177 二、初心使命:勇挑重担创新的社会责任 / 179 三、文化为魂:筑造新时代自强不息企业文化 / 180 四、人才为先:打造人才高地培养大国工匠 / 182 五、以人为本:人与工程和谐共处之道 / 184 六、双碳战略:可持续发展践行央企社会责任 / 184 案例二 真诚本田:喜悦文化驱动创新 / 185 一、崛起:打破常规突出重围 / 185 二、发展:尊重顾客打造喜悦 / 187 三、未来:创新智造 / 189 案例三 宝洁“联系与发展”战略下的意义管理 / 190 一、“联系与发展”战略 / 190 二、激发员工个体活力 / 192 三、通过意义重构赋能外部人力资源市场 / 191 案例四 海尔生物:聚焦意义的智慧生态平台 / 194 一、管理模式变革赋能创新 / 195 二、福祉意义驱动的产品创新 / 197 三、核心技术驱动的全场景创新生态 / 201 第六章 在人性尊严管理中探寻意义 第一节 尊重 / 209 一、维护尊严 / 209 二、活力重塑:量子管理与海尔“链群合约” / 213 第二节 温情 / 222 一、同理心 / 222 二、鼓舞热忱 / 223 第三节 人性化管理 / 224 一、关爱驱动 / 225 二、人的回归 / 226 案例一 中铁装备:盾构机伴咖啡香 / 228 一、公司背景 / 228 二、企业文化 / 228 三、盾构技术的发展 / 229 四、“蒙华号”盾构机首次亮相 / 230 五、盾构咖啡:隧道里的咖啡香 / 232 六、大国重器的温情管理:“三个转变” “同心圆” 质量管理模式 / 233 案例二 奈飞——颠覆者的胜利,和谐组织的力量 / 234 一、三场革命:颠覆者的胜利 / 234 二、和谐的威力:自由与责任统一 / 237 案例三 荷兰银行:为员工、客户提供尊严,为合作伙伴提供可以交流知识的空间 / 240 一、公司背景 / 240 二、荷兰银行的使命与主要业务 / 240 三、客户管理人性化和知识交互空间的佳实践 / 241 四、员工人性化管理 / 242 案例四 宜家家居:为大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 / 244 一、宜家的北欧设计风格 / 244 二、宜家设计中的自然情结:让可持续触手可及 / 246 三、宜家设计中的人文情怀 / 248 案例五 同心桥中的幸福管理:港珠澳大桥 / 251 一、超级工程 / 251 二、技术攻坚的责任和使命 / 252 三、充分尊重,温情管理 / 252 四、环境改造人性化 / 253 第七章 社会福祉让世界充满爱 第一节 正能社会 / 257 一、经济价值向社会责任的转变 / 257 二、打造正能企业 / 261 三、创建正能社会 / 264 第二节 利他经济 / 265 一、符合友善价值要求 / 267 二、勇于采取利他行为 / 267 三、企业利他、友善与对人的终极关怀 / 268 第三节 社会福祉与福祉社会 / 269 一、社会福祉 / 269 二、福祉社会 / 270 案例一 默克集团好奇心项目 / 271 一、默克集团概况 / 271 二、创新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 272 三、聚焦创新:好奇心项目 / 273 四、默克的中国“好奇心” / 274 案例二 远程照护:有温度的数字养老商业模式创新 / 277 一、人口老龄化挑战下养老的困局 / 277 二、远程照护:数字养老新模式 / 277 三、远程照护系统的运作模式 / 279 案例三 医患共益创新:以Inno4Rare和PI平台为例 / 280 一、Inno4Rare(为罕而创)平台 / 281 二、Patient Innovation(PI)平台 / 285 结 语 / 291 参考文献 / 294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结束晚上的课程漫步清华园,皎月明朗、春风清冷,心中却有一种幸福的暖意油然而生。萧伯纳说:“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于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心力的时候。”此刻的幸福应该来源于为师者的成就与喜悦。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而幸福不像科学那样是可以被量化的,需要人们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可见意义感的探寻或成为解锁幸福的钥匙。 管理,究其思想、理论与方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泰勒所代表的以效率、运营为核心的现代管理,为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效能。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叠加,尤其是疫情后很多中国优秀企业的创新性实践,倒逼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如:海尔的“链群合约”通过组织形态变革调动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力量,实现人的价值最大化;中铁装备的“三个转变” “同心圆”的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了大国重器的温情管理;方太的“中西合璧,以道驭术”的成人成事、长期主义管理哲学指导下的“幸福实践”;中国中车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驱动、以硬科技为基础的自主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人与工程和谐共处之道等。这些管理实践与以效率为导向的强调理性与规范的科学管理、关注人的动机和需求的行为管理、关注知识与创新的知识管理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新探索,尤其更关注人的回归、意义的感知和幸福的追寻,我们将具有这些特征的管理定义为“有意义的管理”。 何为意义,为何意义 古往今来,对“意义”的定义很复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图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目标和终点。”柏拉图关于“美好”的理论和艾默生“完整内心”的理论都是一种意义。同样,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也是一种意义。而“修身”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也是现代幸福科学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先得学会完善自己。 当代英国哲学家、意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认为,我们应当摒弃实在论的“真”概念,进而从实践中抽象出新的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人”的认知能力与语言实践是意义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比绝对客观的“真”概念,“确定为真”(实证主义意义论)与“接受为真”(实用主义意义论)才是意义理论的应有核心。“人”的回归,是当代人文思潮在科学哲学领域回归的标志之一,它标志着意义理论从“超人”哲学回归到“人”的哲学,引领了人文范式在科学哲学中的“复兴”。 弗兰克尔对人的本质如此描述:“人性异于禽兽者的主要动机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即探求意义意志。动物寻求的是快乐和征服,而人的本质则是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因此,帮助员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找到生活中的责任认知和坚定的信心,也是企业管理者的使命和意义所在。 何为“有意义的管理” 出于对中外企业闪耀人性光辉的管理实践的长期观察,我们提出“有意义的管理”理论框架,它主要由信念愿景、人性尊严、创新创造、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五个方面构成。 第一,信念愿景。信念是产生意义感的前提。信念管理是在公司目标和组织背景下的管理层的信念与员工对自身工作和事业的信念的相互交流碰撞,通过这种“创造性对话”,找到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有意义的业务目标。愿景是企业的航向,是组织战略与文化的结晶,是崇高的组织之魂。组织愿景的作用是促使组织所有部门拥有同一目标并受到激励。企业管理实践中,有意义的管理就是在愿景和使命的引领下,赋能个体的同时也有效赋能整个组织。 第二,人性尊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融入同理心,移去组织内部的隔阂,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塑造组织中的心理安全感。通过谦卑式领导和共情领导力帮助员工找到人生的意义感,找到生活中的责任认知和坚定的信心,进而产生追寻幸福的动力。通过合作、共享、开放的组织环境,让员工感受到组织为个人的赋能,工作为生命的赋能。管理者应该更多地考虑关心、激励员工,创造适合的环境和条件,开发和利用员工的潜质和创造力,使其实现自身 的尊严和价值,进而帮助和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还蕴藏着另一个重要理念——无论成功或失败,皆有再挑战和激发勇气的精神。 第三,创新创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重要场所。“场”作为知识转移的重要空间,是发生辩证对话和实践的有机结构场。在有意义的创新范式下,构建基于意义的企业决策框架,并系统论述框架中各空间场域的特征与意义,探索以价值理性为核心的意义管理认知基础,是企业管理创新意义的关键。 第四,个人福祉。个人福祉究其根本是一种幸福感,来源于对有意义的快乐的不断探寻和追求。幸福是人们一生的目标,是人们一直想要得到、却越难得到的感受,它与情感福祉和生活评价息息相关。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员工福祉为导向的管理实践和组织原则就是意义管理的精髓所在。 第五,社会福祉。社会福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