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杨树达先生一生涉猎广泛,在语法、文字、史学、文献诸领域,皆斐然名家。 《汉书窥管》代表着杨树达先生治古典文献的高成就,同时,也被公认为是《汉书》文献整理的两大名著之一。《汉书窥管》是一部恢弘赡富或不及《读书杂志》,而绵密精湛则有过之的读书笔记。
 本书体例上依仿裴骃集解《史记》的方式,博采裙书,折衷诸说,以品评班固《汉书》的得失。裴氏重在释音,而此书则重在释义,兼述古音,采用训诂与校勘并行的方法,藉此纠正历来旧注和种种错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体例依照《汉书》篇目,以《汉书》疑难章句为纲,先录儒先成说,再作按语,作者以炉火纯青的文字音韵训诂文法校勘修辞学养加以辨正。全书涵盖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多个学术分支,是古代汉语专业的必读书。 |  
         
          | 關於作者: |   
          | 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字遇夫。长沙人。曾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求实书院,905年留学日本。历任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师范、女子师范等校教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等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马氏文通刊误》、《词诠》、《高等国文法》、《积微居小学述林》、《汉语文言修辞学》等。 |  
         
          | 目錄: |   
          | 自? 序? ………………………………………………… 001 卷? 一 ………………………………………………… 005
 高帝纪第一上(汉书一)………………………………………… 005
 高帝纪第一下(汉书一)………………………………………… 016
 惠帝纪第二(汉书二)…………………………………………… 023
 高后纪第三(汉书三)…………………………………………… 024
 文帝纪第四(汉书四)…………………………………………… 027
 景帝纪第五(汉书五)…………………………………………… 033
 武帝纪第六(汉书六)…………………………………………… 035
 昭帝纪第七(汉书七)…………………………………………… 045
 宣帝纪第八(汉书八)…………………………………………… 046
 元帝纪第九(汉书九)…………………………………………… 053
 成帝纪第十(汉书十)…………………………………………… 056
 卷? 二? ………………………………………………… 061
 哀帝纪第十一(汉书十一)……………………………………… 061
 平帝纪第十二(汉书十二)……………………………………… 063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汉书十三)………………………………… 065
 诸侯王表第二(汉书十四)……………………………………… 066
 王子侯年表第三上(汉书十五)………………………………… 069
 王子侯年表第三下(汉书十五)………………………………… 070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汉书十六)…………………………… 071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汉书十七)………………………… 076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汉书十八)………………………………… 078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汉书十九)………………………………… 079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汉书十九)………………………………… 081
 古今人表第八(汉书二十)……………………………………… 083
 卷? 三? ……………………………………………… 085
 律历志第一上(汉书二十一)…………………………………… 085
 律历志第一下(汉书二十一)…………………………………… 085
 礼乐志第二(汉书二十二)……………………………………… 086
 刑法志第三(汉书二十三)……………………………………… 089
 食货志第四上(汉书二十四)…………………………………… 092
 食货志第四下(汉书二十四)…………………………………… 096
 郊祀志第五上(汉书二十五)…………………………………… 100
 郊祀志第五下(汉书二十五)…………………………………… 106
 天文志第六(汉书二十六)……………………………………… 109
 五行志第七上(汉书二十七)…………………………………… 111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汉书二十七)……………………………… 114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汉书二十七)……………………………… 117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汉书二十七)……………………………… 119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汉书二十七)……………………………… 120
 地理志第八上之一(汉书二十八)……………………………… 121
 地理志第八上之二(汉书二十八)……………………………… 122
 地理志第八上之三(汉书二十八)……………………………… 125
 地理志第八下之一(汉书二十八)……………………………… 127
 地理志第八下之二(汉书二十八)……………………………… 128
 沟洫志第九(汉书二十九)……………………………………… 130
 艺文志第十(汉书三十)………………………………………… 131
 卷? 四? ………………………………………………… 163
 陈胜项籍传第一(汉书三十一)………………………………… 163
 张耳陈余传第二(汉书三十二)………………………………… 168
 魏豹田儋韩信传第三(汉书三十三)…………………………… 169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汉书三十四)……………………………… 173
 荆燕吴传第五(汉书三十五)…………………………………… 180
 楚元王传第六(汉书三十六)…………………………………… 184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汉书三十七)…………………………… 193
 高五王传第八(汉书三十八)…………………………………… 194
 萧何曹参传第九(汉书三十九)………………………………… 198
 张陈王周传第十(汉书四十)…………………………………… 203
 卷? 五? ………………………………………………… 210
 樊郦滕灌傅周传第十一(汉书四十一)………………………… 210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汉书四十二)………………………… 213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汉书四十三)………………………… 215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汉书四十四)……………………… 218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汉书四十五)…………………………… 223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汉书四十六)………………………… 227
 文三王传第十七(汉书四十七)………………………………… 230
 贾谊传第十八(汉书四十八)…………………………………… 233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汉书四十九)……………………………… 238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汉书五十)………………………………… 243
 卷? 六?………………………………………………… 247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汉书五十一)…………………………… 247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汉书五十二)…………………………… 255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汉书五十三)…………………………… 260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汉书五十四)…………………………… 265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汉书五十五)………………………… 271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汉书五十六)……………………………… 274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汉书五十七)………………………… 279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汉书五十七)………………………… 283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汉书五十八)…………………… 286
 张汤传第二十九(汉书五十九)………………………………… 291
 杜周传第三十(汉书六十)……………………………………… 295
 卷? 七? ………………………………………………… 300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汉书六十一)………………………… 300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汉书六十二)……………………………… 302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汉书六十三)……………………………… 304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汉书六十四)……… 309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汉书六十四)……… 313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汉书六十五)……………………………… 318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汉书六十六) …………… 325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汉书六十七)………………………… 329
 霍光金日 传第三十八(汉书六十八) ……………………… 332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汉书六十九)……………………… 339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汉书七十)…………………………… 343
 卷? 八? ………………………………………………… 350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汉书七十一)……………………… 350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汉书七十二)………………………… 353
 韦贤传第四十三(汉书七十三)………………………………… 362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汉书七十四)…………………………… 365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汉书七十五) ………………… 368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汉书七十六)……………………… 372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汉书七十七)……………… 379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汉书七十八)……………………………… 382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汉书七十九)……………………………… 387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汉书八十)………………………………… 388
 卷? 九? ………………………………………………… 391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汉书八十一)…………………………… 391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汉书八十二)……………………… 399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汉书八十三)…………………………… 402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汉书八十四)……………………………… 405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汉书八十五)…………………………… 410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汉书八十六)……………………… 414
 杨雄传第五十七上(汉书八十七)……………………………… 418
 杨雄传第五十七下(汉书八十七)……………………………… 422
 儒林传第五十八(汉书八十八)………………………………… 427
 循吏传第五十九(汉书八十九)………………………………… 441
 酷吏传第六十(汉书九十)……………………………………… 444
 卷? 十? ……………………………………………………450
 货殖传第六十一(汉书九十一)………………………………… 450
 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九十二)………………………………… 452
 佞幸传第六十三(汉书九十三)………………………………… 458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汉书九十四)……………………………… 461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汉书九十四)……………………………… 466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汉书九十五) ………………… 470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汉书九十六)……………………………… 473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汉书九十六)……………………………… 475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汉书九十七)……………………………… 479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汉书九十七)……………………………… 486
 元后传第六十八(汉书九十八)………………………………… 496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汉书九十九)……………………………… 502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汉书九十九)……………………………… 509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汉书九十九)……………………………… 515
 叙传第七十上(汉书一百)……………………………………… 518
 叙传第七十下(汉书一百)……………………………………… 5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