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 編輯推薦: |   
          | 熊十力先生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同时也是现代中国哲学富有原创力的哲学家,还是中国传统学问跟现代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 其中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用,对普通读者而言更重要。我们读传统经典的时候,通常会有一种困惑:传统著述方式以语录、书信、札记等为主,缺少系统的理论表达,使得我们这些习惯于系统化论述的“现代人”不得其门而入。而熊十力的著作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阶梯——完整而准确地将传统学问的义理系统表述出来。蔡元培先生曾评价说:“熊十力乃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精深之人。”
 十力丛书共14册,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类:
 类是以《新唯识论》《体用论》为代表的,系统地表达熊十力哲学思想的著作,此外还包括《新唯识论》出版之后,熊十力跟学界教界的反对者论战的《破破新唯识论》《摧惑显宗记》。
 第二类是熊十力用现代读者容易了解的方式,阐述和阐发传统学问的著作。如《读经示要》《乾坤衍》《与友人论张江陵》《韩非子评论》,又如《佛家名相通释》《唯识学概论》《因明大疏删注》。
 第三类则是熊十力的书信、札记、谈话的结集,包括熊十力生前自定的《十力语要》《十力语要初续》《存
 |  
         
          | 內容簡介: |   
          |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会通中西,融摄儒释,自成一家,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家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弟子,熊十力亦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熊十力著作一方面以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思路系统梳理儒佛义理,为现代人理解和进入传统经典架起一座桥梁,如《十力语要》系列、《读经示要》《佛家名相通释》等。同时又深研精思,从现代哲学角度对传统义理有所开拓发展,颇有创获,其代表作即为《新唯识论》《体用论》一系作品。
 |  
         
          | 關於作者: |   
          |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 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治佛学,后应蔡元培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会通中西,融摄儒释,自成一家,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教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弟子,熊十力亦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  
         
          | 目錄: |   
          | 《唯识学概论 因明大疏删注》 《新唯识论》
 《破破新唯识论 摧惑显宗记》
 《佛家名相通释(外一种)》
 《读经示要》
 《十力语要》
 《十力语要初续》
 《中国历史讲话(外三种)》
 《韩非子评论 与友人论张江陵》
 《原儒》
 《体用论(外一种)》
 《乾坤衍》
 《存斋随笔》
 《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订本)》
 |  
         
          | 內容試閱: |   
          | 大约在2006年,我动念想出版熊十力先生的书,遂与熊先生后人联系。其时我不过是初入出版界的资浅编辑,没想到万承厚女士欣然慨允,给予我极大的信任。万女士为此事咨询王元化先生,元化先生又委托时任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的王为松先生主持出版事宜,事情很快落实,由当时我所在的世纪文景公司与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出版。 熊十力先生的曾孙女熊明心博士参与了丛书的编校工作,现代新儒家的传人罗义俊先生担任丛书的学术顾问。罗先生不顾久病体弱,亲自参与审稿或复校。王元化先生则将旧文中有关熊先生的片段连缀成《读熊十力札记》以代丛书序,并在前面写了一段引言,据说这是王先生亲撰的后文字。丛书自2007年8月起陆续出版,历时两年,而王先生于2008年5月去世,未及见到丛书出齐。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万女士也于今年仙逝。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上海书店出版社再版“十力丛书”,因记其始末。新版“十力丛书”改正了不少初版未校出的错讹和不当的标点,将初版遗漏的《论六经》与《中国历史讲话》《中国哲学与西洋科学》等合为一册,《熊十力论学书札》增补了若干新发现的书信,“十力丛书”庶几完备焉。
 当时为初版所撰“出版说明”,仍录于下:
 1947年门人刘虎生、周通旦等于熊先生家乡谋印先生著作,名之曰“十力丛书”。盖先生亲定名焉。丛书原拟印先生前期主要著作,因赀力不继,仅印出《新唯识论》语体本及《十力语要》各千部。先生晚年自筹付印《与友人论张江陵》《原儒》《体用论》《乾坤衍》诸书,亦以十力丛书为名,显见先生续成之意。然亦止成数百部以便保存而已。今汇集出版先生前后期主要著作,成为一完整系列,仍决定沿用“十力丛书”之名,亦为完成先生夙愿云。
 本丛书编辑体例如下:
 一、 采用简体横排,以广流传。
 二、 以原始或原校较精之版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版本点校。
 三、 依熊先生原文之句读,重施标点。通假字保留;异体字酌改为通行字;凡显系手民误植者,径改不出校记。
 四、 引文约引、节引或文字与出典稍有出入处,一般保持原貌;与出典差异较大者,予以说明。引文或正文少数缺略的内容有必要补出者,补入文字加[]。原版个别无法辨识的文字以□示之。
 补记: 《新唯识论》立“翕成变”之义,系熊十力哲学的重要概念,为尊重故,丛书中与此相关的“闢”字不简化成“辟”。另外适当照顾作者的用字习惯,如“执著”之“著”熊先生习惯写成“着”,古印度论师世亲之兄,熊先生也写作“无着”,今亦仍其旧。
 刘海滨
 2018年9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