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 內容簡介: |   
          | 《阎崇年史学论集》收录作者在清史、北京史、满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清史卷》三册,卷上主要包括作者对于清代几个贯通性问题的综论,涉及满洲勃兴的东北地域文化、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代的历史大势以及清代的法制问题。此外,还涉及明清易代之际的几个重要战役、满洲对东北地域的征伐以及顺治即位问题的考释。卷中主要围绕两个历史人物展开——努尔哈赤与袁崇焕,这也是作者多年关注的两个人物,由研究这两个人,进而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卷下的内容主要以清入关为大的背景,其中主要篇幅是对康熙朝历史的多角度关注,旁及一些历史人物的研究。 |  
         
          | 關於作者: |   
          |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获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奖。 |  
         
          | 目錄: |   
          | 《清史卷》 
 森林文化之千年变局
 清朝历史的文化记忆
 清朝鼎新的八次机遇
 清代法制绎
 论宁远争局
 论觉华岛之役
 宁锦防线与宁锦大捷
 论大凌河之战
 辽西争局兵略点评
 清太宗经略索伦辨
 顺治继位之谜新解
 附录 读《中国通史·清时期卷》
 
 
 论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考
 努尔哈赤入京进贡考
 清太祖汉译名考
 论袁崇焕
 抗御后金名将袁崇焕
 袁崇焕固守宁远之扬搉
 论明代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
 平息哗变:袁督师的胆略与智慧
 袁崇焕与明金议和
 袁崇焕籍贯考
 袁崇焕“谋款”辨
 袁崇焕“斩帅”辨
 袁崇焕“死因”辨
 袁崇焕与聚奎塔
 于谦与袁崇焕
 附录 《袁崇焕资料集录》前言
 
 评康熙帝
 康熙:千年一帝
 康熙皇帝与木兰围场
 康熙大帝与避暑山庄
 康熙南巡与碧螺春茶
 盛清社会与扬州文化
 论雅克萨之战
 清代名将萨布素
 清郑各庄行宫、王府与城池考
 雍正理王府址考
 明珠论
 《明珠及妻觉罗氏诰封碑文》考述
 清代史坛大家孙承泽述论
 孙承泽生年考
 唐英:千年一瓷人
 蒋良骐及其《东华录》
 附录 20世纪的满族历史研究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拙著《阎崇年史学论集》,经责任编辑从我发表学术论文中,遴选80篇、附录5篇,按类组合,分成五卷——《清史卷》(上)、《清史卷》(中)、《清史卷》(下)、《满学卷》和《燕史卷》,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笔行于此,体会有三。 第一,学习历史的重要。每个人,从出生到离世,生命时间太短,生活空间太窄,亲身阅历太浅,交往师友太少。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时间延长到千年、空间拓展到全球、师友延展到人类?一个好办法,就是读历史。人类在自然、社会和自身演进中,兴与亡、君与臣、官与民、正与邪、胜与败、荣与辱、浮与沉、合与分、喜与悲、健与病等,留下记忆,传给后人。历史上圣人、贤人、智者、勇者之德功言行,既有成功宝典,也有失败殷鉴。茹古涵今,知行知止,淡泊寡欲,平满安流。学习成功者的智慧与修养,鉴戒失败者的贪婪与骄纵。从历史中学知识、长经验、悟智慧、润品德。
 第二,历史研究的难点。学术研究,难在其始,苦在其中,乐在其后。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是衡量史学研究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尺。一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据充分的学术论文,胜过10本平庸之作。学术论文,贵在开创:说别人没有说过的义理,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资料,写别人没有濡墨的论著,能够经得住时间不断的考问。这才是一篇高水准的学术论文。愚实在不才,却心向往之。
 第三,研究历史的方法。史学是一门科学,需遵循科研路径。读书人多算作“士”,许慎《说文解字》“士”云:“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这里说了读书、做事的两个过程:“始一终十”和“推十合一”。我做一个补充,就是“从一贯十”。我治史的体验是,始一终十、推十合一、从一贯十,这可以譬喻治史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一终十,就是“博”,所研究专题的视野、史料,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阶段:推十合一,就是“约”,研究论题的水平,达到创新专精,为前人世人所未发未解。第三阶段:从一贯十,就是“通”,如《淮南子》所说,在“四方上下”“往古来今”中求索,亦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博”经“约”到“通”——贯天人、通古今。然而,古往今来,众多学者,或在“始一终十”时停步,或在“推十合一”时辍止,而能走完上述全程者,稀矣,少哉!是为治史成功者赞言,亦为自己之不才镜戒!
 治史的基本方法,依然是问题、考据、顿悟、论述。
 以上赘言,是为总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