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 內容簡介: |
《焚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知识的保存从来都是一项艰苦的斗争:享誉古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因管理不善而日渐式微;博德利爵士的巨额投入才使牛津的新图书馆得以建成;纳粹政权纵火焚烧了成千上万册犹太人的书籍;卡夫卡的手稿则有可能因为他生前的遗嘱而不见于后世。在本书中,博德利图书馆馆长理查德·奥文登横跨三千年的历史记录和资料,介绍了从泥板到云数据存储时代的知识受难史,探讨了知识保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图书管理员和档案馆馆员等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和牺牲也在书中有精彩的呈现。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籍保存史和震撼人心的人类文明史。通过此书,我们应该理解,图书馆和档案馆不仅仅是存储文献的地方,也与当下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紧密的互动,为社会的健康运转提供重要支持。理查德·奥文登也向整个社会提出倡议:凝聚制定公共政策的共识,并为这些重要的知识保存机构争取该有的资源。
《追寻记忆的痕迹》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魔法四万年》
本书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超过四万年的魔法故事:从冰河时代到今天不为人知的角落,横跨世界各大洲,从蒙古草原到两河流域,从古埃及到伦敦、巴黎的宏伟宫殿,我们将遇到祭司、卜者、萨满、巫师、炼金术师等各色人物,跟随他们踏上精彩的旅程。在此过程中,戈斯登向我们揭示出魔法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远超人们想象的重要地位。
魔法、宗教、科学的三重螺旋构建了人类文明,其间隐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模式。在宗教中,人类与一位或多位主宰世界的神祇建立关系。科学试图建立一种与世界的远距离关系,终使我们能以抽象的术语来观察和理解世界。魔法则强调我们与其他生物、大地和天空之间有着亲缘关系。通过魔法,我们能够与世界建立深度参与关系,其核心也包含一系列的伦理关切。通过考察魔法、宗教、科学之间的缠结关系,我们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全球史视野。
《文明I》
一书脱胎于玛丽·比尔德应英国广播公司邀约撰写的纪录片Civilisations第二集和第四集的内容。这个纪录片项目着重挑战了之前文化界对“单一的西方文明”(the civilisation)的推崇,将视野扩大到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及其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
比尔德围绕历史上各种文明对“人体”和“神明”两种形象的呈现展开论述,并介绍了古人和今人围绕这些形象有过的诸多讨论和争议,在展示或精美、或朴拙、或华丽、或极简的各种形象艺术的同时,她还时时敦促她的读者去思考和质疑我们长期以来被灌输的那些关于何为艺术中的“美”,何为信仰中的“诚”的陈词滥调,以及主流艺术史观里有关艺术风格流变的常规叙事。比尔德在这本书里有力地提示我们,形象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观看者和批评者,而形象的生命只有在后世观者复调式的阐释和批评声音中才得以真正延续。
《文明 II》
一书脱胎于戴维·奥卢索加应英国广播公司邀约撰写的纪录片Civilisations第六集和第八集的内容。这个纪录片项目着重挑战了之前文化界对“单一的西方文明”(the civilisation)的推崇,将视野扩大到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及其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
奥卢索加将目光投向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后,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相遇时在文化领域发生的冲突和交融。之前,人们对这段历史所做的叙事经常流于简单化,而奥卢索加用丰沛的史料和雄辩的论述告诉我们,故事远非如此简单。在两个乃至多个文明交会之时,发生了各种各样无法被归入这些宏大叙事的奇妙反应,其后果经常是每个文明都从中得到了一点新的东西。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所有文明都需要处理外来的异质元素带来的威胁和机遇,同时也都在不断吸纳他者,也不断被他者改变着。
|
| 關於作者: |
《焚书》
著者简介
理查德·奥文登(Richard Ovenden),毕业于杜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并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担任研究员。他自2014年起任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馆长。在此之前,他曾在杜伦大学图书馆、上议院图书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和爱丁堡大学任职。他是古文物研究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的会员,美国哲学学会的成员,还是《摄影师约翰?汤姆森(1837—1921)》的作者。他于2019年英国女王寿辰荣获大英帝国勋章。
译者简介
刘佳玥,伦敦大学学院硕士,近代早期研究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17世纪女性作者的手稿和出版物。
《追寻记忆的痕迹》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魔法四万年》
克里斯·戈斯登(Chris Gosden),英国牛津大学欧洲考古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大英博物馆与艺术基金会受托人,曾任牛津大学皮特·里弗斯博物馆策展与演讲人,并在英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库曼斯坦和婆罗洲等地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其研究领域涉及晚期史前考古、罗马时代的欧洲文化变迁、艺术与美学等,著作包括《考古学与人类学:关系变迁》《考古学与殖民主义》《走出黑暗——人类史前史探秘》等。
王予润,资深幻想文学译者,曾参与阿瑟·克拉克、罗杰·泽拉兹尼、尼尔·盖曼等科幻奇幻名家作品的策划引进,译作包括乔治·R. R. 马丁的《热夜之梦》、尼尔·盖曼的《高能预警》等。
《文明I》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
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由于她对古典文明研究做出的长期贡献,2018年受封爵士。她长期担任《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古典学编辑,并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了多部与古罗马和古代文明相关的纪录片。她的博客“一个剑桥教授的生活”广受欢迎。主要著作:《罗马宗教》(Religions of Rome, 1998)、《罗马凯旋式》(The Roman Triumph, 2007)、《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Pompeii: The Life of a Roman Town, 2008)、《罗马元老院与人民》(SPQR,2015)。其中《庞贝》一书荣获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文明 II》
戴维·奥卢索加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公共知识分子,主要研究方向是军事史、种族史和奴隶史。曾与BBC合作推出多部纪录片作品,在《卫报》设有专栏。代表作为《黑人与英国人:一部被遗忘的历史》(Black and British: A Forgotten History)
译者
郭帆,英语系学士,艺术学硕士。现从事跨文化美学、人类学研究与相关纪录片制作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