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HK$
107.8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HK$
97.9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HK$
109.8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HK$
52.8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HK$
294.8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HK$
83.6

《
360张图表读懂6S精益管理
》
售價:HK$
96.8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伏岭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意味深长。本书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主线,全面介绍了华阳邵氏三门五派九祠的宗族源流,神秘独特的舞回文化,崇儒重文的纹川雅会,艰苦创业的徽商故事等。书中还附有珍贵文书、著述和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适合徽学研究者以及对徽州村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關於作者: |
方静,安徽绩溪人,地方文化学者,长期从事徽学研究。现为安徽省徽学学会副秘书长、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徽学》《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安徽日报》《徽学丛刊》《徽州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发现绩溪》《解读徽州》《审美徽州》《清代绩溪邵棠研究》等专著。
|
目錄:
|
”第一章 山川形胜 …………………………………………………………001
一 伏岭渊源 …………………………………………………………001
二 “佛”山钟灵 ………………………………………………………005
三 纹水氤氲 …………………………………………………………012
四 周边景致 …………………………………………………………022
第二章 登源望族 …………………………………………………………027
一 邵氏源流 …………………………………………………………027
二 分门立派 …………………………………………………………031
三 祠堂管理 …………………………………………………………038
第三章 千灶聚落 …………………………………………………………049
一 村居列列 …………………………………………………………049
二 街巷幽幽 …………………………………………………………068
三 庭院深深 …………………………………………………………083
第四章 徽厨之乡 …………………………………………………………090
一 走徽杭 吃面饭 …………………………………………………090
二 做厨师 开徽馆……………………………………………………105
三 徽厨谱 群英聚……………………………………………………114
四 爱厨业 做真人 ……………………………………………………117
五 伏岭味道 …………………………………………………………133
第五章 舞 赛会 …………………………………………………………139
一 舞 图腾 …………………………………………………………139
二 起 落 …………………………………………………………146
三 万年台 ……………………………………………………………159
四 迎神赛会 …………………………………………………………162
第六章 乡土人杰 …………………………………………………………172
一 传记人物 …………………………………………………………172
二 人物传略 …………………………………………………………183
三 传奇人物 …………………………………………………………197
四 当代英才 …………………………………………………………203
第七章 文脉教泽 …………………………………………………………207
一 修谱续脉 …………………………………………………………207
二 设馆传文 …………………………………………………………210
三 雅会较艺 …………………………………………………………211
四 文化社团 …………………………………………………………212
五 同文小学 …………………………………………………………216
第八章 口述与轶事 ………………………………………………………227
一 口述 ………………………………………………………………227
二 轶事 ………………………………………………………………265
第九章 著述与文书 ………………………………………………………284
一 个人著述简介 ……………………………………………………284
二 重要古籍目录 ……………………………………………………285
三 珍藏文书选录 ……………………………………………………289
大事记 ………………………………………………………………………308
后 记 ………………………………………………………………………3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