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城与治国:组织研究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治理
》
售價:HK$
118.8

《
张爱玲 我的后半生 纪念张爱玲逝世30周年
》
售價:HK$
75.9

《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
售價:HK$
97.9

《
鸟类图典
》
售價:HK$
43.8

《
古典与文明·《周官》之制与大一统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一部刷新明清外交与通商认知的典范之作。挑战朝贡
》
售價:HK$
107.8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76.8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通过对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一个以木材种植与采运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少数民族村寨加池的描述与讨论,揭示了加池寨以房族为核心的村落社会生活样态。通过官私文献的运用,详细探讨房族在自身发展、村落内部、村落之间及区域社会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以加池寨为代表的清水江下游地区特色的房族发展模式、样态及房族在地方社会生活中表达方式的关注和探索,不仅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极具地方性特色的宗族个案,也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清代以来清水江下游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切入点。
|
| 關於作者: |
|
王君,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环境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
| 目錄:
|
绪言/001
第一章区域与家园:明清时期黔东南的开发与经营/030
第一节从“化外生境”到“向化之地”/030
第二节在主动与被动之间:明末清初清水江流域的兵与民/034
第三节地方社会的经营与管理:底层的视角/043
小结/052
第二章加池苗寨:村落发展与空间格局/054
第一节村寨形成与村民生计/054
第二节房族及其空间分布/062
第三节聚落时空:消逝的时间与物化的空间/075
小结/086
第三章房族兴衰:“母猪形”一房的结构与运作/089
第一节家与房族:亲属制度的视角/090
第二节房族的运作:以“母猪形”一房为例/110
小结/155
第四章村落生活与房族互动/158
第一节作为整体的房族:团结合作的视角/158
第二节论争: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社会”/168
第三节“非功利的功利性”:加池社会的互惠体系/187
小结/209
第五章地方社会整合:房族、村落与区域社会/212
第一节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结构过程/212
第二节村落间的博弈:联合与对抗/216
第三节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社会生活图景/234
小结/251
结语/253
参考文献/261
附录/268
后记/302
|
| 內容試閱:
|
总序
以一条江来命名一套研究丛书,确实需要做些说明。
贵州东南部的清水江,是洞庭湖水系沅水上游支流之一,亦名清江。清雍正年间设置的“新疆六厅”,其中就有因江而名的清江厅。历史上因江清而名的江河或相应治所不在少数,至今湖北西部仍有清江;民国初年改清江厅置县,也因与江西清江县重名而改名剑河县。清水江之名则渐至固定,用以指称这条源出贵州中部苗岭山脉、迤逦东流贯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多个市县的河流。
清水江是明清时期被称为“黔省下游”广阔地域里的一条重要河流,汇集区域内众多河流,构成了从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逐渐过渡的一个独特地理单位。特别是在清水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期的自然条件,非常适于杉、松、楠、樟等木植的生长。是以随着明代以来特别是清雍正年间开辟“新疆”之后的大规模区域经济开发,清水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经历了以木材种植和采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历史过程。以杉树为主的各种林木的种植与采伐,成为清水江两岸村落社会最为重要的生计活动,随之而来的山场田土买卖、租佃所产生的复杂土地权属关系,杉木种植采运的收益分成以及特殊历史时期发生于地方社会的重大事件等,留下了大量契约文书及其他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的民间文献。基于对清水江流域整体性及内在逻辑联系考虑,我们把这些珍贵的主要散存于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汉文民间历史文献统称为“清水江文书”,这一命名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和采用。不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与其说这种整体性及内在逻辑联系是一个客观事实或既有认识,毋宁说是一种理论预设,正需要通过精细个案研究去加以探索与论证。这可以说是组织这套丛书的一个最单纯直接的因由,也是本研究丛书出版希望可以达致的一个目标。
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对于清水江流域的深度关注和系统研究,吴泽霖先生或为开先河者,20世纪50年代完成调查并成书的《贵州省清水江流域部份地区苗族的婚姻》是其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