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107.8 ![]()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52.8 |
| 編輯推薦: |
| 此书从医学物理、影像技术、诊断学等不同角度系统介绍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放射技术至影像技术的发展历史。该论著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不乏作者独到的见解,实为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
| 內容簡介: |
|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第2版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影像技术学概论、各种成像技术和相关理论并对医学图像的显示、记录也有详尽的介绍。影像技术学概论内容主要涵盖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展望;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专业人员发展的空间及作者对学科体系建设的见解等。成像技术涉及X线摄影、CT、 MR等多种成像技术。此外,对于当前已成为影像技术发展热点的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概念也均述及。下卷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应用解剖及检查技术,检查技术包括普通X 线摄影、造影检查及CT、MR检查。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在2016年第1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图片,内容进行了改写与调整,新增了影像医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心脏和大血管影像,体现了影像技术的新进展;上卷主要阐述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下卷涵盖了各部位检查操作与正常表现,便于学习,可操作性强。本书是一部从医学物理、影像技术、诊断学等不同角度系统介绍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经典之作,可作为医学影像工作者在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高级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工程等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
| 關於作者: |
| 詹松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诊断质控与安全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 |
| 目錄: |
|
上 卷 成像技术及其相关理论 1
第一篇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概论 3 第一章 绪论/5 第一节 放射学的形成与发展/5 第二节 我国影像技术的发展/8 第三节 相关科学技术与放射学发展/15 第四节 影像医学的构成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7 第二章 医学影像及其相关概念/21 第一节 关于“影像\和“图像”的概念/21 第二节 医学影像的生成/22 第三节 医学图像的分类/23 第四节 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24 第五节 医学图像信息/26 第六节 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与传递/28 第三章 影像学检查体位操作的基本知识及技术要点/31 第一节 常用基本术语/31 第二节 定位标志/36 第三节 体型与脏器位置的关系/37 第四节 检查体位的描述/38 第五节 体位选择及体位操作的“人本原则”/38 第六节 影像识别标记/39 第七节 对影像学检查人员的岗位要求/40 第八节 影像科危急值及紧急告知/42 第四章 医学图像的质量评价/43 第一节 医学图像质量及其评价的意义/43 第二节 传统放射学中的图像质量描述及评价/44 第三节 数字化图像质量的评价/45 第五章 对比剂使用概要/50 第一节 对比剂的概念及分类/50 第二节 碘对比剂的使用/51 第三节 钡类对比剂的使用/54 第四节 钆对比剂的使用/55 第五节 铁类胃肠道对比剂的使用/56 第六章 影像学检查中的放射防护/58 第一节 职业照射控制/59 第二节 医疗照射控制/60 第三节 儿童放射学的辐射防护/61 第四节 口腔放射学的辐射防护/63 第五节 妊娠与医疗照射/63 第六节CT检查的剂量控制/64 第七节 介入放射学的剂量控制/65 第二篇X线摄影技术 67 第一章 概述/69 第二章 传统X线摄影图像的基本要素/76 第一节 图像密度/76 第二节 图像对比度/78 第三节 影像细节/82 第四节 图像的失真/87 第五节 影像的视觉颗粒感(斑点感)/89 第三章 X线成像相关理论基础/91 第一节 X线管焦点/91 第二节 X线束/96 第三节 散射线/97 第四章 数字化X线摄影及透视/102 第五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117 第一节 DSA的基本结构/118 第二节 DSA成像原理/120 第三节 DSA成像的技术方法/121 第四节 旋转式DSA /127 第五节 多模式影像融合技术/129 第六节 DSA成像系统新进展/130 第七节DSA临床应用新进展/131 第八节DSA辐射剂量管理/134 第六章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断层融合成像/136 第七章 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评价/143 第一节 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143 第二节 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151 ...... |
| 內容試閱: |
|
影像医学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医学学科之一,不单是因为该学科的医工结合特点,更是因为其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精准的诊断和确切的疾病状态评价,快速的成像方法和便捷的操作,以及介入治疗的局部、微创特点,都使影像医学走在了医学发展的前列。由于发展迅速,各种影像新技术不断涌现,而且很快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得到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第1版由曹厚德教授主编,内容既继承了传统影像医学的经典技术和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最新技术,内容丰富,涵盖了影像技术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从业者的经典参考书,得到了国内影像学同道的充分肯定和欢迎,因此出版后多次重印。 影像技术的发展是快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就有了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盲区,需要一个学习、适应过程,因此非常需要专著来为新技术普及和推广服务。另一方面,基层医院中老的设备仍然在使用,经典专著也要照顾到基层单位传统设备使用的问题。本书第1版主编曹厚德教授从事医学影像技术60多年,一直活跃在临床、学术第一线,经历了影像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传统影像技术非常熟悉,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也如臂使指。本书第2版的编撰,特别邀请了一些权威专家作为编委,并增加了最新的进展。相信第2版会继续对本学科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科研产生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传统影像技术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更新了图片,增加了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心血管影像学新进展、网络技术运用等新内容,力求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兼具。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医学影像专业的广大技师和医师,也可作为广大临床医疗工作者和影像设备生产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人从参与编撰第1版到担任第2版主编的过程中受益良多,学习到很多经典内容,对于理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目前状况都颇有帮助。在 本书第1版的编写过程中,曹厚德教授精益求精、孜孜不倦探究专业知识的精神,让本人深受感动,把曹厚德教授的谆谆教诲铭记在心。曹厚德教授生前交代给本人继续编撰本书第2版,就是希望能够吐故纳新,传承前辈知识积累,展示最新研究进展,让本书成为各位专业工作者的经典参考书。 本书特点是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精选典型图片,并配示意图加以说明,非常清晰、易懂,是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詹松华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