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103.8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 內容簡介: |   
          | 近十年来,随着章太炎相关资料的不断披露、《章太炎全集》的出版以及新一代学人的成长,章太炎研究渐成学界热门,海内外也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章太炎研究向纵深发展。本书由余杭章太炎研究中心主编,列入本中心主编的“菿汉丛书”,收录近十年来国内有关章太炎研究的优秀论文31篇。作者以中心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总字数约70万字,内容涉及章太炎的佚文、著作、经学、哲学、文学思想等各方面,全面呈现了章太炎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突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章太炎研究中心,暨杭州市余杭区章太炎故居纪念馆,下辖学术顾问、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要由国内从事章太炎研究的学者组成,是推动章太炎研究的重要机构。主编《章太炎研究》等。 |  
         
          | 目錄: |   
          | 目录 前言001
 对黑格尔式现代性的首击
 ——章太炎的批判蔡志栋/001
 “孔子”形象的现代转折
 ——章太炎的孔子观陈壁生/017
 章炳麟与明治佛教
 ——以《日本及日本人》杂志为中心(上)陈继东/038
 由训诂通义理
 ——以戴震、章太炎等人为线索论清代汉学的哲学方法陈少明/077
 “分离”与“统一”的多元辩证
 ——章太炎联省自治思想的特质陈学然韩子奇/107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史料新考董婧宸/144
 读章太炎《春秋左传读》记郭鹏飞/158
 “四玄”
 ——章太炎的“新经学”构想黄燕强/186
 论章太炎晚年的治经困局
 ——以《春秋左氏疑义答问》为讨论中心黄梓勇/228
 历史的无意义与意义
 ——论章太炎《易》学、《春秋》学中的历史观江湄/268
 “明真”与“通俗”
 ——章太炎《齐物论释》与其“回真向俗”之思想转胜李智福/295
 章太炎的学术史著述
 ——兼论与章学诚的关联林少阳/326
 “传之口耳”与“著于竹帛”
 ——晚清文学论述中的口传性与书写性问题陆胤/427
 章太炎之《尚书》学马勇/465
 卮言之道
 ——论章太炎的语言哲学孟琢/479
 从岸本能武太到章太炎
 ——自由与秩序之思的跨洋交流彭春凌/500
 从“六经皆史”到“古史皆经”
 ——章太炎经史互释的思想史内涵陕庆/533
 从“尔雅之故言”到“著于竹帛”
 ——“社会学转向”与章太炎的“文学”界定史伟/549
 章太炎《膏兰室札记》重考
 ——根据新发现《膏兰室札记》佚文斯彦莉/575
 章太炎语言文字论说体系中的历史民族王风/589
 章太炎与曾国藩形象在近代的翻转
 ——兼谈范文澜的曾国藩论王锐/641
 无尽缘起:万物与我为一
 ——论章太炎万物一体观的诠释特色王晓洁/661
 论章太炎的文体学谢琰/678
 1921—1922年章太炎、吕澂、黎锦熙论学书简考释姚彬彬/700
 章太炎《检论》手稿的文献学考察虞万里/724
 文史分合
 ——章氏国学讲习会与近代国学走向张凯/747
 武昌首义后章太炎在日革命活动补证
 ——并介绍几篇重要佚文张昭军/766
 “不齐而齐”与“真俗平等”
 ——章太炎的齐物哲学张志强/781
 私谊、舆论和政治
 ——刘师培与章太炎关系再研究张仲民/818
 事的哲学:章太炎思想的基调
 ——以《国故论衡》诸子学九篇为中心周展安/873
 章门弟子录朱乐川/924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本书收录了中文学界近十年来章太炎相关研究的新成果,作者既有知名学者,更以70、 80后的学人为主,涵盖了哲学、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展现出“章学”新生代研究者的整体面貌。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政治、学术、思想的中心人物,“章学”不仅是学术史的重要领域,更成为学者呼应时代变革、重建学术范式的起点,形成了深厚的研究传统。面对这一传统,这本论文集中的“新展开”,不仅体现为创作时间之“新”与作者群体之“新”,更体现为学术研究的全面推进。
 整体上看,近十年来的“章学”研究具有以下推进。首先,对章太炎哲学思想的研究体现出显著进展,研究者在“真谛”层面阐明章太炎哲学的精神特质,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章学”的义理内核。其次,随着经学研究的复兴,对章太炎经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研究者更完整地展现出章太炎经学的复杂面貌,反思他在现代经学命运中的独特影响。再次,在现代学术的多学科视域中,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不同侧面的理解都有充分推进。无论是语言文字学、文体学、社会学还是跨文化研究领域,都出现了具有高度专业品质的研究成果。最后,新材料、新手稿的发现也推进了“章学”的微观研究,学者对《检论》《膏兰室札记》等重要文献都得出了新的认识。
 究其根本,“章学”研究的新展开源自章太炎学术思想的特质,更与中国学术的当代发展密不可分。章太炎哲学思想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中国文化的自主道路上,他的思想被不断激活,成为中国哲学“自立吾理”的重要资源。章太炎的学术世界浩瀚广阔,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判摄与整合。这不仅在不同学科传统中得到深入理解,更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积极启发。章太炎的学术研究是对社会、文化危机的深刻回应,这也让它与中国社会的新矛盾与新问题内在相联,具有了高度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章学”研究的生命力既来自当代人文研究的新气象,更源自章太炎思想学术赅括真俗、融贯中西的历史高度,这也是它能够吸引当代学人的根本所在。“章学”研究日新不已,在总结这十年的研究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期待下一个十年的“新展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