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售價:HK$ 94.6 ![]() 《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售價:HK$ 217.8 ![]() 《 大浪淘沙:从五代到十国 王宏杰五代史三部曲系列 一部生动而富有深度的乱世长卷 一幅反映人性的丰富画卷 》 售價:HK$ 105.6 ![]() 《 第八个侦探 》 售價:HK$ 65.8 ![]()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HK$ 60.5 ![]() 《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售價:HK$ 184.8 ![]() 《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售價:HK$ 64.9 ![]() 《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仰望星空”系列丛书 引进自国际知名出版社斯普林格的经典天文观测系列 众多天文学家和国际天文观测协会成员合力打造的匠心之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执笔翻译 丰富的天体理论知识、实用的观测指导,让你的观测更专业 附有各种实际绘制的观测图,手把手教你学会观测星空 《仰望星空-观测星云》 权威作者倾情打造——拥有多年深空观测经验的资深天文学家,带你穿越四季认识各类星云,体验观测的美妙。 透彻讲述关于星云翔实的理论知识——让你成为专业的业余爱好者! 细致介绍观测星云的方法——选择地点、挑选设备、实用小技巧……每个夜晚都可以是一次新的冒险! 书末附有各类星云的详细信息——可供读者更加系统地了解或参考。 平装裸脊,可180°摊开,更便于阅读。 |
| 內容簡介: |
| 《仰望星空-观测星云》星云是恒星诞生的地方。它们可能是不透明的尘雾,挡住了我们望向远处恒星的视线;也可能是反射在宇宙尘雾上的星光;或者是超新星爆炸后残留下来的炽热发光的膨胀气体。这类天体在夜空中既美丽又迷人,它们中有一些很容易就能观测到,还有一些即便对于经验极为丰富的观测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本书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关于星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观测所需的准备工作,如观测地点的选择;第二部分则以季节为划分,对各类星云的特征及观测技巧进行了细致介绍,最后的附录部分还列出了各类星云的详细信息,供读者参考。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史蒂文·R. 科,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德锐技术学院电子学教师,仙人掌天文俱乐部(SAC)成员,拥有二十多年天文观测经验。著有《深空观察:天文游客》《触摸宇宙:我最喜欢的观测天空的二十天》。 译者简介: 付韶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理论天体物理,主要从事伽马射线暴后随观测研究。 |
| 目錄: |
|
第一章?仰望星空 第二章?成为一位深空观测者 第三章?计算机的使用 第四章?星空下的夜晚 第五章?提升你的技能 第六章?星云知识 第七章?观测简介 第八章?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星云 第九章?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星云 第十章?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星云 第十一章?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星云 第十二章?星云只是开始 附?录 致?谢 |
| 內容試閱: |
|
行星状星云和行星没有任何关系。第一个行星状星云与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同一时间被发现。这些外行星在望远镜中看起来像蓝绿色的小圆盘,而一些行星状星云在望远镜中也像蓝绿色的小圆盘。类似的外观产生了沿用至今的名字。这是最常见的星云形式。如果你不相信我,启动你的电子天象馆软件,把它对准银河系中央的天鹰座、天鹅座或射手座,设置深空天体的极限星等为15。看看那些出现在你电脑屏幕上的行星状星云,很多都很小且很暗,但它们确实存在。
行星状星云是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生命末期的状态。较小的恒星在生命结束时不会爆炸,它们以大约每秒15千米的速度迅速将外层的气体和尘埃吹向太空,大约是每小时25,000英里!留下的是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云,以及位于中心的一颗曾经是恒星核心的小热星,称为白矮星。那颗白矮星温度非常高,辐射出紫外线电离周围气体,所以行星状星云会发光。行星状星云的寿命很短——不到5万年——因此,在今天专业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内,已知的行星状星云只有大约1500个。 事实证明,只有非常特殊的恒星才能形成行星状星云,被称为渐近巨星支星(asymptotic giant branch stars)。它们会经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质量非常大,它们会吹出很强的恒星风。来自行星状星云的恒星风每年损失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十万分之一,也就是大约每秒600万亿吨!每年来自太阳的恒星风只有太阳质量的一百万亿分之一。 然而,这些风是呈球对称的。每位看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惊艳照片的人都知道,行星状星云的形状千变万化。即使是用一个普通的望远镜观测一个晚上,你也会看到一个戒指、一个哑铃、一只猫眼和一个假土星的形状。所有这些形状不可能来自一个简单的向星际介质膨胀的尘埃和气体球。 20世纪70年代末,郭新、克里斯·珀顿和皮姆·菲茨杰拉德三位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关于这无数形状是如何形成的理论,被称为“相互作用风理论”。他们的理论认为,在行星形成之初,这颗渐近巨星支星以大约每秒15千米的速度吹出“缓慢”的恒星风,这种情况持续数百年。然后,一股“快速”的恒星风开始吹起来,超过了慢风中的粒子。这里的“快速”指的是每秒3000千米的速度,使这些粒子成为宇宙中运动速度最快的物理现象:大约是光速的1/100。当快速的风追上缓慢的风时,尘埃和气体相互作用,产生了我们在行星状星云中看到的惊人的多种形状。在许多行星的图像中可以看到该理论的最佳证据:它们有一个明亮的内部区域和一个暗淡的外壳。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