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1.精神分析大师、“分析性一体”概念提出者奥芙拉·埃谢尔代表作。
2.精神分析领域里程碑式著作,基于温尼科特和比昂晚期思想,超越主体间性和分析性场域理论提出的“分析性一体”,实现了临床技术的再次跃迁。 3.当代精神分析大师托马斯·奥格登推荐。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对分析性存在和来访者-分析师相互联系的基本维度进行的深刻探索,它为扩展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和处理一些困难的治疗情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埃舍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来访者的体验世界和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她和来访者一起经历了黑洞、分离、死亡、困倦、石化、沉默、渴望、变态的深度和心灵感应梦的谜题,同时经历了来访者-分析师合二为一的出现,以及它的挑战和神秘。利用温尼科特的遗作和比昂的晚期作品,超越了主体间性分析概念,见证了来访者-分析师的相互联系,埃舍尔提供了她自己对“一体”或“存在于一体”的理解,来访者的情感现实是分析性存在的weiyi状态,可以满足并改变不可想象的崩溃和精神灾难。重要的是,精神分析师愿意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向来访者开放他的精神边界,尤其是在困难、难以忍受和毁灭性的状态下。 本书将成为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和这些领域的学生的宝贵指南,他们希望在困难的临床工作中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干扰。 |
| 關於作者: |
|
奥芙拉·埃舍尔(Ofra Eshel)
心理学博士,以色列精神分析学会和研究院培训分析师、督导分析师和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会员,美国洛杉矶新精神分析中心(NCP)荣誉会员,国际温尼科特协会(IWA)前副主席。 以色列精神分析学会高级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项目和以色列温尼科特中心联合创始人和教员。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医学院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高级研究项目的研究生课程“独立精神分析:根本性突破”创始人和负责人。 2013年获弗朗西斯·塔斯汀(Frances Tustin)国际纪念奖,2017年获西蒙兹(Symonds)奖,2022年获雷昂纳德·J.科姆斯(Leonard J. Comess)奖。 |
| 目錄: |
|
译者序
中文版序 引言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挑战和奥秘 第一部分 置身存在深处 一个新维度的体验 第1章 心 或者与心何干 /2 第2章 在一体中转化 二为一体和合一 /17 第3章 进入“黑洞”和死亡深处 /35 第4章 到底是谁的睡眠 或者,夜色行动 /57 第5章 一束“嵌合的”黑暗 一例性犯罪病人的精神分析性治疗中的在场、内在相连和转化 /84 第6章 你在哪里,我的爱人 论缺席、丧失和心灵感应梦之谜 /108 第7章 潘修斯情结而不是俄狄浦斯情结 论倒错、幸存和分析性“临在” /139 第二部分 崩溃的“声音” 第8章 “因为你以慈悲将我的心带回我的生命中” 倒错、崩溃、绝望和死亡状态中的“临在”、激情和慈悲 /173 第9章 崩溃的“声音” 论精神分析性工作中无法忍受的创伤性经验 /195 第10章 临床精神分析从扩展到革命性变革 比昂和温尼科特的激进影响 /226 致谢 /263 参考文献 /265 |
| 內容試閱: |
|
译者序
作者奥芙拉·埃谢尔是以色列精神分析界极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她在本书中于精神分析的语境下探讨了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临床技术和理论的演化变迁,主要采用了她本人极端困难的临床案例(通常被认为是与难以抵达的或难以治疗的,甚至不可治疗的病人工作的治疗情境)进行例证。她在温尼科特“母婴一体”和晚期比昂“在O中转化”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出了一种与“非压抑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性工作的理论和临床工作模型:“分析性一体”。本书对“分析性一体”的建构进行了精妙绝伦的阐述。 作者将无意识分为“压抑的无意识”和“非压抑的无意识”两大类。传统精神分析与“压抑的无意识”工作,方式是通过对移情和梦的诠释,以恢复被压抑的无意识材料,属于认识论的探索。本书中“分析性一体”主要探讨与未知和不可知的、未被体验过的、无表征的,以及无法思考的“非压抑的无意识”工作,关注生命早期创伤或关联性基本过程被扭曲以及表征能力被破坏、退行性丧失或发展失败的程度,因此与这一领域的非压抑无意识工作,需要分析师去到(抵达)病人的精神现实中最深处的核心创伤或精神灾难的区域、地带,进入创伤性的、非沟通的或原始核心的体验深处,在那里、临在,与之“同在”足够长时间,直到与这一情感现实形成“合一”,分析师和病人作为不可分割为各自主体的整体,共同穿越和活出这段漫长、艰难的体验之旅,从而走向情感新生。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她所构建的“分析性一体”理论与主体间的“分析性第三方”和“分析性场域”理论的趋同和不同。她赞同奥格登“分析性第三方”(analytic third)的观点,即奥格登提到的“我并不认为移情和反移情是相互响应的独立实体;相反,我认为这些术语指的是一个单一主体间整体的各个方面”观点;然而,她指出,她跟奥格登分道扬镳之处在于,奥格登强调的是分析师自身的主观过往体验和记忆,在治疗中会在分析师的心智中被唤起,而她发展出的观点强调分析师在病人的主观现实中的“嵌入性”,分析师悬置自身主观现实并且让病人的主观现实强加于其身,成为病人存在与体验的部分。她赞同费罗(Ferro)关于分析性场域的说法“这个场域必须因病人自身疾病而生病”的同时,也指出她跟费罗的不同点在于,费罗强调的是分析性场域是无意识地在病人和分析师之间(在治疗中他们构成的单元内)被创造出来的,而她的观点强调不是发生在病人和分析师之间,而是分析师必须置身于病人的世界里面,具有“合一”特有的本体论品质。 概而言之,“分析性一体”进入了彻底激进的本体体验论的存在领域,实现了“在一体中转化”,它超越了“一人心理学”精神内部(驱力/ 结构)模型,也超越了“二人心理学”的“分析性第三方”和“分析性场域”的主体间(关系/结构)模型。“分析性一体”的建构所形成的超越和突破,是直觉(intuit),是进入(in-tu-it)病人的未得到表征的、无法思考的、创伤性的精神现实,从而与这一精神现实“合而为一”。在深度的精神分析临床工作中,这种彻底极致本体体验论的“分析性一体”,往往寂然无声但又有力地“涌现”,它脆弱易感,但又充满蓬勃 生机。 奥芙拉·埃谢尔作为我的个案督导师,多年督导和指导我与严重困扰个案的工作,我一直被作者对人性体验的深度理解和穿透力所深深吸引,并深受她的激励与鼓舞。阅读此书,对我而言又是另一神奇而又神秘的旅程,不经意中,突如其来地会遇到某种身心震撼,一种“惊心动魄”的心灵悸动。 我希望把这部书介绍到国内,以造福我们专业人员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心理工作,造福我们的病人和来访者。该书适合心理学专业人士、精神分析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精神科医生阅读,心理学爱好者也可以从中得到触动和启发。 本书的翻译得到了作者的鼎力支持与悉心指导,由于作者以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广角维度阐述她的精神分析性思考,为了深入说明“分析性一体”的品质,她还广泛引用西方史诗、诗歌、神话、历史、哲学,以及自然科学、天文物理等领域的相关内容。要跟上作者的思路,领会我并不了解的西方文化以及其他不熟悉的领域,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加上作者用非母语的英文写作,更是增添了翻译工作的难度。所幸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疑惑,我都可以就此跟作者即时沟通,她都会认真细致地予以解答澄清;该书翻译草稿在2022年完成,这一年年底在她的支持下,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型阅读小组,小组沉浸在老师长达八个月的陪伴中,让我在修订翻译的过程中获得了有力的双重支持。这些都帮助我在专业上的翻译更为精准且专业,最大化呈现作者最微妙和最具原初性的思想。举例来说,“meet need”,如果翻译成“满足需求”很容易与“gratify need”相混淆,无法完整呈现出“meet”一词的丰富意涵,作者解释她对“meet”这个词的使用受温尼科特影响,她说“it is more like?encounter that answers a need”,因此我将“meet need / dependence”翻译成“呼应”或“响应”需求 / 依赖。“experience”在本书中大部分翻译成“体验”,有些地方翻译成“经历”“经验”,用于不同精神分析语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