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被杀死的真理子 尸人庄谜案 作者今村昌弘全新青春冒险小说 》 售價:HK$ 61.6 ![]() 《 智能超越 AI浪潮下的全球涌动与中国破局 》 售價:HK$ 75.9 ![]() 《 忌物堂诡谈 》 售價:HK$ 49.5 ![]() 《 大学问·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 》 售價:HK$ 118.8 ![]() 《 汗青堂丛书158:唐朝的灭亡与欧亚东部 藩镇体制的通史性研究 》 售價:HK$ 77.0 ![]() 《 真菌的秘密生活 》 售價:HK$ 63.8 ![]() 《 财之道丛书·资本主义的终结: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的悖论 》 售價:HK$ 74.8 ![]() 《 唐代家庭:生活、生计与家风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 海量图片中撷取近300幅珍贵影像,细腻呈现澳门数百年间的旧貌新颜
·图片来源权威:中新社资深图片编辑从中外知名摄影师作品、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收藏家的海量照片中,精选近300幅珍贵影像 ·图片类型丰富:汇集清末民初的老照片、见证澳门历史的文物、人文街拍、插画、古地图、古籍等 ·图片历史跨越时间长:横跨古代澳门、葡占时期澳门和回归以后的澳门,捕捉澳门从小渔村蜕变为国际都市的历史瞬间 ·图片经典,体现中西文化交融,有代表性:葡萄牙人绘制的航海地图与明代海防地图里的澳门、最早的澳门照片、身穿中式服装的澳门传教士、1930年代的猪肠粉档、澳门第一次升起的五星红旗、催生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的吴陈比武、在大三巴前默默告别的葡籍人士…… ☆ 以特写式镜头,聚焦澳门的地标性建筑、澳门的人文风貌,透视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澳门的必去打卡地:妈阁庙、大三巴、澳门关闸等 ·世界最古老的街道车赛 ·凝聚澳门人家国情怀的国庆牌楼 ·鲜活见证澳门历史风味的老字号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城区 ·上医医国,孙中山开启革命生涯的第一站——镜湖医院 ☆ 一半旧事,一半繁华,体 |
| 內容簡介: |
|
《澳门影像志》从中外知名摄影师作品、大学档案馆、博物馆、收藏家的海量照片中,汇集清末民初的老照片、见证澳门历史的文物、人文街拍、插画、古地图、古籍等,精选近300幅澳门的风景、澳门人、澳门重大历史时刻等珍贵影像,立体、丰富地呈现澳门数百年的历史变迁,透视影像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由“澳门时代影像”“澳门图片故事”“澳门文献辑录”三大部分构成,展现影像中的时代印记,呈现图像中的历史温度。“澳门时代影像”,按照时间顺序,精选古代澳门、葡占时期澳门和回归以后的澳门这三个时期的历史图片,捕捉澳门从小渔村蜕变为国际都市的历史瞬间;“澳门图片故事”以特写式镜头,聚焦澳门的地标性建筑、国际赛事、历史事件、澳门记忆,讲述影像背后的澳门故事;“澳门文献文物辑录”则展示了与澳门社会发展有关的一些重要文献、插画、文物等珍贵资料。 从古至今,影像记录了澳门一个个变化的瞬间,细腻展现了澳门数百年间的旧貌新颜,粤港澳之间的经济、文化、情感的融合,书中生动、鲜活的图片,带我们重温澳门的历史光辉,触摸历史长河中的涓滴细流,感受澳门人的精神和记忆。 |
| 關於作者: |
| 李健,中国新闻社资深图片编辑,多年来致力于“影像证史”研究,编著“影像志”系列图书:《1949 中国影像志》《北京城市影像志——新中国成立70 年北京百姓生活变迁史》《我们正年轻——百年青春影像志》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编著的图书曾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华文好书榜”“百道好书榜”“京华好书”等,被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环球时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央视网、国际在线、《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几十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
| 目錄: |
|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澳门时代影像 古代澳门(史前—1887年) 葡占时期的澳门(1887—1999年) 回归以后的澳门(1999—2024年) 第二章 澳门图片故事 澳门妈阁庙 澳门大三巴牌坊 澳门博彩业 澳门关闸 澳门国庆牌楼 澳门格林披治大赛车 澳门镜湖医院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老字号 第三章 澳门文献辑录 |
| 內容試閱: |
|
澳门作为中国最早、最持久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一直是西学东渐、东学西传的桥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奠定了在中外交通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此过程中,澳门积累了古今同在、中西并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丰富交流互鉴经验,形成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良好社会环境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有话语体系。
正因为澳门的这种特殊地位和城市精神,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记录了澳门异域风情一幕,吴渔山从江南来到大三巴学道准备奔赴罗马,容闳前来马礼逊学校读书并成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林则徐巡视澳门禁烟并从澳门“开眼看世界”,郑观应移居阿婆井旁,奋笔疾书影响中国近代进程的《盛世危言》,康有为、梁启超在澳门开办《知新报》宣传革命思想,孙中山在濠江“首见大海之浩瀚”开启“振兴中华”革命生涯,高剑父在澳门接触西方艺术后伏居观音堂创新岭南画派,叶挺将军在澳门休整后重返战场保家卫国。他们在澳期间,强化了澳门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唇齿相依的联系,增强了澳门人朴实无华又浓厚深沉的家国情怀。 也正因为澳门这种特殊地位和城市精神,以利玛窦为首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几何、天文、历法、舆图和西洋绘画、音乐传入了中原大地,掀起洋为中用之热潮;同时,将中国的经典传播到欧洲,影响了启蒙运动。在澳门,出版了第一部《葡中字典》和《英华字典》,促进中西对话、沟通和理解。在澳门,引进了第一部西式印刷机,拍摄了第一张照片,《蜜蜂华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份现代报刊。在澳门,圣保禄书院是远东第一所大学,歌剧首次在岗顶戏院上演。在澳门,开设了第一家西医医院,首次种牛痘,中医也为澳葡政府承认,救人济世。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铸就了澳门的国际性。 澳门是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典范,也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融汇地,是人类文明名副其实的实验室。弹丸之地,留存了与其城市规模极不相称的巨量档案、文献和资料,而其存放地之广、语种之多、保存之完好也令人惊叹。这些材料,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轨迹和见证,也是澳门的宝贵财富。 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开始对这些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澳门基金会也不遗余力组织力量、投入资源,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出版存放在世界各地众多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档案文献和资料,让这些藏在深闺中的宝贝重见光明,也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便利。特别是近10 来年,学术界对澳门历史的图像和音频资料更加重视和关注,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使得更多的读者可以更加感性、直观地了解澳门历史,认识澳门在中外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上的独特意义、价值和贡献,使得澳门的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鲜明夺目。 在澳门回归祖国25 周年之际,李健老师用心收集了澳门历史演变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诸多图像资料,编写了这本书,再次带我们进入时光隧道,重温澳门的历史光辉,重温澳门的人文关怀,重温城市的日常点滴,令人感动,谨为此文,向李老师致敬和致谢。 是为序。 吴志良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