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64.9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107.8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75.9
編輯推薦:
可以说,作为一位深刻的思想家,本尼特学识广博,视野开阔。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专业人士都会欣赏本尼特的著作所持的批判性视角。—— 理查德·汉德勒(Richard Handler),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无论是在博物馆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方面,还是在博物馆的文化实践功能展现方面,《博物馆的诞生》都提供了有历史叙事和价值支撑的研究观点,是博物馆文化研究中的力作。——段吉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內容簡介:
什么是博物馆?现代博物馆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博物馆与博览会的文化功能是什么?博物馆和博览会如何规范参观者的行为?博物馆承担着什么样的文化和政治功能?知识和权力对博物馆的功能演进有怎样的影响?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通过梳理18—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公共博物馆的形成过程,考察西方19—20世纪的博物馆和博览会如何展示藏品、接待参观者,分“历史与理论”“政策与政治”“进步的技术”三部分,探讨知识-权力框架下博物馆的角色、功能和定位,揭示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形成的治理与教化的关系范式。本书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为新博物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關於作者:
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院荣休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学和博物馆研究。代表性研究专著有《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Formalism and Marxism)、《文学之外》(Outside Literature)、《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理论与政治》(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theory,politics)、《文化:改革者的科学》(Culture:A Reformer’s Science》等。
目錄 :
导言
第一部分 历史与理论
1. 博物馆的形成
2. 展览综合体
3. 博物馆的政治理性
第二部分 政策与政治
4. 博物馆与“人民”
5.出于何种过去?
6.艺术和理论:不可见的政治
第三部分 进步的技术
7. 博物馆和进步:叙事、意识形态、表演
8. 塑造未来之物:1988年世博会
9.一千零一个烦恼:黑潭游乐海滩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中文版序
博物馆和治理的问题域
托尼·本尼特
初版于1995年的《博物馆的诞生》(下文简称《诞生》)延续并发展了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系列领域,当时正值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两百周年庆典的筹备阶段,同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在筹建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争议,特别是关于过去的政治的问题在澳大利亚公共讨论中得到广泛关注。这些讨论激发我写了两篇论文《出于何种过去?》和《塑造未来之物:1988年世博会》,后来都收录到了《诞生》中。然而,除了参与到当代博物馆实践的政治辩论中,我也同样关注将《诞生》置于更加久远的历史背景之下,包括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兴起以及后续通过殖民网络在全球的扩张。我虽然借鉴了一系列理论来处理这些问题,但我解析问题的主导视角——包括我对博物馆的后续研究——是米歇尔·福柯建构的关于真理和权力的关系。我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形式的真理塑造了19世纪公共博物馆的发展?这些真理形式建构和实践了什么类型的权力?这些内容如何塑造了后来殖民地博物馆的历史,又如何被其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