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五个夸张的数学故事:支持儿童直接建立数学思维 》 售價:HK$ 54.9 ![]() 《 书写中国:从书迹流变溯源中华文明史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寻根汉字追踪文脉溯源中华理解中国 》 售價:HK$ 173.8 ![]() 《 餐桌边的哲学家:论饮食与人类 》 售價:HK$ 52.8 ![]()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HK$ 86.9 ![]()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HK$ 97.9 ![]()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HK$ 74.8 ![]() 《 舰船耐火材料 》 售價:HK$ 283.8 ![]() 《 东亚学(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动荡、欧佩克不断的减产博弈、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随着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在当前这个大变局时代,“能源”问题重回大众的视线之中,不论是能源安全还是能源技术,抑或是能源市场化变革,以及“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达成都再次成为世界范围热议的话题。本书由《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马克主编,文章选取深度、广度和时间跨度俱佳,可以满足大众读者对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格局与现状的了解需求,以及为我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参照。 |
| 內容簡介: |
|
能源作为一国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我国要怎样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进行能源转型,优化国内的能源结构?全球诸国家又将怎样共同应对能源和环境危机,进行碳减排?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从全球视角出发,以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与市场机制由国家垄断走向市场导向这两大发展趋势为主线,详细叙述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能源结构特点和能源转型过程,展现了各国能源转型中的问题、痛点及成功经验,并揭示了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对我国的能源转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及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關於作者: |
| 马克,资深媒体人,《财经》杂志执行主编,曾任《南方周末》编委,对传媒业进化、技术对商业的改变、创新与创业、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深入理解,亦多年跟踪报道能源行业,以及近年来的碳中和大潮。 |
| 目錄: |
|
第一章?此消彼长:
世界能源大变局 世界能源版图正在彻底重构 / 003 欧盟应对能源危机成功吗 / 017 厄瓜多尔“退群”与欧佩克的长期困局 / 023 从国际能源署演进看全球能源治理 / 031 第二章?化石能源or清洁能源: 各国能源结构现状与能源转型 第一节?欧洲:稳步推进的转型先锋 欧洲激进脱碳: ??放弃煤炭、核能,石油、天然气加速让位 / 039 令人惊叹的德国能源转型 / 047 德国氢能战略的野心 / 052 最早的去煤先锋:英国能源转型 / 060 法国重新拥抱核电 / 068 丹麦能源转型:小国家的大志向 / 075 俄罗斯油气政策的理想与理性 / 081 第二节?北美:改变世界的页岩油气发源地 碳达峰:美国的现状与启示 / 087 美国页岩油气的“第一次革命”: ??“个体户”反转美国天然气 / 097 美国页岩油气的“二次革命” / 102 第三节?亚非拉:转型进度两极分化的样本场 在中国,能源革命就是革煤炭的命 / 113 日本能源政策转向:氢能暂缓,氨能登场 / 119 国内弃核,国外高歌猛进:韩国核电如何逆流而上 / 125 我太难了:印度能源转型比中国更艰难 / 130 2050年前碳中和,越南能兑现承诺吗 / 136 既频繁停电,又电力过剩:柬埔寨为何有此“奇观” / 143 煤电大国的决心:印度尼西亚宣布退煤时间表 / 150 激进的以色列:五年内告别煤炭 / 157 制裁困境中的伊朗难有选择 / 164 非洲明珠摩洛哥: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样本 / 172 陷入内战泥潭的苏丹:有无石油都在挨饿 / 178 第三章?国家垄断or自由市场: 各国电力市场现状与变革 欧盟能源市场自由化得失 / 189 法国能源转型的核电悖论 / 199 俄罗斯天然气改革的路径依赖 / 205 从巴菲特与马斯克对赌看美国电力转型 / 210 美国放开售电侧后发生了什么 / 217 美国企业是如何爱上可再生能源的 / 223 日本天然气改革:逼出来的市场化 / 229 菲律宾彻底市场化电力改革得失 / 235 委内瑞拉与伊拉克:两个极端样本 / 241 第四章?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推动力 第一节?资本的力量 美国的钻井基金:页岩油气的开发助力 / 253 PACE融资机制:创新金融撬动美国建筑能效市场 / 259 第二节?技术的加持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能源地图 / 266 既是消费者也是管理者: ??美国纽约州的分布式能源改革 / 271 热电联产技术对丹麦零弃风的贡献 / 277 2030年100%电动车:印度靠啥实现宏伟目标 / 283 正在改变世界的储能梦之队 / 289 区块链技术将变革全球电力行业 / 295 第三节?政策与市场的双驱动 市场机制:欧洲可再生能源大发展的关键 / 30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面转型可再生能源的经验 / 313 美国得克萨斯州是如何从油气州变成风电光电州的 / 31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力监管的特色与启示 / 327 美国煤城柯林斯堡何以成为减排标兵 / 335 美国货运油耗是如何奇迹般降低的 / 341 英国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储能产业何以领先全球 / 346 日本的绿证发展经验 / 356 |
| 內容試閱: |
|
世界能源版图正在彻底重构
最近两年世界风云变幻,战争和能源转型正在重构世界能源版图并重塑整个世界。苏联解体30多年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不断深化,最终演变成战争。除了历史文化和政治因素外,围绕苏联时代天然气利益分配的持续斗争也是重要原因。俄罗斯控制着天然气上游资源和生产,而乌克兰控制着过境运输,俄罗斯一直致力于改变这一格局。 近年来,东欧和苏联里的独联体国家正在逐步融入欧盟和世界大市场,原先的易货贸易开始消解,东欧的“天然气孤岛”现象开始消亡,而乌克兰作为天然气过境陆桥的作用正在塌陷。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天然气上的矛盾冲突也由能源危机演变成一场地缘政治危机。 2023年3月初,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发表了《乌克兰战争一周年:对全球贸易和发展的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价格上涨,但贸易量保持稳定。这凸显了开放的贸易体系对经济弹性的重要性,因为它有助于在不同供应来源之间切换,多边贸易体系迄今为止经受住了这些冲击。 2001年中国加入WTO,多边贸易体系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造福了整个世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出现了以价值观为中轴重构区域集团,进而割裂多边化的苗头。 俄乌战争历时已近两年,仍然僵持着,如何及何时结束仍然难以预测。哈马斯以色列冲突激烈爆发如何影响中东格局,对全球油气供给和价格的冲击仍有待观察。2024年的世界能源大格局,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加。 一、俄欧能源版图重构 俄罗斯的资源禀赋让它有了全球性的影响力,对此普京说:“我从来没说过俄罗斯是一个能源超级大国。然而我们成为能源超级大国的可能性比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大。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俄罗斯是三个“千万桶俱乐部”(日产千万桶石油)成员之一,和沙特阿拉伯一道是OPEC 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俄罗斯还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而且是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油气收入在俄罗斯的政府预算和出口收入中的比例都在50%左右,有些年份曾达到60%。 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说,欧洲,尤其是德国,在关于俄罗斯天然气的议题上存在观点不一致的两大阵营。 第一个阵营把经济和效率作为他们看待事件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他们认为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在天然气的商业和监管政策上,将俄罗斯政府和欧盟、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和欧洲客户区分开来。 第二个阵营认为,俄罗斯与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天然气贸易从根本上讲是关乎地缘政治和安全的。俄罗斯在东欧的天然气定价方法是给予或拒绝政治恩惠的系统性政策的一部分,出口价格是实现其国家外交战略的政治影响力的手段。把天然气作为能源武器,供给中断已经发生过多次。德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外交和安全界广泛认为,忽视这种可能性是幼稚的。 研究数据表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曾在2023年4月和5月一度超过开战之前的高峰,但7月份后出口持续下滑,9月份同比下降了40%左右。加上石油价格近期滑落至80美元/桶上下,较开战初120美元/桶的水平跌掉了30%多。战争持续,扩大征兵,打仗打的是钱。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给俄罗斯的财政收入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就不难理解,俄罗斯出台了“先交货后支付”的赊售政策以促进出口,还恢复了给意大利的天然气供应。 能源公司和经济研究学者倾向于捍卫效率,而政策智囊则强调安全。政府部门根据其职责的不同,所持立场亦不同。曾经的社会制度和发展历程的不同,西欧和东欧对俄罗斯能源的态度差异明显。在西欧,长期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和冷战胜利结束了敌对意识,经济和效率优先占主导地位。在东欧,自由市场经济还在建立中,历史造成的安全考虑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何种观点能在一个国家占据主导,也取决于它与俄罗斯的地理距离。距离越近,对俄罗斯安全防范的意识就越强,波兰就完全属于“安全阵营”。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