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HK$
63.8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HK$
74.8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HK$
151.8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HK$
107.8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HK$
94.6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HK$
96.8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HK$
65.8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对汉以前中药应用的总结。一直以来都作为历代中医人必学的四大经典之一,它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历久弥新,如人参补益、黄连止痢、麻黄定喘、常山截疟、大黄泻下等,这些药如今仍是临床常用药。《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总结的中药之间“七情和合”理论,作为中药方剂配伍的核心理念延续至今。
作者宋捷民在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班上,对第二、三、四批学员进行了《神农本草经临证解读》内容的授课,对因没有神农本草经课程而遗漏的中药功效和主治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补充,完善了学科的知识结构。该课程获得了学生热烈的欢迎。本书内容即脱胎于课堂讲稿,口语化风格酌情予以保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神农本草经》概论,以简洁的文字阐述了《神农本草经》概况,重点进行序录的解读;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解读《中药学》教材并未编写在内,因没有神农本草经课程传授而遗落的中药功效和主治相关内容。着重从临床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对其难点或者易于混淆之处重点注释,便于准确理解经义,提高临床应诊能力。
|
內容簡介: |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神农本草经》导读,以简洁的文字介绍《神农本草经》的概况、学术特点、学习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按照《神农本草经》原书顺序,系统讲解经文,阐述药物基本内容及与现代药物的区别,并结合临床实践,论述药物功效、运用特点及注意事项,药物讲解后附有验案佐证。书中配有部分药物彩图及药物照片二维码,读者可结合药图进行学习与鉴别,更加直观易懂。
|
關於作者: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市口腔医学会会长。已主持各项科研项目20余项,《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副总编辑。
|
目錄:
|
一、《神农本草经》概论 / 1
《神农本草经》序录/ 2
二、《神农本草经》各论 / 9
上药(上品)/ 10
(一) 矾石/ 10
(二) 滑石/ 13
(三) 菖蒲/ 16
(四) 鞠华/ 19
(五) 人参/ 22
(六) 天门冬/ 25
(七) 甘草/ 28
(八) 干地黄/ 33
(九) 菟丝子/ 37
(十) 充蔚子/ 40
(十一) 女萎/ 43
(十二) 茈胡/ 46
(十三) 独活/ 50
(十四) 木香/ 54
(十五) 泽泻/ 56
(十六) 龙胆/ 60
(十七) 细辛/ 63
(十八) 赤箭/ 66
(十九) 丹参/ 70
(二十) 酸枣/ 73
中药(中品)/ 77
(二十一) 石膏/ 77
(二十二) 磁石/ 80
(二十三) 苦参/ 84
(二十四) 当归/ 87
(二十五) 通草/ 91
(二十六) 芍药/ 94
(二十七) 瞿麦/ 97
(二十八) 元参/ 101
(二十九) 百合/ 103
(三十) 知母/ 105
(三十一) 黄芩/ 108
(三十二) 茅根/ 111
(三十三) 紫菀/ 114
(三十四) 紫草/ 117
(三十五) 白藓/ 120
(三十六) 藁本/ 122
(三十七) 萆薢/126
(三十八) 白薇/ 129
(三十九) 地榆/ 132
(四十) 桑根白皮/ 135
(四十一) 厚朴/ 137
(四十二) 秦皮/ 140
(四十三) 猪苓/ 143
(四十四) 山茱萸/ 146
(四十五) 梅实/ 149
下药(下品)/153
(四十六) 铅丹/ 153
(四十七) 代赭/ 156
(四十八) 附子/ 158
(四十九) 乌头/ 161
(五十) 半夏/ 163
(五十一) 虎掌/ 167
(五十二) 大黄/ 170
(五十三) 亭历/ 174
(五十四) 桔梗 / 177
(五十五) 草蒿/ 180
(五十六) 旋覆花/ 183
(五十七) 藜芦/ 186
(五十八) 射干/ 189
(五十九) 白蔹/ 191
(六十) 白头翁/ 194
(六十一) 夏枯草/ 196
(六十二) 蜀椒/ 199
(六十三) 皂荚/ 202
(六十四) 楝实/ 204
(六十五) 蚯蚓/ 207
(六十六) 蜈蚣/ 210
(六十七) 水蛭/ 211
(六十八) 杏核仁/ 214
附《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古今效用对照 / 218
中药索引 / 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