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 編輯推薦: |   
          | 从汉字诞生之日起,书法便应运而生,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一路发展至今。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汉字史。书法就是一把了解中国文化载体的金钥匙。 秦汉王朝大一统,秦篆汉隶便有一股雄迈气势;六朝士人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书法便尚韵,王羲之、王献之的笔下就多了几分个性化韵味;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中华大地重新被整合在一起,书法也随之尚法,总结出许多书写的规则;唐朝兼容并蓄的开放气象,也使书法涌现出各种书体百花争艳的局面;宋朝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思想解放,书法也由尚法转向追求个性表达的尚意;至清代,金石学大兴,书法家们又从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书道中兴”的局面。
 总之,学习书法不仅是为了把字写好,更是体悟中华文化精髓的过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鉴赏中国书法之美的旅程吧!
 |  
         
          | 內容簡介: |   
          | 每一幅书法佳作的背后,都饱含着书写者丰富的情感,彰显着社会的万千气象,值得孩子们像读故事一样去沉浸体验;每一个汉字笔画的背后,或有着仪器般的精密法则,或有着山海般的绵延气势,等待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去探索发现。本书意在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汉字“美”的殿堂,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起始,顺应时代变革,讲述不同字体、不同场景、不同风格的书法样式,带孩子感受历史沿革带来的书法流变;在书中,不但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引用,也兼顾平实幽默的语言,力求知识性与易懂性的兼容;文图结合,将书法之美通过大量配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读起来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  
         
          | 關於作者: |   
          | 包君成,作家、诗人、知名教育工作者,中国教育智库特聘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核心素养研究员。 出版著作《文语方程式》《第三门:恋之启》《以“法事情人”视角破解古典诗词》《重构阅读思维:“法”“事”“情”“人”阅读法深度解析》《纸上的作文直播课》《诗话二十四城》《包君成经典品读课:四大名著》《读写课:从轻松读懂到写好不难》等。在写作、阅读、古诗文等领域有独到而专业的研究,其“法事情人”阅读法、“六项全能学习法”、“秒变作文法”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2019年登上《时代人物》杂志封面,在多种报刊发表过相关论文和文学作品。工作之余,爱好广泛,涉猎颇多,曾发行国风音乐专辑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天生古籀契金石 篆书之美 1 壹 书法鼻祖,瘦硬通神
 殷商甲骨文 3
 贰 承正之体,启草之端
 西周散氏盘铭文 11
 叁 修长俊秀,唯精唯美
 春秋战国的装饰篆体 18
 肆 不烦整裁,自有奇采
 秦大篆《石鼓文》 26
 伍 江海淼漫,山岳巍巍
 秦小篆《峄山刻石》 32
 陆 融隶入篆,舒展淳厚
 汉碑《袁安碑》《袁敞碑》 40
 柒 篆迹殊绝,独冠古今
 唐李阳冰《颜氏家庙碑》篆额与《崔祐甫墓志》篆盖 48
 捌 千年之变,以隶为篆
 清邓石如《四斋铭轴》 56
 玖 潇洒灵动,化古为新
 清赵之谦《〈许氏说文叙〉册》 64
 第二章 古朴雄浑铸摩崖 隶书之美 73
 壹 隶中之草,飞逸浑穆
 东汉摩崖刻石《石门颂》 75
 贰 雄迈静穆,汉隶正则
 东汉摩崖刻石《西狭颂》 83
 叁 中庸得体,最可师法
 汉碑《乙瑛碑》 90
 肆 汉碑第一,无美不备
 汉碑《礼器碑》 97
 伍 百世楷模,凛不可犯
 汉碑《史晨碑》 105
 陆 秀韵流丽,秀美飞动
 汉碑《曹全碑》 113
 柒 端直朴茂,古拙雄壮
 汉碑《张迁碑》 121
 捌 风流闲媚,屈强有骨
 唐韩择木《寿光公主墓志铭》与《荐福寺碑》 128
 玖 雄哉古拙,壮哉篆风
 清邓石如《敖陶孙诗评十条屏》 135
 第三章 方正平直为楷模 楷书之美 141
 壹 正书之祖,天然第一
 魏钟繇《荐季直表》 143
 贰 永字八法,楷书楷模
 东晋王羲之《黄庭经》 151
 叁 法书之冠,散逸风流
 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159
 肆 兼容之气,尚法之风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167
 伍 君子藏器,法外神运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174
 陆 清远萧散,一咏三叹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181
 柒 颜筋奇伟,挺然宽博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 186
 捌 柳骨清相,集楷大成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194
 玖 上凌两宋,下视明清
 元赵孟頫《胆巴碑》 202
 第四章 行云流水映风流 行书之美 211
 壹 兰亭神品,天下第一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213
 贰 凝血刻泪,天下第二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222
 叁 尚意无法,天下第三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229
 肆 战掣欹侧,一曲松风
 北宋黄庭坚《松风阁》 237
 伍 风樯阵马,放笔戏空
 北宋米芾《蜀素帖》 245
 陆 三体兼用,纵而不狂
 元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 252
 柒 气势恢宏,浑然一体
 明文徵明《西苑诗卷》 259
 捌 以禅喻书,书淡如菊
 明董其昌《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 269
 玖 即兴挥洒,骨力裹铁
 明王铎《五律五首诗》 276
 第五章 龙蛇走笔如旋风 草书之美 285
 壹 镇国之宝,由章入今
 西晋陆机《平复帖》 287
 贰 遒劲婉转,书中之龙
 东晋王羲之《十七帖》 294
 叁 龙蟠凤翥,一笔奇门
 东晋王献之《鸭头丸帖》 303
 肆 真草兼备,薪火相传
 南朝陈智永《真草千字文》 308
 伍 出鬼入神,心藏风云
 唐张旭《肚痛帖》 314
 陆 草书第一,纵横捭阖
 唐怀素《自叙帖》 320
 柒 守国豪气,笔迹雄杰
 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327
 捌 笔意端正,沉着痛快
 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 335
 玖 以气取胜,明代第一
 明祝允明《前后赤壁赋》 342
 |  
         
          | 內容試閱: |   
          | 书法是什么?字面的意思很简单,也很接地气,就是书写文字的规则。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在田字格里写字。学会写好“字”,会写一幅好字,这就是通俗的称谓“书法”。 当然,书法还是一门艺术。我们今天一般提到的“书法”,其实就是把字写漂亮的方法。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大多数孩子并不喜欢练书法。因为孩子好动,而练习书法主静;孩子喜欢新鲜刺激的游戏,书法练习却枯燥乏味。不妨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也对老师留下的练字作业深感头疼呢?
 其实,“头疼”还另有其因。我们总是喜欢给孩子一幅字帖,告诉他们字帖上的字是美的。可这字到底美在哪里?又要怎么欣赏?这些问题又往往被忽略。美的东西,是让人身心愉悦的,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有着对美的追求与热爱。可如果不能让孩子从内心去感受美的愉悦,那么剩下的也就真的只有反复“涂鸦”的乏味了。
 这本《鉴赏课:中国书法之美》就是要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汉字“美”的殿堂。每一幅书法佳作的背后,都饱含着书写者丰富的情感,彰显着社会的万千气象,值得孩子们像读故事一样去沉浸体验;每一个汉字笔画的背后,或有着仪器般的精密法则,或有着山海般的绵延气势,等待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去探索发现。只有真正爱上书法之美,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掌握这门看似枯燥的艺术。
 从汉字诞生之日起,书法便应运而生,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一路发展至今。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汉字史。书法就是一把了解中国文化载体的金钥匙。
 书法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生命气息。秦汉王朝大一统,秦篆汉隶便有一股雄迈气势;六朝士人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书法便尚韵,王羲之、王献之的笔下就多了几分个性化韵味;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大分裂,中华大地重新被整合在一起,书法也随之尚法,总结出许多书写的规则;唐朝兼容并蓄的开放气象,也使书法涌现出各种书体百花争艳的局面;宋朝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思想解放,书法也由尚法转向追求个性表达的尚意;至清代,金石学大兴,书法家们又从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书道中兴”的局面。总之,学习书法不仅是为了把字写好,更是体悟中华文化精髓的过程。
 在了解、感受“书法之美”的过程中,孩子们既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也为今后写得一手好字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鉴赏中国书法之美的旅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