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 編輯推薦: |   
          | ★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给孩子的”科普系列重磅新作。 该系列《给孩子的科技史》《给孩子的数学课》《给孩子的科学课》,豆瓣平均8.5分,400000 读者口碑推荐。这本书延续前作的生动文风和精美插画,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体验中与名家对话。
 ★40个轻松有趣的知识故事,带孩子打开AI时代的认知之门!
 本书由吴军博士以信息为线索、以历史为骨架创作而成,用轻松有趣的语言,讲透信息如何改变世界、塑造人类文明,让孩子掌握面向AI时代的能力和素养。
 ★了解AI,从这本书开始!让孩子掌握AI时代的成长主动权。
 让孩子从小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具备领先同龄人的信息素养。书中囊括人工智能、计算机、物理、历史、信息传播等多领域知识,从多维度启迪心智、开拓视野。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华大集团CEO尹烨、人大附中物理教师李永乐 重磅推荐!
 谁掌握信息,谁就能看懂世界、创造未来。
 这不仅是一本信息科学启蒙书,更是通向AI时代的不可不读之书。
 |  
         
          | 內容簡介: |   
          | ·我们如何跨越几十万年寻找人类祖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为什么树木年轮能“诉说”自然环境的演变?
 ·没有纸的时候,人们如何通信?
 ·Al技术为何是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革命?
 信息,就藏在这些问题背后。
 吴军博士以信息为线索,带你打开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认知之门,从兽骨刻字到电报,从造纸术到大语言模型,40个知识故事,讲清信息的本质、功能与发展;用轻松有趣的语言,讲透信息如何改变世界、塑造人类文明。
 今天,信息技术早已渗透我们的生活,AI正引领一场深刻变革。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
 谁理解信息,谁就有能力掌握未来!
 |  
         
          | 關於作者: |   
          | 吴军 “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
 计算机科学家
 投资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于2002年加入谷歌,是当前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担任搜索业务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问答项目。
 注重子女科学素养教育,女儿就读常青藤名校,曾为其择校亲自走访过英美数家著名大学。
 著有《智能时代》《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重量级图书大奖。
 |  
         
          | 目錄: |   
          | 前言 生逢信息时代 第1课 我们从哪里来?
 第2课 信息藏在哪里?
 第3课 数字,文字和书写系统的发明
 第4课 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
 第5课 古文明的书写工具
 第6课 古早的远程通信
 第7课 最古老的加密方法
 第8课 符号学的兴起和楔形文字的破译
 第9课 改变世界的造纸术
 第10课 文明的火种与科学的繁荣
 第11课 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
 第12课 一本书引发的风暴
 第13课 处理信息:从算盘到帕斯卡计算器
 第14课 多种多样的进制
 第15课 未完成的分析机
 第16课 计算机的数学基础:布尔代数
 第17课 莫尔斯和电报
 第18课 报纸与新闻
 第19课 跨越大西洋的电缆
 第20课 来自失聪家族的声学家
 第21课 “从有到无”:无线电
 第22课 “千里眼”:雷达
 第23课 信息武器改写战争
 第24课 情报的破译:中国黑室
 第25课 香农和开关电路
 第26课 图灵和图灵机
 第27课 楚泽和计算机
 第28课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29课 划时代的信息论
 第30课 信息科学的规律
 第31课 人类的遗传信息:DNA
 第32课 手机与移动通信
 第33课 “八叛徒”和硅谷
 第34课 集成电路的发明
 第35课 摩尔定律
 第36课 电脑“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37课 “像光一样快”:光纤通信
 第38课 互联网和搜索引擎
 第39课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
 第40课 量子通信是未来吗
 |  
         
          | 內容試閱: |   
          | 序言 生逢信息时代 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信息时代。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使用信息,对我们来讲。信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讲,信息又很抽象,它看得见,却摸不着。很多人说不清楚信息是什么,该如何度量信息,当然也就无法知道该如何利用信息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我创作出版了《给孩子的信息科学》这部绘本,希望能帮助孩子从小了解信息技术的来龙去脉、核心理论和用途,以便他们将来能利用好信息,过上更好的生活,并借助信息技术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这部绘本中,我通过40个和信息相关且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
 ·信息是什么
 ·信息有什么用
 ·信息是如何通过编码被记录的
 ·信息是如何被存储、传输和处理的
 ·信息是如何被加密的
 ·信息技术是否有物理极限
 ……
 信息是什么?很多人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资讯、影视、情报、商业记录等,但是却说不出信息是什么。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人类使用信息的时间虽然有上万年,但直到大约80年前才真正了解信息是什么。
 大约80年前,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聚集在纽约的比克曼酒店,讨论二战后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信息的本质就是这些人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当时,刚30岁出头的香农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的含义不重要,其表现形式也不重要。所谓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的意义在于,使用它,就能够消除一个藏在黑盒子里的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从而达到了解那个世界的目的。因此,信息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工业革命以来,一个文明产生的信息量,及其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衡量这个文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信息技术几乎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也带动了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
 1844年,莫尔斯实现了城际电报通信,开启了近代信息产业。1866年,菲尔德成功铺设了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实现了跨大西洋电报通信,将新旧大陆用现代通信技术联系在一起。当时使用这条电缆传输一个英文单词需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今天看来,这个速度很慢,但已经比邮轮快很多了。今天,一条海底光缆的信息传输率是早期海底电缆的亿亿倍。
 1946年,人类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当时它的计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已经算飞快了,因此英国元帅蒙巴顿爵士称之为“电的脑”。不过,它的速度和今天的计算机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它的耗电量却大得惊人。今天任何一台智能手机的速度,都是它的上亿倍,而能耗不到它的万分之一。2016年,谷歌的AlphaGo占战胜李世石。如果让AlphaGo采用1946年的技术,则需要几百万个三峡水电站供电。大家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有多快。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同时,信息技术也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的信息技术,将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繁荣与进步。
 讲到信息技术的未来,大家可能会好奇它今后将如何发展,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变化,它是否有物理极限。这些问题就要交给年青的一代来回答了。但在此之前,我们想帮助青少年通过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信息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规律。这样,他们将来能在信息领域不断创新,并且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这部绘本中,除了介绍信息技术本身的内容,我们还复现了在历史上对信息技术和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造历程。他们以问题驱动自己的思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最终走向成功,造福人类。希望这些人的故事,也能给今天的年轻人以启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