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HK$
97.9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HK$
547.8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HK$
486.0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HK$
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HK$
173.8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HK$
94.6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HK$
57.2
|
內容簡介: |
微生物生态学是指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三版)》重点介绍在正常自然环境和特殊环境,如海洋环境、极端自然环境和污染环境中微生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对微生物代谢、生理功能和基因组的影响。在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如何利用微生物生产可再生、绿色、可持续和低碳的生态友好物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是《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三版)》的重要内容之一。
|
目錄:
|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1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2第三节 我国对微生物生态学的重要贡献 4第四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5思考题 6主要参考文献 6第二章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 7第一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传统方法 7第二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8第三节 微生物组学相关技术 19思考题 24主要参考文献 24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26第一节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27第二节 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29第三节 空气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31思考题 33主要参考文献 33第四章 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 34第一节 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4第二节 自然环境中不同微生物之间遗传物质的相互交换 43第三节 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被膜 48第四节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0第五节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6第六节 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62思考题 66主要参考文献 66第五章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68第一节 基本概念 68第二节 碳循环 70第三节 氢循环 79第四节 氧循环 80第五节 氮循环 80第六节 硫循环 89第七节 磷循环 93思考题 94主要参考文献 94第六章 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 95第一节 海水养殖环境中的主要致病菌 95第二节 海水养殖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 97第三节 海洋环境中的酵母菌 101第四节 深海地热环境中的微生物 111第五节 海洋环境中的病毒 114思考题 118主要参考文献 118第七章 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119第一节 在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119第二节 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125第三节 在强酸环境中的微生物 137第四节 在碱性环境中的微生物 143第五节 在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 146第六节 在高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 156思考题 163主要参考文献 163第八章 微生物在污染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165第一节 自然界化学性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危害 166第二节 化学性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 168第三节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抗性机制 171第四节 微生物适应难降解污染物的分子机制 176第五节 微生物对汞化合物的解毒机制 180第六节 微生物对其他重金属的解毒作用 182第七节 放射性元素的微生物还原 184第八节 苯环类污染物的有氧降解 186第九节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 190第十节 三硝基甲苯的微生物降解 194第十一节 抗生素的微生物降解 198第十二节 塑料的微生物降解 207第十三节 微塑料与微生物的关系 215第十四节 石油中碳氢化合物的 微生物降解 217第十五节 煤的液化 221第十六节 石油和煤中的生物 脱硫作用 225第十七节 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 降解 228第十八节 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 降解 230第十九节 合成洗涤剂的微生物 降解 233第二十节 偶氮染料的微生物降解 236第二十一节 苯环类污染物的厌氧 降解 238第二十二节 参与环境污染物降解的 可移动遗传元件 241思考题 251主要参考文献 252第九章 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253第一节 基本概念 253第二节 废气的微生物处理 255第三节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258第四节 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273第五节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275第六节 煤脱硫的微生物方法 277思考题 278主要参考文献 279第十章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280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280第二节 富营养化作用及其控制方法 281第三节 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对环境的污染 286第四节 含氮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对环境的污染 288第五节 含硫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对环境的污染 289第六节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对环境的污染 291思考题 296主要参考文献 296第十一章 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 297第一节 生物塑料 297第二节 生物表面活性剂 302第三节 生物农药 306第四节 生物燃料 310第五节 生物肥料 328思考题 332主要参考文献 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