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
售價:HK$
173.8
《
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作集)
》
售價:HK$
184.8
《
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7.8
《
日本中世战争史:武士的命运与下克上【汗青堂丛书151】
》
售價:HK$
79.2
《
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
》
售價:HK$
418.0
《
精力管理:有效地使用时间和专注力
》
售價:HK$
54.8
《
把世界留给黑暗与我:丁帆书评集
》
售價:HK$
74.8
《
大争之世:论中国文明重建
》
售價:HK$
75.9
編輯推薦:
在生活的不完美中找到内心的力量,让每一次跌倒都成为成长的阶梯。
透过情绪的迷雾,探寻内心深处的真相,让每一次的痛与喜都变得有意义。
勇敢面对那些撕心裂肺的伤痛,用爱与智慧开启疗愈之旅,让生命在磨难中绽放光芒。
本书是由临床心理学家劳拉·威廉姆斯博士倾心撰写的疗愈之作,旨在帮助我们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重获自由。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深刻的临床经验和心理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自我疗愈之路。
本书通过劳拉博士的亲身经历和临床案例,深入探讨了创伤后成长(PTG)的过程,揭示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也能通过自我反思和积极行动找到内心的韧性与力量。本书不仅介绍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练习和工具,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识别并改变那些无益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
本书能够帮助我们:
应对心理创伤:无论是经历重大生活变故还是日常的小挫折,本书都能帮助我们理解创伤的本质,并学会如何从中恢复和成长。
改善人际关系: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和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升心理韧性:本书强调了心
內容簡介:
你并没有崩溃!了解你的过去如何影响你的现在,培养你所需的心理心态,打破你与他人互动和相处的破坏性模式。这本书将帮助你了解是什么驱动了你的行为,以及为什么有害的心理特征会在影响深远的早期条件反射中持续存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某种程度的关系创伤,而单靠认知行为疗法(CBT)无法解决这些创伤,因此我们正在寻找疗愈的方法。作者通过简化关键的心理学理论,告诉你如何疗愈,让你学会如何撰写和理解自己独特的心理故事。
本书通过实用的练习帮助你识别自己的需求,在关键的人际关系中有效沟通,并改变你的心态,从而摆脱限制个人成长的消极模式,如完美主义。作者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和来访者的生活中,提炼出她的专业和个人智慧,帮助你活得比以往更有意义、更自由、更有目标。
關於作者:
劳拉·威廉姆斯(Laura Williams)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创伤治疗师和作家。她是一位丧失配偶的母亲,在2018年面对深爱的丈夫突然离世时,她将自己所有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劳拉一直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工作,她曾为英国电视纪录片和平面媒体供稿,并主持《了解你自己的心理》(Know Your Own Psychology)播客。劳拉热衷于让心理学概念和信息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目錄 :
本书的赞誉
序言
替别人疗伤,也疗愈自己
创伤的碎片,自愈的导航
本书阅读指南
自助是改变的通行证
第一部分 邂逅自己的心灵
第一章 梦醒时分
生命的启示
调整自己,适应每一个痛苦时刻
把往事写成故事
难忘的监狱实习生涯
完美主义的代价
冲破阻力,不断前进
动机练习
第二章 认识自己
心理感受性和正念
过去和现在的交集
破茧而出
情绪抑制
正念调谐练习
第三章 告别昔日的自己
旧我,新我
创伤性丧失
感激之情
创伤后成长
“旧我—新我”练习
第二部分 关于创伤的真相
第四章 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依恋的过程
人类的核心需求
社会模仿理论
人格障碍
创伤倾诉
“你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章 深入挖掘
核心信念
功能失调性假设
负性自动思维和思维错误
解读“循证治疗”中的“证”
临床培训和CBT
关系上的问题需要关系层面的解决方案
互惠
你学到了什么
第六章 代际创伤
三代人的代际创伤故事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素质—应激模型和创伤
身体和心灵
创伤和表观遗传学
对创伤的反应
图式模式
发现并发展你的“健康成年人”模式
健康成年人和家庭模式
创伤疗愈工具包
第三部分 心理疗愈工具包
第七章 讲述你自己的故事
分阶段进行创伤治疗工作
做好心理工作的要素
童年不良经历
心理表述的众多因素
关系性表述
人格和关系模式
掌握关系性表述的要点
确定你的关键关系模式和HEAL 框架
接下来的步骤
记录你的心理表述
第八章 释放羞耻感,培养同情心
转移羞耻感和自我对话
激活“微时刻”
“不依恋”的实践
什么是同情心
自我仁慈和自我安抚
你并不完美
与你的情绪和平共处
配置你的“同情心处方”
第九章 整体疗法:活得强大,拥抱不完美的人生
从心理表述到整体疗法
焦虑症或抑郁症
感到崩溃的时候怎么办
如何解读“活得强大,拥抱不完美的人生”
美好生活模型
你的整体需求评估
“活得强大,拥抱不完美的人生”日志提示
结论 献给站在浪尖上乘风破浪的你们
参考文献
致谢
內容試閱 :
当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书名并不是《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后来,偶然间,我看到了几年前我办过的一个在线研讨会的标题“你并没有崩溃”,那是我最受欢迎的在线活动。那场研讨会的内容就是本书开篇的话题,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我想这个活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道出了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一种秘密恐惧: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我们一路走来所犯的所有错误,都意味着我们实际上已经崩溃。我们支离破碎,我们伤痕累累,甚至可能无法补救和挽回。虽然你可能会感到崩溃,但我不相信你真的已经心碎。也许你的心已碎成片,你的多个部分被你曾经占据的过去弄得伤痕累累。虽然这些部分可能还在一起,但“断层线”已然显露。就像地震,那些构造板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让我们曾经站立的坚实土地摇摇欲坠,岩浆喷涌而出。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只能尖叫着平衡自己的身体,想要弄清楚地震造成的破坏和变化之后的景观是什么样的。当我的丈夫突然离世时,我的感受就是如此。生活被颠覆了,他去世后的头两年,我努力重新在生活中站稳脚跟。要从我所经历的悲痛和失落中恢复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现在每天仍然生活在悲痛和失落中。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漫长,本书中包含的信息会告诉你,我已经轻轻地捡起了自己的“心之碎片”,并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直到我的世界崩塌,我才意识到这些碎片的存在。曾几何时,我失去亲人的创伤就像地震带来的岩浆一般汩汩流淌,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已经平息了大半,我已经将丧夫之痛融入当下的生活。整合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核心目标,包括建立自己的心智,使自己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想法、接受自己的现实,而这一切都是在与自己和他人建立关系中进行的。我想说的是,我至少已经做到了一部分。多年来,许多病人和患者跟我聊过五花八门的心理话题。尽管他们从逻辑上知道并理解一些事情,但他们仍然经常会对逻辑告诉他们的事情产生不同的感觉。例如,从逻辑上讲,我知道我不应该因为自己不善于记住朋友的生日、纪念日或没有及时回复短信而感到愧疚,但我仍然为此感到愧疚。我也知道我不应该对别人的情绪负责,但不知何故,有时我还是会这样做。这反映了我的潜在心理。在我们所承认的逻辑和我们的自身感受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差异。而我们的感受首先是由我们的思想驱动的。我非常欣赏的作家兼临床心理学家韦恩·戴尔(Wayne Dyer )写了一本书——《改变思想,改变生活》(Change Your Thoughts, Change Your Life),这本书中就提到了这个话题。这也是我的拙作颇受你们(读者)青睐的地方。你的想法会反映出你生活中发生的负面事件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原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让这些想法决定你的生活并占据你的生活,就意味着你最终会过上一种并非你有意识选择的生活。我希望你每天都能有意识地为自己选择积极的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请深入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心理,并在事情没有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帮助你做到这一点。替别人疗伤,也疗愈自己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我接受过英国卫生系统的培训,能够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进行评估、表述并治疗。我的实践一直以证据为本,我治疗过的很多人都比来时状态更佳。不过,我坚信,多年来,我的工作只是促进患者自身的疗愈能力。我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并为他们提供茁壮成长所需的行为和策略,我所做的工作提高了来访者自身的改变力和治愈力。通常,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了解,因而无法做出积极的改变。在我们许多人的生活中,能真心鼓励并支持我们的疗愈之旅的知己,其实寥寥无几。如果我们需要的治疗实际上与我们的家庭动态和人际关系有关,那就更加困难了。所有这些因素以及更多围绕心理健康问题的耻辱感,意味着我们最终可能会在沉默中忍受痛苦,更糟的是,有人会主动劝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这反过来意味着,我们被剥夺了发展新认识和新视角的机会。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未接受过关于增强和稳固自身心理健康及幸福感所需技能的明确指导,也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示范。因此,心理治疗的任务就是让我们负起责任,学习并教会自己这些东西。在你继续阅读本书之前,我需要告诉你的是,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从来都不是那个“下苦功夫”的人。那是我的来访者自己的事,我只是促进你改变的那个人。我希望你能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这本书和我希望教给你的东西,它是你所寻求改变的促进者。虽然这本书及其内容可以促进你的改变,但我无法为你深入解读,也无法替你完成所需的工作。你的改变将取决于你自己和你做出的选择。这是多么强大的选择啊!要知道,我们在如何应对挑战方面确实有发言权。同样,当我的丈夫去世时,我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躺在床上,把羽绒被盖在头上;还是双脚踏在地板上,继续前进。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获得了所需的知识、支持和鼓励网络,帮助我形成新的视角,并培养了渡过难关所需的技能。但是,我仍然必须每天都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并做好自己的工作。无论我感觉如何,也不管我经历了什么,生活都得继续。创伤的碎片,自愈的导航从很多方面来看,本书主要是关于创伤的解读。它讲述了我们每个人如何以各自的方式与创伤为伴。这本书将这样一种观点合理化:创伤并不总是源于“大事”,而是源于塑造我们性格以及我们与他人相处方式的日常经历。在整本书中,你会看到我自己的经历和我的来访者的故事,我用这些故事来诠释心理学的概念和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创伤会改变我们的身份和反应方式。创伤并不是指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指事件发生后,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内在过程。这些内在过程因该事件而永远改变。我相信,正是这些内部变化让我们感觉自己支离破碎。而这种崩溃和心碎的感觉也会因创伤事件的性质及其意外程度而显得更加尖锐。而且,至关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想隐藏和压制这种破碎感,假装它不存在。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隐藏着自己的某些部分,这些部分让我们感到破碎不堪或让我们产生羞耻感。卡尔·荣格(Carl Jung )称之为“阴影自我”。现在,我们需要帮助你把自己的这些部分从阴影中释放出来,让它们重见天日,从而让你重新感觉到完整。我相信,创伤并不是社会所宣称的无期徒刑。事实上,它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我的观点也许不像我担心的那样有争议,但我也知道,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没关系。我希望我能对那些赞同我观点的人有所帮助,并以这种方式为有关心理健康的对话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可以既专业又贴近你们的心路历程。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混乱中找到自己的信息。”这句话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和你一样,我也是一个混乱、复杂的人。但幸运的是,我在混乱中找到了自己的信息。我现在把它分享给大家,帮助你们了解自己的生活。毫无疑问,你们的生活也将是混乱的、复杂的、微妙的。本书阅读指南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并提供了练习题供你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这是有意为之的,因为我希望阅读本书于你而言是一个积极的自我发现过程。如果你愿意,可以通过以下链接下载包含所有体验练习的练习手册:www.drlaurawilliams.com/whattodowhenbook 。我也鼓励大家开始写自己的阅读日志,记录你们对这些练习的心得体会。在第一部分“邂逅自己的心灵”中,我将向你介绍你的独特故事的重要性,培养你的心理学思维(稍后详述)以及以心理学知识为依据进行思考的能力。在第一章中,我将邀请你进入我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了解它是如何导致我自己的心理觉醒的,以及我认为许多人在经历了生命中的某些重要关头或事件后会产生的那种领悟。我将向你介绍“动机诱因”的重要性,这是治疗师以及任何从事心理工作的人必然要探究的问题,以弄清楚工作的“缘由”。在第二章中,我将分享心理感受性(psychological mindedness)和正念(mindfulness)练习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我还概述了放慢节奏,让自己真正适应自己的情感体验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在此时此地,还是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创伤如何对我们产生一些常被忽略的积极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为你提供机会,在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之间划清界限,让你继续前进。本书的第二部分“关于创伤的真相”更深入地探究了创伤起源的心理基础。在第四章中,我将带你了解一些核心概念,包括依恋和社会模仿理论,以及我们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自己身上。我还为创伤下了一个更广泛的定义,说明了它是如何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在第五章中,我们将讨论认知疗法的垄断地位。而我认为,要解决那些隐藏在表面问题之下的复杂关系问题,认知行为疗法(CBT)并非总是最佳方案。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互惠原则及其对高质量关系的意义。在第六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创伤的代际性质,以及我们的心理健康如何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开始探究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即所谓的“图式”)如何反映我们自身的不同部分,并影响我们与自己的相处模式。在本章中,我也会分享一些创伤模式的“速写”,从我的外婆、到我的母亲、再到我的故事,这些创伤模式已经在我的个人家谱中流传下来,以说明代际创伤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最后,我鼓励大家开发自己的“心理疗愈工具包”,以管理在阅读本书和完成本书练习时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在最后一部分“心理疗愈工具包”中,我将让你熟悉有益的心理治疗工作所需要的东西。在第七章中,我简要介绍了“心理表述”对于理解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处境做些什么是多么关键,从根本上说,心理表述是如何指导心理治疗过程的。简单地说,“心理表述”讲述的是你如何以及为何在特定的时间点与特定的问题(例如抑郁症)做斗争的故事。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你考虑影响问题的因素,使问题得到改善(保护因素)或恶化(维持因素)。“心理表述”还能将你的心理问题与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我还会向大家介绍我自己的“HEAL”四步法,该框架与有益的心理治疗工作的关键要素大致吻合。在第八章中,我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思考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碍之一,即羞耻感。我谈到了培养同情心作为羞耻感的解药,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在第九章中,我将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应对你所经历的事情。我们将探索“不完美的人生”的概念(完美主义的问题是贯穿本书的一条重要线索),并以“美好生活模型”为框架,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自助是改变的通行证当然,阅读一本书并完成书中建议的练习,与接受一对一的治疗是不一样的。但我写这本书的部分理由是,我非常清楚,如今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循证治疗和心理学知识。所以,虽然读这本书不算是心理治疗,但本书确实在努力揭开心理治疗对你有什么要求的神秘面纱,并为你提供了亲自完成部分工作的机会。然而,如果你处于危机之中,这本书并不能给你提供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处于危机之中,或者需要这本书无法提供的答案,请及时向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寻求适当的支持。综上所述,我想让你们知道,自助可以成为改变的强大先导。多年来,我曾多次目睹一些人即使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心理治疗,也很难改变现状。然后,他们似乎突然间就自然康复了。我听他们说过“有一天,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和“一切都有了意义”之类的话。当然,他们的康复并不是自发的。在此之前,他们往往已经付出了数月甚至数年的努力,不断加深了解,并进行了额外的心理自助。心理康复需要每周进行一次超过一个小时的治疗。这有点像那些在十年内成为“一夜成名”的人。成功是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发生的,心理康复工作也是如此。这需要付出承诺和努力,有时你可能感觉就是不顺心,直到有一天终于顺畅了。我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充满激情地认为,你需要的“治疗”可能并不总是个人治疗。这本书可能就是你疗愈之旅的开始。或者,你可以把它作为你已经完成或正在做的工作的补充。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做了什么才达到了这一境界,完成本书概述的工作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在你继续阅读本书之前,我想说的最后一点是,在你的疗愈之旅中一定要牢记一句话:你是前尘往事的产物,也是你经历过的一切的产物,无论好坏。你是一个不完美的幸存者,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并不代表你的本性。逆境中蕴藏着坚韧、智慧和毅力。我希望你能拾起自己的“心灵碎片”,将它们重新拼接在一起,“活得强大,拥抱不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