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汉匈战争三百年

書城自編碼: 41328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宿巍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15395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HK$ 86.9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售價:HK$ 74.8
白轮船 典藏版
《 白轮船 典藏版 》

售價:HK$ 49.5
非洲:考古学的视角(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高畅教授作品。)
《 非洲:考古学的视角(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高畅教授作品。) 》

售價:HK$ 96.8
日本姓名的历史学
《 日本姓名的历史学 》

售價:HK$ 55.0
清代直隶八旗驻防研究
《 清代直隶八旗驻防研究 》

售價:HK$ 93.5
积极谈判(沟通力系列) 别害怕冲突 沟通力系列
《 积极谈判(沟通力系列) 别害怕冲突 沟通力系列 》

售價:HK$ 63.8
长寿的吃法:古风村的四季养生食谱
《 长寿的吃法:古风村的四季养生食谱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系统梳理汉匈之间近三百年的完整战争史。多维透视,超越战场叙事,不仅讲述金戈铁马,更深入剖析政治、外交、经济、技术、文化、民族等多维度因素如何交织影响战争进程与结局,揭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內容簡介:
两汉王朝四百年,匈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本书以宏大历史视角和翔实史料为基础,深入剖析了从西汉初立汉高祖刘邦遭遇白登之围直至东汉中期北匈奴西遁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东亚的两大政权-农耕文明的汉朝与游牧政权的匈奴-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交往,及经济、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壮阔历程。在这期间,汉军中涌现出一大批震古烁今的传奇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班超、窦宪等。
關於作者:
宿巍,1982 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代表作品有《西风烈: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事》《蜀汉帝国》《你不了解的三国史》《楚汉争霸》《诸葛亮传》《郭嘉传》《鲁肃传》《彭城争霸》等。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异姓诸侯——刘邦与异姓诸侯王的恩恩怨怨 001
第二章
白登之围——与匈奴的初次交锋 009
第三章
兔死狗烹——异姓诸侯的结局 021
第四章
强敌在北——匈奴的兴起与扩张 037
 第五章
烽火照甘泉——负重前行的文景时代 049
第六章
马邑之谋——汉匈全面开战 075

第七章
迂回侧击——卫青河南之战 087
第八章
突骑冲锋——汉军的全新战术 103
第九章
月夜突击——远程奔袭合围右贤王 109
第十章
狂飙突进——霍去病河西之战 117
章第十一章
张国臂掖——汉设河西四郡 129
第十二章
漠北决战——汉匈主力会战 137
第十三章
凿荒之行——张骞开拓西域 153

第十四章
烽烟再起——汉匈重新开战 161
第十五章
征伐大宛——万里远征意在西域 167
第十六章
孤军深入——悲怆的浚稽山之战 175
第十七章
苏武牧羊——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189
第十八章
巫蛊之祸——谁是赢家 197
第十九章
霍光专政——后武帝时代的战争 217
第二十章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中兴之主汉宣帝 229

第二十一章
公主远嫁——解忧解忧解汉之忧 237
第二十二章
争夺车师——汉匈之间的拉锯战 251
第二十三章
联姻龟兹 平乱莎车——和亲政策的红利 259
第二十四章
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的平羌之战 265
第二十五章
西域都护府建立——西出阳关有故人 279
第二十六章
匈奴内乱——南北对立 285
第二十七章
单于觐见——南匈奴为汉守边 289

第二十八章
斩杀郅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95
第二十九章
边关烽烟又起——匈奴再分南北 319
第三十章
大军出塞——勒石燕然追亡逐北 329
章第三十一章
喋血孤城——十三壮士归玉门 341
第三十二章
威震四方——定远侯班超重开西域 349
內容試閱
异姓诸侯——刘邦与异姓诸侯王的恩恩怨怨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曾经的泗水亭长,经历反秦大起义的磨炼与楚汉战争的浴血搏杀,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他的胜利也印证了他的前辈陈胜的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在参加反秦起义之前,不过一介布衣,混到四十多岁还只是一个亭长。
在那个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刘邦已经是人们口中的刘大爷了。即使在今天,这个年纪如果还未功成名就,剩下的大概也就只有坐等退休了。
如果这时有人告诉刘邦,再过数年,你就会做皇帝。估计,刘邦自己都不会信。
但随着陈胜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发起反秦大起义,星星之火转瞬之间便成燎原之势。
天下苦秦久矣!
很多人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入起义军中,这其中就包括刘邦。
在推翻暴秦的战争中,主角是项羽,而刘邦不过是助攻。
但随着秦朝的覆亡,昔日的战友项羽与刘邦不得不在战场上刀兵相见,这就是持续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相比于推翻暴秦,不论是战争的规模还是激烈程度,后者都远远超过前者。
单就争城野战的能力而言,十个刘邦也打不过一个项羽。但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好勇斗狠。
相比项羽,刘邦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团结人。楚汉相争,主角虽然是项羽跟刘邦,但还有许多配角,即各地的诸侯王。
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刘邦善于拉拢人的本事体现得淋漓尽致,原先追随项羽的诸侯,中途纷纷改换门庭,弃楚归汉,投了刘邦。
这些诸侯站队刘邦的原因也很简单,刘邦出的价更高。
在与项羽的大战中,刘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很多战友。这些人是齐王韩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
刘邦能取得天下,这些人都是有功的,特别是前三位,那功劳可是大大的。
刘邦在战场上被项羽虐得有多惨,就不用多说了。几次都是死里逃生。但刘邦有三个好帮手,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是好汉,他的三个得力帮手是韩信、英布、彭越,可以说,这三人缺一个,刘邦都可能打不赢项羽。
战后,论功行赏,这三人得到的待遇都是裂土封王,成为一方诸侯,剩下四人也都被封王,但实力待遇比这三位要低一个档次。
刘邦与七个诸侯王其实是合伙人的关系,只不过,刘邦是实力最大的那一个。
刘邦是不喜欢别人跟他分蛋糕的。但是人家分的蛋糕是凭实力得的,他也没有办法不给人家。
开国之初,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模式。这既有现实原因,如上所说,刘邦的江山,人家几个合伙人都是有份儿的,胜利了,要兑现承诺。也有历史原因,因为之前都是分封制,郡县制只不过实行了十几年,传统保守势力还是相当顽固,转变观念也需要时间,郡县制的典型还是个反面典型,这就更让保守派有话说了。
但封建诸侯与刘邦理想中的大一统国家是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且这种矛盾没有办法调和。刘邦与他的小伙伴们翻脸互撕也只是时间问题。他们注定不会和谐共生。
楚汉战争结束不久,刚刚坐稳位置的刘邦就开始琢磨如何收拾这些一起创业的合伙人了。
可是,刘邦没想到,还未等他动手,就有人先跳出来了。
这个最先跳出来的人是燕王臧荼。他原本是燕王韩广的手下,奉命带兵去救巨鹿,结果就在巨鹿城外,臧荼才见识到真正的战争,那是章邯率领的秦军与项羽统率的楚军的巅峰对决。这次战役决定了历史的走向:项羽败,则反秦起义失败;胜,则秦朝覆亡。而结果,众所周知,项羽胜。巨鹿之战是项羽确立政治地位的成名战,此战之后,项羽成为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
也是在那次战役后,臧荼认定了项羽。
臧荼从此成了项羽的跟班,追随项羽一路西进杀进关中,推翻暴秦。
大功告成,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项羽没有亏待臧荼。项羽戏下分封,将燕国一分为二,令臧荼当燕王,而将老燕王韩广赶到辽东,去做辽东王。燕国当时已经地处偏远,辽东则更甚,那时还是尚未开发的苦寒之地,到辽东与其说是称王,倒不如说是一种发配。
韩广自然不愿意去。
但臧荼有大哥项羽撑腰,底气十足,表示,韩广必须搬家,赶紧给我腾地方。
韩广也很硬气,表示就不搬,你能咋地。臧荼对老东家也不客气,直接出兵。韩广也是混迹江湖多年,自然不甘受气,直接率军迎战。
但韩广到底是没干过有后台的臧荼,被后者反杀,这下别说地盘,连老命也丢了。
韩广也算是遭了报应。他早年是武臣的手下。武臣派韩广去攻略燕地,拿下燕地后韩广就脱离组织,选择单干。武臣最早是陈胜的部下,陈胜派武臣去平定赵国旧地,结果,武臣打下赵地就背叛了陈胜,而他派去扫平燕地的韩广也选择背叛他。
但韩广也未曾料到,他派去救援赵国的臧荼在抱定更粗的大腿后也选择背叛他。
背叛者遭到背叛,还被反杀。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刘邦跟项羽开战后,随着形势的变化,项羽逐渐走了下坡路,臧荼也再次展现墙头草的本色,又一次抱了刘邦的大腿。
臧荼先叛韩广,再叛项羽,如今又叛刘邦。
臧荼资历虽老,水平却很一般,他之所以能熬过反秦起义,挺过楚汉相争,只是因为他待的地方偏远,加上他见风使舵的本事才混到现在。
真敞开打,立即就现原形。
汉五年(前202)二月,刘邦称帝,六月才迁都长安。
七月就传来燕王臧荼反叛的消息。
刘邦听说臧荼谋反,也不含糊,亲自带兵出征,九月就将叛乱平定,臧荼也被生擒活捉。刘邦随即任命自己的发小,同时也是汉朝第一任太尉的长安侯卢绾为燕王。
之前臧荼做燕王是刘邦对楚汉战争既成事实的承认,现在选择的卢绾则是他的沛县老乡,嫡系中的嫡系。
刘邦与卢绾是老乡,更是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两家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刘邦的老爹与卢绾的父亲就是要好的朋友,到了刘邦这一代更是延续了这一友谊。刘邦与卢绾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些加在一起,刘邦与卢绾的关系自然很铁。
刘邦封了一百三十九个侯,卢绾是其中之一,虽然都是侯,也是有区别的。因为刘邦封卢绾的是长安侯,而长安是汉王朝的都城。
卢绾也是沛县功臣集团里面第一个被封王的。
虽然关系铁到这个份儿上,但大一统与分封制的结构性矛盾,导致不久后的卢绾也站到了刘邦的对立面。
臧荼被收拾了,接下来是楚王韩信。
刘邦在称帝前的一个月,将齐王韩信改封楚王,都下邳;魏相国彭越改封梁王,都定陶。这算是刘邦兑现垓下之战前对韩信、彭越的承诺。
刘邦做这个承诺是不开心的,因为这完全是在韩信、彭越的胁迫下做出的。因此,刘邦对这二人始终耿耿于怀。
九月,刘邦平叛归来。
十月,就有人告楚王韩信意欲谋反。
不管这个人告发的是否属实,但刘邦准备对韩信动手却是事实。
刘邦问手下众将,有人告发说韩信想要谋反,你们看该怎么办?这些大老粗几乎想都没想,异口同声地回答,出兵,扫平叛军。
面对慷慨激昂的将军们,刘邦却沉默了。
史书上用的是“帝默然”,这三个字相当巧妙,知道你们在吹牛,又不好说破,那就只能报之以沉默。毕竟,人家虽然水平不够,但态度还是积极的,总不好打击吧。
刘邦太清楚韩信的实力了,也十分了解手下这些人的实际水平。这些将领捆在一起也不是韩信一个人的对手。
对付臧荼这种水平的,刘邦不会犹豫,直接出兵镇压。但面对从未打过败仗的韩信,他不得不谨小慎微。
知道喜欢吹牛的将军们不靠谱,刘邦只好去找素有奇谋的陈平商议此事。
陈平得知刘邦的来意后,问刘邦,有人告韩信谋反,韩信自己知道吗?刘邦说这事目前还属于机密,韩信还不知情。
于是,陈平开始了他的灵魂拷问。
陈平说,陛下自以为手下兵马与楚国相比如何?刘邦说,不如。陈平又问,陛下自料帐下众将用兵行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只能实话实说,都不如。
得到回答的陈平作出总结:兵不如楚精,将不如楚能,举兵相攻不是自取败亡吗?我很为陛下忧虑呀。
听到这里,估计刘邦心里已经想骂街了。
你说的这些难道我不清楚?正是知道手下那帮只会吹牛拍马屁的家伙不靠谱,我才来找你的。结果你还在我面前转上了。
陈平也知道说得差不多了,该及时收住了,自己的这位主子可没有那么多耐心。
接下来,陈平说出了他的办法,古时,天子巡狩四方,每到一地,所在诸侯都要前往拜见。陛下就假装出巡云梦,那里紧邻楚国。韩信得到陛下出巡的消息肯定会前来朝见,到时趁机擒他,易如反掌。
刘邦这才露出笑容。不愧是善出奇策的陈平,这主意也就陈平能想得出来。
刘邦依计而行,果然轻易就将韩信擒获。
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传奇名将却栽在陈平手上。被押上车的韩信直到这时才如梦方醒,大喊道:“人言狡兔死,走狗烹。果如其言。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然而,刘邦并未杀他。显然,所谓的韩信谋反,并不成立。刘邦将韩信带到洛阳,随即赦免了他,但楚王就别当了。韩信被贬为淮阴侯。虽然只是降低一个级别,但王与侯却有质的区别。
汉初的异姓诸侯王,究其实质,都是与刘邦一起打江山的合伙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兵马、地盘。诸侯王虽然也向刘邦称臣,但与刘邦的关系更像周天子与战国诸侯,不是刘邦与萧何、陈平这种纯粹的君臣关系。
被降为侯的韩信当然是很郁闷的。但此时失去地盘军权的韩信,就如同刘邦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刘邦处置。
韩信也知道刘邦忌惮他的才能,只能每日深居简出,闷闷不乐。
一天,也许是实在闷得慌,韩信难得出府去串了一趟门,他去的是樊哙家。
樊哙听说韩信来访,简直受宠若惊,跪拜送迎。樊哙对韩信自称臣,说想不到大王肯屈尊驾临臣府。而韩信对这一切坦然接受,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走出樊哙的府邸,韩信还颇为自嘲地说,想不到自己这辈子竟然沦落到与樊哙这类人为伍。跟樊哙交往,韩信觉得跌份儿。
要知道,樊哙可不是寻常之辈,他娶的是吕后的妹妹,他是吕后的妹夫、刘邦的连襟。而且,樊哙在开国功臣里面也是排得上名次的,人家也是跟着刘邦闯过鸿门宴的。
就这身份,居然跪着迎送韩信,而且做得很自然,更重要的是他本人跟韩信都以为理所当然,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