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書城自編碼: 41394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向达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207502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HK$ 63.8
图说新质生产力1 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1 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HK$ 64.9
雪
《 雪 》

售價:HK$ 75.9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HK$ 140.8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HK$ 96.8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96.8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HK$ 85.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編輯推薦:
向达先生在1930年和1934年先后出版了《中外交通小史》和《中西交通史》,最早以“中西交通”命名,开创了中西交通史这一学术领域。特别是《中西交通史》,诠释了“中西交通”的内涵与意义,确定了“交通史”概念的使用。
《中西交通史》以时间为序,上自先秦,下至晚清,系统而全面地对古代整个中西交通历程、渊源、演变及相互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改变了“两千年来得中西交通,都在若蒙若昧之中”的状态,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国的文化自来都以为是孤立的,不受外来影响的”看法。本书取材精当,提纲挈领,脉络分明,是中西交通史的经典之作。
內容簡介:
向达先生在1930年和1934年先后出版了《中外交通小史》和《中西交通史》,最早以“中西交通”命名,开创了中西交通史这一学术领域。特别是《中西交通史》,诠释了“中西交通”的内涵与意义,确定了“交通史”概念的使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西交通史》以时间为序,上自先秦,下至晚清,系统而全面地对古代整个中西交通历程、渊源、演变及相互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改变了“两千年来得中西交通,都在若蒙若昧之中”的状态,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国的文化自来都以为是孤立的,不受外来影响的”看法。本书取材精当,提纲挈领,脉络分明,是中西交通史的经典之作。
關於作者:
向达(1900—1966),湖南溆浦人,著名历史学家、中西交通史家和敦煌学家。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史学系。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1939年起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西域史专任导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中西交通史》《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敦煌艺术概论》等。
目錄
小 引 Ⅰ
叙 论 Ⅰ
第一章 中国民族西来说 001
第二章 古代中西交通梗概 007
第三章 景教与也里可温教 016
第四章 元代之西征 028
第五章 马哥·孛罗诸人之东来 032
第六章 十五世纪以后中西交通之复兴 047
第七章 明清之际之天主教士与西学 052
第八章 十八世纪之中国与欧洲 073
第九章 十三洋行 082
第十章 鸦片战争与中西交通之大开 094
附中西交通大事年表摘
內容試閱
小 引
二千年的中西交通史迹,要在这五万字的区区小册子中一一表露出来,其有遗漏和讹误,自不待言。何况我对于这一门学问,还是初攻?我希望海内学者不吝指教,使能于再版时修正。
这本书的分量有限,所以只能分作几个题目(Topics),于每一个题目中提示事迹的梗概。因此,年代这一方面就不能不予以疏忽了。本书卷末另附有《中西交通大事年表摘要》,稍稍可以弥缝这一点的不足,但是也不能够详尽。我的希望只是把这一本小书当作一个简略的导言,或是指南,凭着这一个小小的指南,再进而窥探因中西交通而发生的更广阔的世界。
因为我的希望只有这样大,所以开的参考书也是有限。我于每一章的后面加附注一条,粗粗举出几种可以补充本章的书籍,以备读者有意作稍进一步的阅读。书内不用小注:一方面可省篇幅,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不感觉麻烦。至于附注所开书名以简明而易得者为限,参考书有中文可举的总举中文,中文以外,略举英文书同日文书几种,其他文字概从省略。
关于插图方面 :所用的几幅地图,大都采自他书,不敢创作。所采的来源俱于插图目录中注明。
中西交通史在中国的史学上是一门新兴的学问,现在国内究心于此的很不乏人。我希望我这一部百衲本的小书出版以后,能有更好的著作出现,一方面可以满足读书者的要求,一方面也可以使我有点长进。二十年二月十日向达自记于旧都北海。

叙 论
这一本小小的书,只想将中国同欧洲诸国在政治同文化方面初步的交通情形,作一鸟瞰的叙述。自然,几千年的史实,要用五万字来提纲挈要,毫无遗漏,是办不到的。我自己也觉得遗漏太多,如中俄的关系,就有不少的漏洞。所愿在大的方面能够顾到,也算足了。
要说到二千年来的中西交通,可以先将中国的文化作一个鸟瞰。在整个的中国文化史上似乎可以分作几个段落。先秦以前,中国所有的文化孕育发长,略告完成。近来虽有若干学者,主张中国在先秦以前,文化方面即受有西方的影响,但是证据还嫌薄弱。所以先秦以前总可说是中国固有文化发长时期。
秦汉以后,情形又变了。整个的中国同外族发生关系,一天密似一天,北族而外,就算西方的民族,尤其是印度的文化,同中国发生了不可解开的关系。汉以后张骞凿空,发见西域这一大块地方。纪元后不久,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中国这时候在政治上日益崩坏,儒家文化不能维持,黄老之清净无为,因之浸淫于士大夫间。适从西域传来的印度佛教,其组织的严密,同理想的境界之恢诡奇伟,比之黄老学说之简单,胜过远甚,而大概又似乎不甚相远。新来的佛教,就因此而萌生蘖长,植根东土了。
印度佛教思想之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一整个的时期。但是就这一个时期而言,其中似乎又可分为三个段落 :汉魏六朝佛教的传人,最初则与黄老,后又易为老庄之说混合,或者可以说是夹杂。稍后一点,又趋重于净土思想,只想超脱现实,别求乐土。到了唐朝,玄奘三藏“轻万死以涉葱河,重一言而之柰苑”。回国而后,正式建立真正的佛教基础,同时其他宗派风起云涌,印度的佛教到此时才算是真正传入中国。宋朝的哲学突起新局,宋儒之学不论他是否能得儒家的真传,而在中国哲学史别幻异彩,那是无可疑的。可是仔细考察,宋儒之学实是儒释两家经过汉魏以至于唐的交荡互激,所发生出来的一种混合物,只要不是卫道的急先锋,大约都会承认的。印度文明之传入中国,到此时大约可算是造了极峰了。印度文明不仅在中国的哲学上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如风俗、习惯、信仰都渗有印度文明的成分,化合渗透,无迹可寻,与中国人的人生观也已融而为一。
然而中国文明受印度文明影响的结果,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发生一点障碍,激烈一点,也可以说是危害。自从印度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的向后思想日益增长,对于控制自然的努力,远逊于前。中国的文化,从汉以后,创造的思想远赶不上先秦,科学方面的发明同进展,一天一天的衰落 :这种现象的养成,印度文化的传入恐怕要负一大部分的责任呢!到了宋朝,是印度文化传入中国以后最为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中国同西方的交通已大盛于前,而西方的文化也已突飞猛进,于是中国文化史上又突入了一个新的分子,即是西方文化的逐渐传入。
从元以后,西方——或者更确实一点说是欧洲——的文化逐渐向东方传布。七百年来的中国,同西方的文化一天一天的接近,同印度的文化一天一天的离远。直至今日,中国还在这个历程中间,将来的结果如何,此时尚难预断。不过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并不自元朝为始,因为历史上的时代,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的。所以印度文化传入中国的时候,西方同中国也就有了些微的交通,本书所要探寻的就是这一些些交通的痕迹。
汉以来中国同罗马帝国已彼此互相闻问,并已略有交通,希腊的文化也间接的传了一点到中国来。唐朝威震西域,同西亚、中亚的交通很盛,因而西方的宗教一时都传到中国来了。长安一
城为第七世纪至第十世纪世界人种的博物院同宗教的陈列所。这些新来的火祆教、摩尼教而外,还有一种景教,即是基督教的别支。景教不能说是基督教的正宗,而仍不失基督教的精神,实可说是西洋文化中的一个小派。唐朝的景教也曾盛了好几百年,后来虽然销声灭迹,仍然留有余痕。到了元朝,而有也里可温教的发生。这即是基督教的别名,其中有景教,也有其他派别的基督教。
到了元朝,中西交通之盛,为以前所未有,西方欧洲诸国的人士聚集于和林以及大都者为数不少。加以也里可温教的存在和僧人约翰的传述,于是罗马教皇便想用宗教的力量来感化这犷悍的蒙古人,以求得一次意外的收获。柏朗嘉宾诸人相继东来,以临这一望皆白的世界。同时马哥 · 孛罗诸人也就入仕元朝至十余年。那时北京一隅,奉天主教的至几万人,漳、泉一带,都有教堂,也可算盛矣。不料突厥人中途兴起,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灭亡,中西交通的路途,也因之而一时中断。
明以后,因为西洋航海术的发达,中西的交通又复活了。于是欧洲诸国与中国的通商传教都相继而至。在这时候,中国文化史上又获了一个小小的收获,就是西学的传入。自明隆万以至清乾隆,二百年间,西洋的学术如历算、哲理、火器等等在中国植了一点点基础。二千年来的中西交通,都在若蒙若昧之中,元明以来,才得了一点清明的观念。虽然因为宗教上的固执,形势一度恶化,但中西交通到了这一步,已一发而不可遏,虽有壮夫,莫之能挽。鸦片一战,中国同西洋的势力见了一个高低,中国再不能闭关自守了。这是一个划分时代的战争。近百年来的中国,变动之急剧,真是洋洋大观,这又是一个时期,一直到现在,还是在这一个大潮流中回环激荡,未有了日。
本书的目的只在探寻中西交通初步的史实,略略著其梗概,所以即以鸦片战争为全书的结末。近百年来中西交通的史实,应该别有一部中国近代维新史,才可以著其涯略,非此区区短篇所能尽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