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內容簡介: |
从19世纪下半叶到清末民初,“世界”一词从佛教意义上的“世”(表示时间)和“界”(表示空间)的组合,变为一个指称超出中国本土、涉及域外的概念,取代“天下”“万国”“西洋”等词。本书讨论了“世界”一词的变迁过程,并由此展现了近代中国人遭遇“靠前之大变局”之后向外求索、界定自身的过程。
|
關於作者: |
余露,1986年12月生于湖北英山。本、硕、博分别就读于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入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专职科研岗。2017年3月入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民国的思想、学术与文化,尤其关注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历史与社会(文摘)》《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载或摘编,或收入“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世界’观念研究”(18C......
|
目錄:
|
绪论
第一篇?概念演化
第一章?固有基础:近代转化前的“世界”含义
??第一节?后汉六朝: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二节?唐宋元明:世俗日深而依然抽象
??第三节?“世界”古今含义辨析
??小结
第二章?转化关键:洋务运动时期的“天下”、“地球”与“世界”
??第一节?旧词新意:“天下”与“世界”的转换
??第二节?新词为媒:“地球”与“世界”的衔接
??第三节?新旧杂陈:眼光向外与置身局外
??小结
第三章?基本面貌:甲午战争前后的“世界”图景与强弱观念
??第一节?甲午战前中日对“世界”运用的异同与关联
??第二节?甲午战后强弱观念的升级与夷夏之局的松动
??第三节?“世界”的主观认定和自由伸缩
??小结
第四章?时空交融:1900年前后国人的“世界”想象与“世纪”情结
??第一节?“世界”与“世纪”
??第二节?世纪之交的“世界”系列报刊
??第三节?面向“世界”和以“世纪”为单位关注未来
??小结
第二篇?观念运用
第五章?古典新知:《春秋》三世说与“世界进化”
??第一节?三世说中“进化”意涵的凸显
??第二节?“世界进化”与中国命运
??小结
第六章?话语权势:清季民初的“世界知识”与“世界观念”
??第一节?清季“世界观念”“世界知识”的实质内容
??第二节?民初鼓吹“世界知识”“世界观念”的价值偏向
??第三节?对“世界共同性”的迷信
??小结
第七章?士心向背:清季十年的“世界大势”论与辛亥鼎革的驱动力
??第一节?宏观判断:“世界大势”与“世界政策”
??第二节?由远及近:“世界大势”与中国前途
??第三节?中心扩散:“世界大势”与变革呼声
??小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