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海外中国研究·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書城自編碼: 41462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美]芮玛丽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92780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HK$ 107.8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HK$ 96.8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HK$ 65.8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HK$ 68.2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HK$ 64.9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HK$ 105.6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HK$ 152.9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HK$ 86.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5.8
《海外中国研究·秦帝国的诞生》
+

HK$ 85.8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的身份制:良与贱》
+

HK$ 76.2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HK$ 89.7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HK$ 122.5
《海外中国研究·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信息、领土与人际网络》
+

HK$ 141.9
《明初官窑考(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艺术系列)研究永宣青花的开山之》
編輯推薦:
晚清史研究的杰作。
龚书铎、刘广京推荐。
从内部视角整体呈现处在现代门槛上的中国社会。
內容簡介:
“同治中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本书详细叙述了清政府中央和地方大员为“中兴”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历史根由。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不同于此前一味强调西方冲击影响的学者,作者芮玛丽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社会内部如何做出回应的问题上,希望以“同治中兴”的历史个案,推进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解释,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關於作者:
芮玛丽(Mary Clalaugh Wright,1917—1970),美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曾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中文图书馆馆长、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她是第一位在耶鲁大学文理学院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被任命为耶鲁大学文理学院正教授的女性。她还倡导创办美国清史研究会及会刊《清史问题》。著有《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年》等经典之作。
房德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崔丹,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室资料员。
目錄
中译本前言
英文版再版序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新纪元 14
1859—1861年的危机 14
《天津条约》的批准 18
恭亲王执政 19
镇压载垣阴谋集团与恭亲王地位的巩固 21
外国人对新秩序的反应 24
第三章 合作政策 27
世界政治与中国内部发展的关系 27
英国的作用 31
其他列强的政策 45
寓华外交官的中国化 49
中国人对合作政策的反应 55
小 结 56
第四章 中兴的思想 58
朝代循环中的中兴阶段 58
中国历史上的早期中兴 61
“中兴”一词对于同治时期的适用性 65
皇帝的作用 67
满人的利益与汉人的利益 68
地方主义与中央集权制 77
中兴思想的哲学基础 79
社会稳定性的思想 81
社会变化的观念 84
中兴的总纲 88
第五章 文官政府的恢复 91
人员的使用 91
中兴官僚的总特征 92
中兴的主要中央官员 94
中兴的主要地方官员 97
求 才 103
科举制的复兴 106
限制捐纳 113
甄汰官吏 116
打击腐败 118
回避制度 120
专才与全才 122
衙门胥吏 124
小 结 126
第六章 镇压叛乱 127
一个普遍性问题 127
镇压太平天国 130
镇压捻军 133
镇压西北回民起义 141
平定云南 148
平定地方叛乱 153
走向中兴的第一步 156
第七章 地方行政的重建 162
传统平衡的根源 162
恢复士绅的作用 164
恢复教育 168
讨好民众:社会福利政策 172
共同责任网 176
法律的作用 178
地方统治的基石:地方官 182
地方统治受到西方冲击 188
第八章 中国经济的恢复 191
传统经济学 191
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经济崩溃 195
总的经济复兴计划 198
土地政策 204
对传统商业的态度 215
发展经济的政策 224
财政机构 236
经济萧条的问题 244
第九章 自强运动 251
问题的范围 251
中兴前清朝的军事制度 252
地方军队的国家化 253
新的军事领导 255
有才能的中级军官的短缺 257
部队的士气与公众的支持 260
复兴绿营的失败 263
团 练 264
中央的军事管理 265
裁 军 267
武器的现代化 269
对外国军援的态度 275
小 结 283
第十章 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286
中国对外交关系的传统看法 286
总理衙门 290
在国际事务方面的“中兴人才” 294
中国接受条约制度 298
对俄缔约中的失策 301
国际法的引进 306
西学的增进 309
同文馆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313
小 结 322
第十一章 功败垂成 325
签订平等条约的最初努力 325
利害相关的三方 328
外国人心目中的问题 329
外国人关于“复兴中国”的建议:威妥玛-赫德条陈 343
英国为修约所做的准备 350
中国为修约所做的准备 354
中国人眼里的争端 356
蒲安臣使团 361
修约谈判 363
《阿礼国协定》的条款 373
《阿礼国协定》被否决 378
“天津教案” 387
“中兴”的终结 391
第十二章 中兴的遗产 393
译后记 412
內容試閱
中译本前言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以下简称《同治中兴》)是已故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Mary Clalaugh Wright)一部有影响的著作。该书于1957年问世后,立即受到西方汉学家的注意,对它进行了评论;苏联的历史学家也作出反应,发表了批评文章。在美国大学里,它被指定为主修中国历史的大学生、研究生的bidu参考书。可以说,《同治中兴》在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由于这部著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所产生的影响,也由于在它出版后的几年里又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中国近代史的新研究成果,因此,芮玛丽对全书作了一次修订补充,于1962年仍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以第2版发行。现在呈献给读者的中文译本,即根据此版翻译。
“同治中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在经过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打击和英法联军的入侵之后,清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是,在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努力下,也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它重新站稳脚跟,并出现所谓“中兴”景象,使其统治又维持了半个世纪。在《同治中兴》问世以前,西方学者对“同治中兴”这段历史没有什么专门研究,芮玛丽的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同治中兴》中,作者详细叙述了清政府中央和地方大员为“中兴”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历史根由。总之,读者从这部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国外关于“同治中兴”这段历史研究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芮玛丽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使读者认识“同治中兴”这段历史。她在谈到她的研究目的时说,她不赞成“砖瓦式”和“魔术式”的研究方法,认为“砖瓦式”研究方法“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细微侧面大出特出”,而“魔术式”研究方法“则是对中国长期稳定不变的原因作出洋洋大观的一揽子解释”,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为了避免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片面性,她选择了“同治中兴”这段历史做个案研究,希望这一个案研究“有助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解释”。因此,她把“同治中兴”放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并注意分析那些对后来中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展现出广阔的历史视野。
在阐释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时,芮玛丽没有跳出西方流行的“冲击—回应”的理论模式。但是,她没有把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冲击如何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方面,而是放在中国社会内部如何作出回应方面。她指出:一个社会,“当新的因素引入时,任何文化都会分解和重新整合。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每一种文化都是吸收那些似乎相近的外来因素,并继续沿着其自身长期确定的利益所规定的路线发展”。这表明她除去注意“外因”的作用外,还力图从“内因”来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使其许多分析和议论不同于那些一味强调西方冲击影响的学者,而具有独到的见解。
芮玛丽在从“内因”来解释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时,十分强调儒家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她用了相当的篇幅来叙述和分析儒家文化如何影响并决定着“同治中兴”的中坚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等和社会精英——士绅们的生活、思想与行动,如何影响并决定了“中兴”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如何影响并决定了“中兴”的失败。其中的某些分析和议论,至今读来还对人有所启发。
但是,芮玛丽过分夸大了儒家文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她甚至说:“中国之所以不能成功地适应近代世界潮流,其障碍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是满人统治,不是官场的愚昧,更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儒家学说本身的基本构成因素。”这里的错误是明显的,除去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辩护不说,它至少是陷入了文化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
芮玛丽把“同治中兴”这段历史概括为“中国保守派的最后反抗”,其实就是说的中国儒家文化的最后的反抗。她认为,“同治中兴”就是那些深受儒家文化教育和影响的保守派“第一次试图在不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体现这种价值观的制度进行革命改造的条件下改善中国政府,使之在近现代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所做的努力”。这样来概括和解释“同治中兴”的历史,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毕竟是不全面的。在芮玛丽看来,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是命定地不可能步入近现代社会的。因此,她对儒家文化同现代社会相冲突的一面揭露得颇为充分,但对它能够与现代社会相衔接的那些有活力的积极因素则完全忽视了。她也没有阐发在“同治中兴”时期出现的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新因素,没有给予新的生产方式和新阶级的出现以应有的注意,等等。
芮玛丽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出生于1917年,1970年去世。她于1938年毕业于瓦萨学院,1951年获拉德克利夫学院博士学位。此后,即在大学历史系任教。1959年至去世,先后任耶鲁大学历史副教授和教授兼大学图书馆远东文献部顾问。其间,曾任1965年成立的清代研究会的领导人。芮玛丽于《同治中兴》之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和历史职业》《中国再次估价它的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著作》《革命中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年》等。
参加本书翻译的房德邻、郑师渠、郑大华、刘北成、郭小凌、崔丹等同志,是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研究的学者。其中房德邻同志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郑大华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其他几位都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本书中译本首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02年1月出版。——编者注)
龚书铎
2001年8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