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企业运营手册(全彩)
》
售價:HK$
120.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的交叉领域,旨在从认知视角出发,研究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机制与规律。它不仅关注语言结构的变化,更强调语言变化背后的人类认知动因,试图揭示语言如何在认知与文化互动中发展。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认知语言学论文汇编,节选的都是当代语言学中有名的作者的文章,集中刊载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第47期杂志上。所列文章从历史发展、句法变化、语言演化、句法变化的认知研究、意义的认知研究、情绪词的历时演变等方面阐述了历时研究方法的引入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说明了历时研究方法对于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并回顾了其历史发展,展望了未来方向,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和国内认知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 關於作者: |
玛格丽特·E.温特斯、赫利·蒂萨里、凯瑟琳·艾伦,均为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锐,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句法与语义的历时变化、隐喻与转喻的历时研究、原型意义和认知隐喻的历时变化等。他们在第十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期间组织了一场专题讨论会,所提交的11篇论文后来汇编成《历史认知语言学》(Historical Cognitive Linguistics)一书。 译者简介:
刘承宇,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 目錄:
|
前言
1 历史与发展
2 语言演化
3 句法变化的认知研究
4 意义的认知研究方法
5 情绪词的历时演变
6 后记
|
| 內容試閱:
|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国内外久享盛名,其中语言学著作已有10种。考虑到语言学名著翻译有很大提升空间,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在社领导支持下,于2017年2月14日召开“语言学名著译丛”研讨会,引介国外语言学名著的想法当即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热烈支持。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和周密组织,在各校专家和教师的大力配合下,第一批已立项选题三十余种,且部分译稿已完成。现正式定名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明年起将陆续出书。在此,谨向商务印书馆和各位编译专家及教师表示衷心祝贺。 从这套丛书的命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不难看出,这是一项工程浩大的项目。这不是由出版社引进国外语言学名著、在国内进行原样翻印,而是需要译者和编辑做大量的工作。作为译丛,它要求将每部名著逐字逐句精心翻译。书中除正文外,尚有前言、鸣谢、目录、注释、图表、索引等都需要翻译。译者不仅仅承担翻译工作,而且要完成撰写译者前言、编写译者脚注,有条件者还要联系国外原作者为中文版写序。此外,为了确保同一专门译名全书译法一致,译者应另行准备一个译名对照表,并记下其在书中出现时的页码,等等。 本译丛对国内读者,特别是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和研究者,以及与语言学相融合的其他学科的师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第一批遴选的三十余部专著已包括理论与方法、语音与音系、词法与句法、语义与语用、教育与学习、认知与大脑、话语与社会七大板块。这些都是国内外语言学科当前研究的基本内容,它涉及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教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等。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语言学蓬勃发展,语言学许多子领域在其理论视角下不断得到探索。就像在其他理论领域中一样,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虽然历时研究没有引起像共时研究同样多的关注,但也没有被排除在一般研究兴趣之外。事实上,组织者认为,2007年8月在克拉科夫举行的历史研究会议是第一次在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上直接关注历时问题。因此,这个主题会议的首要目标就是把在这个框架内工作的历史语言学家聚集在一起,报告他们的各种研究。组织者(和现在的编辑)希望,其结果能为历时研究的研究者带来更多的互动和提高认知语言学家对历史研究的意识。此外,我们希望开启一个关于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从而激发更广泛的讨论,使得这些方法彼此受益。
虽然本书收录了大部分主题发言,但并非所有演讲者的发言都被收录在此。另外,还有一篇会议外论文也被收录在内,由西尔维亚·卢拉吉(Silvia Luraghi)撰写。组织者决定不对每一个发言者做单独反馈,而是在为期一天的会议分组讨论结束后,对所有的论文作出整体评论。然而,这种总结性讨论主要关注历时认知语言学的未来。更具体地说,研究者讨论了各篇会议发言背后的方法的后续发展,以及未来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不过这种小组的讨论性对话并未收录书中,而是以专家小组成员之一德克·吉拉尔茨(Dirk Geeraerts)的论文作为收官。 作为编辑,我们按字母反序顺序排列。选择这个不同寻常的顺序是为了强调我们作为会议组织者和编辑的合作关系。 我们要感谢许多人,首先是组织克拉科夫会议的埃尔兹比塔·塔巴科夫斯卡(Elzbieta Tabakowska)。我们感谢她的想法,这不仅促成了本次主题会议的召开,而且最终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还促成了新的合作和编辑之间的友谊。我们感谢本届会议的所有与会者、包括收录在本书的作者以及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一步参加的与会者;这是令人兴奋和满足的一天!德古意特出版社的安柯·贝克(Anke Beck)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的编辑德克·吉拉尔茨,从一开始就鼓励我们出版此书,并一直是我们强有力的支持,德古意特出版社的波吉特·西弗(Birgit Sievert)也是如此。我们还要感谢所有的论文评阅人;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定稿内容得到了极大地丰富。 佩薇·科伊维斯托-阿兰科(Paivi Koivisto-Alanko)也是会议的组织者,尽管她未能自始至终地参与书稿编辑的整个过程,但她在开始时的贡献是十分有价值的。在她不得不退出项目后,我们还是非常尊重她的建议和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满怀感激之情,这也是本书的致谢感言。玛格丽特·温特斯(Margaret Winters)非常感谢杰夫·内森(Geof Nathan)对她一如既往的支持。赫利·蒂萨里(Heli Tissari)感谢她的母亲莉娜·蒂萨里(Leena Tissari)总是耐心地倾听关于她大学生活的各种长篇大论。母亲不仅在专业上鼓励她,而且自己也开始阅览科学哲学等相关读物。凯瑟琳·艾伦(Kathryn Allan)感谢菲利普·杜金(Philip Durkin)在书稿筹备期间给予的所有支持和鼓励,以及不计其数的热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