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查理的一生 写给焦虑世代的普通人 百岁老人真实人生故事 现实版《阿甘正传》充满历史洞见、人生智慧、生活常识与无穷趣味的佳作

書城自編碼: 41625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外国随笔
作者: [美]大卫·冯·德勒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361385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红帆船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售價:HK$ 87.9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編輯推薦:
百岁老人真实的人生故事
现实版《阿甘正传》,汤姆·汉克斯感动推荐!
★一位109岁老人真实的人生故事,书写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查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致命传染病大流行、经济由盛转衰、技术革命下的行业洗牌……在充满不确定的动荡时代,他凭借古老朴素的生活智慧,走完了一整个世纪的辽阔旅程
★一部艰难时期的希望之书,写给焦虑世代的普通人:这个世界,只有真正善良、踏实、努力的人最后很好地度过了一生,才能让人看到希望。完成普通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对于正在经历经济下行期、失业潮、AI技术冲击的我们来说,《查理的一生》就是这样一部艰难时期的希望之书
★《纽约时报》、亚马逊畅销书,入选Goodreads读者年度选书,《华盛顿邮报》《福布斯》《出版人周刊》一致推荐:一部视角独特、引人入胜的精彩人生实录
★”我强烈推荐这本充满历史洞见、人生智慧、生活常识与无穷趣味的佳作。真希望我也曾与查理为邻——更盼能如他一般活到109岁!”——汤姆·汉克斯
內容簡介:
2014年8月16日,查理·怀特过完了最后一个生日,在刚满109岁的第二天清晨溘然长逝。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他的一生横跨了人类历史上极为动荡、变化剧烈的时期之一。查理从两次世界大战与致命的传染病大流行中幸存,经历了经济的繁荣与萧条,遭遇了技术革命的冲击,用朴素的生活智慧适应着每一次的时代剧变。这是一个普通人真实的人生故事,也是一场跨越世纪的辽阔旅程,而世上走过这条路的人并不多。
關於作者:
大卫·冯·德勒
David Von Drehle
1961年出生,美国资深新闻记者,畅销书作家。《华盛顿邮报》编辑,曾任《时代周刊》特约编辑,撰写多篇封面专题报道。曾出版得奖的畅销书《三角工厂大火》,广受好评。目前和妻子及四个孩子住在堪萨斯城。
目錄
第一章
他不是什么英雄,更别说是什么超级英雄了。
第二章
我的邻居正在给他的女朋友洗车。这就是查理·怀特。今年102 岁。
第三章
一切已成定局,而他无力改变。
第四章
“是时候做个大人了。”
第五章
“兄弟,这简直就是理想生活啊。”
第六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任何国度的任何时代莫不如是。
第七章
有些人就是活得比别人更难,……这就是人生。
第八章
他总是非常机敏地关注着下一扇门会在何处敞开,一旦看到就会大步踏入。
第九章
世界为查理敞开了大门,真的是这样。
第十章
他的故事由马匹、马车和缓慢行驶的火车拉开序幕,在当前这个焕然一新的世界中落下句点。
致谢
译后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节选)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在逆境和巨大变革中活下来,甚至如何更好地生活。现在,不论是我的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他们终其一生都将在充满变革的时代漩涡中沉浮。某些变革我们可以预测,但有些挑战是毫无征兆地来临的,就像席卷世界的大流行病那样。我想,无人驾驶的汽车和可以对话的机器人只是个开始,好比暴风雨前的宁静。毕竟,汽车和机器人都只是工具设备,设备的更新迭代并不一定会改变世界。我这一代人在晶体管收音机和19英寸特丽珑彩电的陪伴下长大。现在,我们用Spotify 听歌,看85英寸的超高清电视,但我们还是通过手持设备来听音乐,在玻璃屏上观看动态的二维图像。
革命性变革则不同。社会、文化、经济乃至政治制度都可能因为这些变革被重塑。试想一下谷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吧。在印刷机问世之前,大部分人大字都不识一个,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或手抄稿件来传播信息,不仅速度很慢,内容的可信度也不高。那时的年轻人都向家族或村里的长辈请教,所以人们积累知识的速度异常缓慢。得益于印刷机的诞生,人们能够跨越遥远的距离,甚至突破时间的障碍。历史上第一次,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低成本但高效率的连接。于是,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及工业革命紧随其后,促成了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的兴起,奴隶制不再合法,人们迎来了探索时代(包括太空探索),影响非同寻常。如果活字印刷术仅凭一些木块和铅块就能做到,那么现在我们手中握着的电子设备又会带来什么变化呢?当世界上所有的藏书和语言都聚于我们的指尖,每个人都有能力引爆大众传播。
…………
父母都想为子女提供工具,助力他们获得成功。但是,我们的孩子出生的世界是如此陌生,万事走向难以预测。今天能派上用场的“工具箱”,也许明天就成了负担。父母束手无策,只求自己的忠告不会将孩子引入歧途。
眼看着数字革命的规模逐步扩大,我开始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无法给孩子们提供多少帮助。我所了解的变化仅限于新出的设备,不太能触及整个文化或社会的层面。这些年来,科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我惊叹,但我的生活其实和父母那辈并无二致。在我父母长大的过程中,无线电还是新事物,我则见证了它逐步演变成广播电台、通信卫星和流媒体传输。但是,不管是我还是我的父母,我们都生活在拥有无线电的时代。把“无线电”换作飞机、报纸、内燃机、网络电视、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之争、现代医学依然成立。哪怕我们一直为新设备的发明惊叹不已,但还有成千上万种事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稳定感。但在我孩子这一代的生活中,过去这类事物正在销声匿迹,而新的事物层出不穷。
我忽然清楚地意识到,若想找到一位榜样人物,必须追溯到我父母的上一代,甚至更往前的那代人。这样的人物才是巨变时代的弄潮儿。我要回到农业时代的尾声,那时的中产阶级家庭还没有通电,也没有自来水,人类还不曾成功飞上天,抗生素尚未面世。我得找到这样一个人:他年轻时生活在一个马车比汽车更常见的世界,和拿破仑或达·芬奇时期的农民生活的世界类似。那时的世界还没有电影,各大帝国仍在君王的统治之下。20世纪初是畜力运输的时代,白喉尚未被攻克,仅有百分之六的美国人能高中毕业。21世纪则出现了空间站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一个20世纪初出生的美国人如果能一直活到21世纪,就如同双脚横跨这两个时代的两端。这个人应该看过《一个国家的诞生》,也目睹了奥巴马政府领导的美国,见证了女性从无权投票到一步步参与治国经商,经历了周日活动从社区教堂的“百家饭”聚餐转变为在五层楼高的大屏幕上观看大型赛事的即时投影,为美式橄榄球比赛狂欢。这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不论是南极北极还是珠穆朗玛峰的顶峰都不曾留下人类的脚印,但这个人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
那些在20世纪初出生的孩子若能活到今天,必定已是百岁老人。他们的生活与社区,工作场所与信仰空间,家庭结构与道德观念都被动摇、颠覆、连根拔起,然后被重塑。就在他们刚刚降生于这个世界时,“忽然爆发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折断了历史的脖颈”(用亨利·亚当斯的话来说),而他们就一直生活在变幻莫测的余震之中。当经历过如此多冲击,他们要如何继续茁壮成长,甚至找到幸福?不管我们需要什么,我都想把这些“工具”传递给我的孩子们:如何在巨大的错位、混乱和不确定中依然坚忍不拔,沉着镇定。
我决定为我的孩子写一本书,指引他们如何在风暴中生活。当我意识到这是自己身为父亲的义务时,我愿意踏遍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去寻觅那个故事。但事实证明,我根本没必要走遍天下。在八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家门口的车道上,在刺眼的阳光下抬起头,我看到我的书就在那里——就站在街道对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