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何以中国·忠臣之变:大宋989—1051

書城自編碼: 416478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吴铮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121135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36/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29.8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657.8
站在自己这边
《 站在自己这边 》

售價:HK$ 60.5
micro:bit 硬件编程快速入门与综合实战
《 micro:bit 硬件编程快速入门与综合实战 》

售價:HK$ 74.8
南宋新出碑志文献辑补
《 南宋新出碑志文献辑补 》

售價:HK$ 217.8
故宫博物院百年百事
《 故宫博物院百年百事 》

售價:HK$ 140.8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

售價:HK$ 94.6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中国ESG卓越实践(2024) 探索创新ESG中国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

售價:HK$ 217.8

編輯推薦:
《忠臣之变:大宋989-1051》聚焦北宋前期至中期的政治风云,以翔实史料还原历史细节,深入剖析“忠臣”形象的复杂演变。书中通过关键人物与事件的交织,展现宋代政治文化的独特魅力,语言精炼流畅,兼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是了解北宋政治变迁的优质读本。
內容簡介:
本书为吴铮强教授积十余年之功,潜心研究北宋政治史的崭新力作,以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寇准极言边事被拔擢为枢密院直学士为发端,讫于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诏撰《旌忠之碑》。其间,发生宋太宗定策立储、宋辽战和、澶渊之盟、真宗天书封禅、刘后垂帘等一系列重要事件,深刻影响了宋朝之后的历史走向。通过对史料的爬罗剔抉,书中既展现了以寇准为中心的北宋朝堂群像,又呈现出各方势力如何围绕对寇准的“忠奸”叙述争夺话语权,开启影响深远的“党争”时代。
關於作者:
吴铮强,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关注中国社会结构演变、宋代社会与政治等问题,曾出版《科举理学化》《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在《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目錄
引 子
第一部 定策之功
第二部 澶渊之谜
第三部 乾祐天书
第四部 旌忠之碑
结 语
附录:《宋史·寇准传》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言/序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 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深邃 。“何以中国”是时代之问, 是历史之问,我们给予积极 回应。 本书系从不同角度展开 解读,致力于展现中国历史 文化全貌,内容涵盖中国独 特的国家运转机制、社会道 德秩序,特殊的文化制度、 技术成就,关键历史节点、 人物等方面,结合文明互鉴 的视角,助力读者更好地理 解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文 化嬗变,历史变迁的深层原 因与具体历程。 本书系兼具学术性与可 读性。作者有着不同专业背 景、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不同作者的成果,能让读者 突破成见,看到多面的中国 历史,甚至一探中国之为中 国的深邃底蕴,以及文明自 我更新的可能之道。 所选书目,表述上也各 有所异:有的是整体俯瞰, 有的是细处观摩;有的是通 史分析,有的是断代剖析; 有的是他者视角,有的是自 我反思。但所通的是,都以 各自的方式溯源历史、寻脉 中华,希望读者能在这里读 懂中国,读懂中华文明。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何以中国?是以中国。 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十八岁那年,寇准突然火箭式升官了,由从七品直接升到从五品。而且在从五品的官阶上,宋太宗给寇准安排了一个正三品的职务。这大致相当于县处级副职破格提拔为正厅级干部,然后安排了某部委正职的职务,比如财政部税务司的办公室副主任调去做国务院代理秘书长,享受正厅级待遇。
这一年是端拱二年(989),寇准调到中央工作刚有一年。此前一年,寇准授右正言、直史馆,充三司度支推官。宋朝的职官制度最主要有两套体系,一套是标识官阶的寄禄官,一套是称为“差遣”的具体职务。北宋前期,“右正言”属于寄禄官体系,是从七品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干部。直史馆、三司度支推官都是具体的职务,直史馆相当于在国家档案馆工作,三司是总管宋朝财政的特殊机构,充三司度支推官就好比在财政部预算司上班。寇准在三司升过职,改任盐铁判官,“判官”比“推官”略高一等。
端拱二年(989)七月,寇准突然擢为从五品的虞部郎中。正常情况下,宋朝官场三年才能升半级,寇准一次跳升两级,瞬间走完别人需要煎熬十二年的仕途。官家破格提拔倒也罢了,宰相府本来安排寇准出任“开封推官”的职务,相当于京城办公厅副主任,这对于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绝对算得上飞黄腾达,但官家说这是糊弄寇准。
给寇准重新安排的职位称为“枢密院直学士”,枢密院是与中书门下对等的中枢机构,二者合称“两府”。宋朝宰相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他们执掌的机构就是“中书门下”,办公场所称“政事堂”,因在枢密院之东又称“东府”。枢密院是掌管军政的中央机构,长官称“枢密使”,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别的一些名称,办公场所又称“西府”。两府的正副长官就是宋朝的宰辅大臣,也称“宰执”。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府,地位当然略高于枢密院。但唐末五代战乱不止,军政与武将在朝廷的地位尤为突出,中书门下沦为尊崇文官、主持日常政务的程序性机构,枢密院的实际权势其实超越了中书门下。宋朝建立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枢密院也往往由文臣执掌。但至少在宋初,枢密院还是掌管军政的枢纽机构,仍有独立运作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沦为中书门下副职机构。
寇准的这个“枢密院直学士”非常特殊,虽然还没进入宰辅的行列,却属于领导职务,枢密院签发的文件是要直学士签字的,因此直学士可以视为宰辅大臣的储备人才。直学士的职能是备顾问、崇政殿朝会侍立。崇政殿朝会就是皇帝处理具体事务的御前会议,仪式性或者例会性质的早朝一般安排在长春殿。侍立可以理解为旁听,官家点名的话还可以发表意见参与决策,这正是“备顾问”的职能。所以直学士虽职位较低,却进入了核心决策层,官家有事可以直接找寇准商量。
寇准担任这个职位,说明他已经成为官家的核心幕僚。寇准的历史地位,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赵普是陈桥兵变的核心参与者,太祖、太宗朝三度拜相,他在宋朝建立后的职务就是枢密院直学士。但从年龄上讲,寇准比赵普年轻十岁就坐上了这个位子。
寇准火箭式升官,总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备顾问的枢密院直学士,有点类似于军师的角色,这时的官家是不是遇上什么重大决策问题需要寇准的神机妙算呢?寇准的好朋友、直史馆的同僚王禹偁记述寇准火速升官的起因,说是试《御戎论》,“承诏极言北边事”,就是官家为应对契丹侵扰向臣僚问计,而寇准的对策让官家很满意。
开始是雍熙四年(987)四月,宋太宗雍熙北伐惨遭失败的第二年,官家“诏询文武御戎之策”。这次诏询只有殿中侍御史赵孚的奏议被《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下来,《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李焘穷尽史料编写的北宋编年体史书,以下会反复引用,简称《长编》。赵孚的儿子叫赵安仁,后来为澶渊之盟起草外交文书,《宋史·赵安仁传》记载此事时就追溯了赵孚雍熙四年“极陈和好之利”,所以官方其实认定是赵孚揭开了澶渊之盟的序幕。
P3-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