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只要走出第一步就离目标近一步,只要开始就是在接近梦想
优酷财经热门访谈节目,开播至今已超过1亿4000万人次收看
26位商业精英,开诚布公,脑力激荡,为你献上当下最有实战指导性的成功励志课堂!
熟人、朋友、兄弟,其实是分着不同层次的,现在“称兄道弟”有时候是互相开玩笑瞎叫。我对朋友的定义还是要比熟人更高一层,就是高到把朋友之间的信誉看得比钱重。优酷的这档《老友记》节目,把我和俞敏洪对话中表达出来的观点,拍摄剪辑得很贴切,不容易!现在出书了,希望我们的这段对话会对读者有些许帮助和价值。
—— 柳传志
一提到“老男孩”三个字,就让人在头脑中浮现出青春不老、蓬勃向上、不向岁月低头、不向梦想服输的男儿形象。所谓老去的,只是时光在身体上雕刻的模样;男孩,象征着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执着于梦想、奋勇拼搏的形象。有这样的一群“老男孩”,他们追逐并实现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从创业开始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条崎岖的路上,是什么让他们勇敢尝试,不信邪,不绝望;是什么点燃和呵护了他们体内跳动的小火苗,一直把前行的道路照亮。书中这13组老男孩的对话,既是他们敞开心扉的自白,又是彼此在风趣逗乐中的思想共鸣
|
內容簡介: |
优酷老友记,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平时公众眼中的商界大佬们,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各自的故事。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冯仑、王石,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马云、古永锵、周鸿祎,实业界的元老柳传志、王建宙,青年导师新东方的俞敏洪,娱乐大咖周星驰、陈可辛、王长田,电商界的新秀陈欧……他们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经历,在“老友记”这个混搭的平台,在巅峰对谈中,呈现出各自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内幕。
你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个性魅力、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他们在商海沉浮中历练出的睿智眼光,他们在无数风险中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成功,相信对你我都会有所启迪。
|
關於作者: |
优酷财经《老友记》创作团队
首席撰稿修思禹,财经记者,资深媒体人。现供职于国内一家著名商业杂志。曾采访过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等数十位在政界、经济界、商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轰动一时的“国美陈黄之战”“雷士照明创投之争”中,曾深度采访当事人陈晓、吴长江。对中国企业家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有细腻的观察和独道的见解。
|
目錄:
|
第一章 柳传志 俞敏洪:纯爷们儿拼搏记
第二章 马云 周星驰:天马行空
第三章 陈欧 徐小平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第四章 周鸿祎 吴伯凡:“斗士”的火拼逻辑
第五章 王建宙 何刚:4G时代
第六章 黄怒波 汪潮涌:从活着到生活
第七章 冯仑 王兵:商业拯救慈善
第八章 王长田 刘仪伟:谁在囧途
第九章 陈可辛 古永锵:合伙即人生
第十章 汪小菲 宋柯:老男孩的美食生活
第十一章 陈绍鹏 牛文文:舌尖上的安全
第十二章 李光斗 冯军:致命营销
第十三章 王石 李辉:灵魂的台阶
代后记 追梦的老男孩们
|
內容試閱:
|
第四章 “斗士”的火拼逻辑—— 周鸿祎对话吴伯凡
周鸿祎曾在微博上郑重其事发过一则声明:“我不是老板,从来都不是,我是360跟大家一起干活的大leader,我愿意为用户干活,愿意为员工干活,愿意为股东干活。一句话:苦逼 ,并快乐着。”
从外表看,周鸿祎的确不像一个大BOSS。不管是采访还是在某些活动中偶遇,我从来没看见过他穿正装,要么夹克衫,要么休闲毛衣,要么套头T恤。一副标准IT男的形象。
不过,和传统的技术男不同,周鸿祎特别能言善辩,在媒体面前,或在公开场合,周鸿祎似乎总是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
单从采访的角度来说,大部分记者应该都挺喜欢周鸿祎的,因为只要镜头对着他,不管多么累,多么疲惫不堪,他都能在一秒中内精神焕发。采访他也永远不用担心冷场,抛出一个问题,他就能滔滔不绝。说到兴起时,镜片后的大眼睛还会瞪得圆圆的。
近几年,他越来越喜欢穿红色的衣服。红衣与他的名字偕音,因此得了一个“红衣教主”的绰号。又因为屡屡口出狂言挑战业内巨头公司,从“红衣教主”变成了“红衣大炮”。
周鸿祎几乎跟业内所有大佬都干过架:和百度李彦宏针锋相对;与网易丁磊论战江湖;叫板阿里巴巴马云;还有闹得沸沸扬扬的与腾讯马化腾的“3Q大战”;甚至他连自己多年的朋友也不放过:在微博上挑起与相识17年的好友雷军的口水战;在与腾讯争取“搜狗”失败后与搜狐张朝阳反目……周鸿祎从来不讳忌向媒体“公开”这些“战争”背后的内幕,而且他每次都是振振有词地急急表白,是别人挑起事端,他是正义或者被迫反击的一方。
不过,别人可不这样认为。
2012年5月19日,马化腾转发了雷军一条暗指周鸿祎通过骂人吵架做市场推广的微博,并如此评价到“唉!其实他是个演员。剧情、套路、表情每次都差不多。雷总看透了就陪他练到底吧。”
2013年10月11号当当网李国庆,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家媒体关于腾讯从360手上“抢走”搜狗的报道,也如此评价到:这些年庆幸没和老周(周鸿祎)同行,公关高手惹不起。
据说,周鸿祎在圈子人缘不太好,但他丝毫不再意,依然我行我素,并对自己“搅局者”的身份深以为荣。这就是周鸿祎的性格。他小时候就喜欢跟人打架,老是打不赢,但是坚决要跟人打。
1970年10月4日,周鸿祎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边街村秀才湾。虽然籍贯为黄冈,但是他从小在河南长大,大学又到陕西念书,所以在他的个性中即有南方人的精明,又有北方人的直率。
周鸿祎在少年时期就对电脑特别感兴趣,而且天分极高。因为父亲的单位是做地图测绘的,在周鸿祎高中阶段,家里就有了IBM和苹果电脑。他最初的电脑启蒙老师,是父亲单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高中还没毕业,他就已经学会了用Basic语言编程。
也就是在那段时期,周鸿祎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于大学生辞职下海,帮人攒电脑挣钱的故事,他觉得这帮人活得特别潇洒,有活就干,没活就出去玩,不用按点上班,也没人管。当时,他对创业并没有概念,但却确定以后要像这几个大学生一样,从事跟电脑相关的自由职业。
为了实现这个梦,周鸿祎放弃了武汉大学和上海交大投给他的橄榄枝,选择了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到了大学,周鸿祎如鱼得水,天份加上努力,让他很快成为学校里知名的电脑高手,还获得了“电脑小狂人”的称号。从大三开始,学校提供的工作平台就不能满足周鸿祎的胃口了,他开始从外面接各种与电脑软件相关的活,其中包括对银行立体计算器程序的改进。等到大四,周鸿祎已经敢单枪匹马跑到北京的中关村“闯荡”。
大学四年,周鸿祎异常忙碌,白天上课,晚上干活,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但大学四年的专业训练,让他从一个毛躁的小伙子变成了严谨的工程师。对创业他也有了一些认识和自己的看法,开始在心中对自己的未来勾画蓝图。所以研究生选专业时,周鸿祎选择了管理学专业,因为他想将来自己开电脑公司时,总要有点管理经验。
现实总是没有想像中的美好,真开始上课,周鸿祎才发现自己对管理学丝毫没有兴趣,读研没多久,他就开始逃课继续研究电脑。在读研期间周鸿祎做出了反病卡的原型,还拉了几个同学开始创业,而且在三年时间内创业两次,当然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硕士毕业后,周鸿祎放弃了去银行工作的机会,进了方正集团。创业失败让周鸿祎安稳了几年,不过只短暂安稳了三年,周鸿袆又开始蠢蠢欲动。
1998年,28岁的周鸿袆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创建了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3721的意思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确实也很符合周鸿袆的做事风格。当时,周鸿袆和老婆以及两个员工租住在保福寺附近的小两居里,注册公司的几万块钱资本,还是他老婆跟娘家人借的。
3721开创了中文上网服务之先河,并于1999年正式提供网络实名中文上网服务。“中文关键词搜索”技术所带来的网站实名服务覆盖了当时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约8000万人次,并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2001年,3721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率先宣布盈利。2004年1月,雅虎出资1.2亿美金购买了3721公司。并邀请周鸿袆就任雅虎总裁,全面负责雅虎及3721公司的战略制定与执行。
在外人看来,这场交易周鸿袆并不吃亏,但是后来,谈及此交易,周鸿袆屡屡表现出悔恨万分,他总觉得,如果不卖给雅虎,3721坚持到今天,市场份额一定会超越百度。
在雅虎中国又“安份”了18个月,2005年8月,周鸿祎又一次功成身退,创立了一直坚持做到今天的奇虎360,当然,从宣布免费杀毒干掉国内杀毒软件的厂商开始,他也坚持找人吵架到今天。
周鸿祎微博的头像就是一种备战的状态:他穿着迷彩服,皱着眉毛,坐在草地上,怀里抱着一支CS游戏中常见的AK47。他喜欢真人CS游戏,也是这项必须战斗才能取胜的游戏中的高手。
有人说,这些年,有奇虎360的地方,就有战争。而周鸿祎说,360公司就像一条鲶鱼,有他们的存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才能充满活力,那些巨头企业才会有创新和改变的压力。
大家总觉得周鸿祎挑起战争后,必是为了赢,因为损人都是为了利己。但他自己觉得每次都是两败俱伤,而且他受的都是内伤。他也从来不怕输,还想让更有创新者像他一样有斗志,他说,这样才能平衡市场,让后来者有挑战巨头的机会。
对于周鸿祎的个性,网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爱他的人佩服他的勇气,讨厌他的人,觉得他是互联网中的“黑社会”。战斗这么多年,他似乎没有斗累了想停火休息的意思。他的老朋友,《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知名媒体人、财经脱口秀《冬吴相对论》的主持人吴伯凡评价他说:“在周鸿祎的身上有那种长不大的成份,但这几年他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说话不像以前那么狠了,不像以前那么有挑衅性,开始注意分寸与节奏。”
周鸿祎自己也坦诚,他曾为言辞过激向马云当面道歉;主动找丁磊把酒言欢一笑泯恩仇;和雷军仍然是朋友。只不过,他继续指名道姓地抨击百度和腾讯,最近又多了一个搜狗的王小川。当然,谁也不知道,他下一个炮轰的对像会是谁。
其实,理智想想,我们可能不喜欢周鸿祎的个性,但中国的互联网也还真不能缺少他这样的斗士。
商战大时代
2012年8月,360搜索横空出世,短短10天斩获搜索市场10%份额,排名仅次百度位列第二。此举震惊搜索业巨头百度,8月28日百度展开“夜战”,用户通过360综合搜索访问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服务时,将会强行跳转至百度首页,不惜破坏用户体验,反制360。次日,360迅速反击,将网址导航搜索框中之前默认的新闻、地图、MP3等百度产品全部撤掉,替换成包括搜狗在内的其他产品。3B大战全面爆发。当年的“流氓软件之父”周鸿祎对战今天的搜索业垄断者李彦宏,更有网友戏称这是一场流氓对地痞的精彩战斗。
其实从3Q到3B,战争从未停止,恋战者无往不利。
吴伯凡:据说,在2012年11月24日创业家年会现场,你与为百度提供公关服务的蓝色光标创始人赵文权不期而遇。当时,你们俩言辞激烈针锋相对。你说,在你们做搜索两个月内,发生了无数的事情,大公司用各种方法来对你进行绞杀,无数的第三方打手都蹦了出来。比如说砸进8千万,让某公关公司砸死你们。并指名点姓告诉赵文权打你们的时候手轻一点,把你打死了后面的钱怎么办?所以要留着,慢慢打。我听到这段对话觉得很有意思。在我们看来,当时百度对战360的决心越来越坚定,而你也信心满怀,你是觉得自己点中了百度的死穴——竞价排名吗?还是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能跟百度竞争?
周鸿祎:做搜索我有团队,有经验,有足够多的用户,有完整的技术,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我做搜索的一个必要原因。我决定做搜索,就是我看到了颠覆的可能性。谷歌不能用,大家被迫选择用百度,但他们的用户体验有很多问题。
大家把搜索引擎当成一种知识引擎,所以应该给用户尽量客观、公正、中立的材料,即使在里边混很多广告,也应该把广告和搜索结果分开,至少要标出来。但有些公司完全是用广告来误导用户。
吴伯凡:当时谷歌走了以后,搜搜、有道等好多公司,好像都想分一杯羹?
周鸿祎:但百度一支独大,几乎垄断了这个市场。最强劲的对手没了,像搜搜、搜狗、有道对他们根本不构成任何的实质的影响。所以百度就没有任何的动力去改善用户体验,为了挣钱,搜索过度的商业化。大家也都感觉越来越糟糕,比如说很多关健词打出来,前面全是广告。
百度搞的商业模式叫竞价排名,愿意出高价商业的欺诈网站就被放在前面。最严重是医疗行业。中国的医疗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好的医院永远人满为患,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看上病,他们不会花几百块钱去搜索引擎找客户。
但虚假医疗需要。虚假医疗广告把很大一部分收入贡献给了搜索引擎,换句话说,在搜索引擎里,30%的收入是来自于虚假医疗广告,这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很多人包括国家媒体也做过批判,但没有用。因为当消费者没有选择的时候就会变成受害者。所以我就想,自己能不能颠覆这种商业模式?反正我是光脚的,我在搜索上一分钱收入都没有,我不用像垄断者那样去追求过渡的利润,稍微做点规规矩矩的广告,就能挣钱。
吴伯凡: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盈利?
周鸿祎:搜索我学谷歌。在搜索结果里根据用户的关键字,会在左边放上匹配的广告,大概每一页会有限的放几条,或者用颜色明确地区分出来。
有些大家批评比较多的,我们很难做判断的行业,比如说虚假医疗,我们全不做。我只做一个更干净的搜索,即使只有10%的份额,也要让市场里有第二个选择。如果对手也能跟着变得很干净,我也算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再说,到什么时候,一定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互联网里再牛的巨头,也要尊重用户的意见。
吴伯凡:我觉得你提的这一点可以称之为“道德竞争力”。做商业的人,很容易有一个所谓的常识:讲道德可能就妨碍商业上的成就,至少是道德行为是无助于在商业上得成功的,有些时候还常常是障碍商业上的成功。甚至是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时候,可能会让整个企业陷入毁灭。该赚的钱不赚,在商不言商,是很灾难性的事情。这种观念来自于我们传统的“无商不奸。”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在经营的过程当中,想抄近路走捷径的公司,就会把车开到一条低等级公路上,踏一上条没法掉头的路。你不道德,总有人比你更不道德,所以这条路是走不长的。像圣经里说的,要走窄门不走宽门,宽门人多必之死亡,窄门人少方能进入天堂。
不过,3B之战,虽然从明战变成暗战,但至少不像当年你跟马华腾打架那样激烈吧?
周鸿祎:我觉得我们是站在明处的,但是这种巨头,出来跟我来对话他也很尴尬,因为我说的道理是对的,他很难反驳我说的东西。比如,过去有人质问李彦宏说,为什么竞价排名是把一些虚假的结果放在前面?他总是解释说“算法”,其实搞技术人都知道,那不是什么算法,那就是你的商业规则。今天我有搜索引擎,就可以证明给公众看,不是什么算法,我们可以把那欺诈的网站过滤掉。但是我们因此遭到很多暗枪,他找了很多代理人不断的来骂我们,比如说我们涉嫌偷帐号,反正把所有能想到最肮脏的词都加到我们头上。
吴伯凡:不过,你也一直很淡定。是因为以前经历让你皮糙肉厚了吗?
周鸿祎:我相信造谣是不可能把一个公司给扼杀的。如果可以,那以后中国互联网大家谁都不用做产品了,都花钱雇公关公司,雇水军公司,以骂人为主,把竞争对手骂死好了。中国以后也就不要创新了,因为任何创新者一定会被人骂死。
吴伯凡:有业内人士做出这样的分析,与3Q大战“二选一”、速战速决的打法不同,3B大战将是“小刀刮肉”式的持久战。但这场打着颠覆垄断旗号的战役是否真的能够净化搜索,造福数亿网民还是未知数。
谷歌公司的信条叫不作恶,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制约在道德法则之下的。把广告冒充公共信息来发布的,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谷歌没有采用。谷歌就是想用他自己的经营实践证明,不作恶也是可以赚钱的。据说,去年美国所有的平面媒体,加起来的广告收入,不如谷歌一家的广告收入了。
好的搜索引擎除了搜索结果客观公正之外,更要全面和权威,这是全世界用户的相同诉求。但是谷歌的成功似乎很难在中国被复制,前段时间,我要查有关robots协议的资料,我发现一个问题,从360搜索,搜出来的东西资料,确实没有百度的全。百度有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等等,但你们没有这些,这肯定会影响你的用户体验。
周鸿祎:今天的百度已经不是单纯的搜索网站,也是一个内容站,有大量的网民自己贡献的内容。这些内容站,我觉得也是应该被别的搜索引擎搜到。虽然百度是我们竞争对手,但是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里面的东西,作为对互联网很好的内容,我们也一样应该能搜到。
吴伯凡:刚才我谈到的robots协议,在百度百科中有这样的解读:“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Robots协议是网站国际互联网界通行的道德规范,其目的是保护网站数据和敏感信息、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侵犯。”其中也有提到,奇虎360被曝违反Robots协议。
周鸿祎:我们找过robots协议的发明人,也了解了robots协议来龙去脉,他只是告诉网站什么东西可以对外公开,什么东西应该保密。但是百度创造性的变成说,很多百度跟网民共见的内容,搜狗可以抓,谷歌可以抓,但是360不能抓,这显然就是把robots协议变成一种歧视性条款。为了遏制竞争、遏制市场后来者,百度把一些信息封锁起来。而这些信息并不是隐私保密的,版权也不完全属于百度。而且即使有版权的信息,搜索引擎也是有索引权的,百度不让我们来抓取信息,我认为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吴伯凡:那你现在的态度是什么?我看到在2012年11月1日这一天,百度和360、以及搜狗等其它多家搜索引擎共同签署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的《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自律公约》,这份公约的核心内容正是robots协议。
周鸿祎:我们是签了互联网协会公约,因为很多网站还是会利用robots协议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那大家都应该尊重。虽然这是个君子条款,不是一个法律协议,甚至都不是一个行业规范。但是联网协会讲了一视同仁的原则,你不能利用robots协议,变成一种妨碍竞争。
吴伯凡:目前就中文的搜索引擎来说,百度的贴吧、知道和百科,的确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国没有维基百科,以前有互动百科,好象也没做起来,那这些资源到底应该归谁?
周鸿祎:归谁不重要,一定归百度。但是百度会利用流量,优先培养自己的内容,然后把自己的内容建立起壁垒。如果再把这些内容封闭起来,就变成很多内容,只有在百度上才能找到。然后他们用这样些内容养自己搜索流量,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流量黑洞。百度已经越来越不像一个搜索引擎,而利用搜索引擎在建立一个内容的封闭花园。
吴伯凡:是一个媒体公司了?
周鸿祎:对,是一个媒体的公司。我认为今天对中国的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最强控制力的不是中宣部,不是新闻办,是百度。因为有人在网上发表一些牢骚,对政府做一点攻击,删去这些东西,不会特别及时和彻底。但是如果去批评百度,会被删得特别快。因为百度可以通过操纵搜索结果,调整权重,让这个网站在互联网消失。 百度控制互联网80%,甚至更高的流量,网站没有流量就会没有未来,所以大家都不敢批评百度。
今天百度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媒体,但作为一个媒体,百度又缺乏一种真正的中立和客观性,或者社会的责任感,这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
吴伯凡:我看李彦宏内部讲话“鼓励狼性,淘汰小资”,他的危机感是很强的。有人说是,他说到狼,潜台词就是想到是你,他想让百度更像360。当然这也是完全是一种揣测。
周鸿祎:我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百度缺的不是狼性,缺的是对用户的人性,如果真正把用户体验改造好了,我们是无从下口的。
吴伯凡: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来,07年到现在5年的时间,百度在商业上是很辉煌的五年,但是在创新上是失去的五年,电子商务、及时通讯……几乎所有的项目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太赚钱了,创新动力不足。就像贪吃蛇游戏,必须要不停地吃东西,吃的时候就必须要长,越来越大的时候,就越来越难操控,这个游戏是玩死为止。手段高明可以多玩一会儿,但是最终都是死掉,这可能也是好多公司避免不了的宿命。
颠覆式创新
垄断巨头缺乏创新力,就会面临小公司以反垄断为口号的挑战。美国网景创始人Marc Andreesen起诉微软,制造了当年著名的互联网反垄断官司,最终胜诉却也迎来公司倒闭的厄运。视Marc Andreesen为偶像的周鸿祎,也常常在他打击对手的同时让自己深陷危险境地,他的“颠覆式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悲催的自残式武器,贯穿周鸿祎整部战争史。
吴伯凡:你造成过好几个地方的天下大乱,比如,病毒,反病毒,乱的不能再乱了。你觉得乱了以后,已经达你的到目的了吗?
周鸿祎:美国的软实力很多时候都提到颠覆式创新,或者破坏型创新。美国商学院经典教材,也讲的这个概念。可是到中国,颠覆、破坏全是负面词。讲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不理解,会认为你就是一个搅局者,是个捣乱的人员,就想让别的公司赚不到钱。但一个产业要想不断的进步,必须要每隔五年、十年,有充分技术的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用户体验的创新,或者这三种组合,总之一定要新企业起来取代旧企业。
我觉得就是美国或者全世界商业文明,就是靠创新来推动的。比如说柯达胶卷破产了,我们现在都用数码相机,用手机拍照,这就是一种成功的颠覆。
如果现在大家研究基因,就发现生物要不断的进化才有活力,才能够进步,这已经被生物学证明。那么在行业里,厂商之间形成一个寡头的垄断,寡头的默契,就非常可怕。
我对今天搜索引擎垄断者带来新的挑战的时候,围绕着我们的口水战就铺天盖地,很多人就会产生疑惑说,你做的对吗?我觉得目前真正想去做创新的时候,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情商问题,是胆量问题,你敢不敢有胆量,去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
吴伯凡:有人说,你是一个不好惹的角色,好像打架的时候,你没有输过?
周鸿祎:我觉得这个说法也不对。其实每次打架,我都被打的很惨,因为竞争对手攻击我,经常不能说我做的事情不对,往往会给我编造很多谣言,包括对我个人进行很多攻击,我已经被攻击的体无完肤了。
我还算运气不错,没有被他们打死,但是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被劈头盖脸的绞杀。
06年的时候,我们做反流氓软件,当时流氓软件祸害整个中国的所有的网民,但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除了网易一家洁身自好,其他公司都在参与,变成这个行业潜规则,大家反正都不以为耻,反正都在做嘛,谁也不说谁。
吴伯凡:听说大家给你送了一个绰号,说你是流氓软件之父?
周鸿祎:这是他们打着我的旗号,把屎盆子都扣在我头上。这帮人做流氓软件很恶劣,但是都打着我的旗号做,号称都是我的学生,所以我觉得与其跟他们争辩,不如做一个免费的杀流氓软件的工具。
不管你后台多硬,不管谁来说情,只要是用户不喜欢的软件,就可以用360从电脑里把它干掉。
当时我还做免费杀毒,打的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创新,你收费我免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跟,因为他们一免费,几个亿的收入立马就掉下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当时我卖杀毒软件,也有快两个亿的收入,我要做免费杀毒,也要放弃这些收入。当时我的投资人和董事会,都极力反对的,很多员工也不理解,大家觉得吃饱了撑的,但是我确实就认为应该做。葵花宝典说了欲想成功必先自攻,如果你认为这个生意没有未来,还不如今天就自己完毕。
大企业往往是一个改良者,不愿意去革命。小企业如果能够把自己当成光脚的,变成一个革命者,去跟大企业在竞争中,就处在一个有利位置。
吴伯凡: 你虽然始终不承认自己好战,却被数次卷入战争,360的成长史几乎就是你的战争史。无论是商场战神,还是cs爱好者,你在大众心目中的好战形象似乎已无法改变。
周鸿祎:有人攻击说我是唯恐天下不乱,在商业上我是希望越乱越好,因为一旦大公司形成稳定的局面,小公司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在商业社会里,我相信天下大乱才能群雄并起。
国际上一直在谈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大企业利用他的垄断地位去妨碍竞争。我最喜欢的人除了乔布斯,还有Marc Andreesen。就是Netscape的创始人,他当年被微软干掉了,当时看似微软赢得一个胜利,但是欧盟和美国启动了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从那以后,美国互联网的春天就来了,因为微软不能够再利用垄断,利用捆绑,去强制做一些事情。
吴伯凡:对,微软好像也没有失败,但是最终形成的市场格局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