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4.6
|
編輯推薦: |
《民国大师国学笔记》一书主要对章太炎、朱自清、王国维、鲁迅、季羡林等国学大师其人其事其学术观点进行整理,还原出这些大师在诗文、词曲、小说、历史等不同领域中的建树,让大师引领我们走进国学,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找寻我们的精神家园。
|
關於作者: |
伊宁,记者,北京大学文学基地班毕业。喜欢阅读有故事的人,在他们身上寻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每个人都不能生而知之,听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
目錄:
|
第一卷 章太炎概论国学
第一章 国学门径
先来辨辨古书的真假
略通小学,再读古书
知晓古代地名与地形
辨文学之应用
第二章 国学略说
诸子皆出于王官
国势强弱决定文章盛衰
国学之进步论
第二卷 朱自清谈诗说文
第三章 《诗经》新解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诗以言志,政治教化
温柔敦厚的诗教
第四章 从乐府到唐诗
风靡一世的汉乐府
委婉尽情的《十九首》
陶、谢——发现自然的诗人
李白以诗话生活,杜甫以诗写时代
第五章 千古文章渊源
辞,中国最早的文
议论与记事之文
唐宋八大家开散文之宗派
天下文章在桐城
第三卷 王国维品词论曲
第六章 人间词话话词境
成大事的三种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上
情真,景亦真
作词当争第一义
李煜的眼界
苏辛之狂
第七章 一代元曲吟风流
元剧文章可当一代之文学
元曲,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关、白、马、郑
第四卷 鲁迅谈小说与文学史
第八章 小说的历史变迁
从神话到神仙传
志怪与志人
传奇文的进步
平民娱乐的白话小说
明小说两大潮流
清小说四大派别
第九章 明清小说赏析
《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红楼梦》:叙述皆存本真,正因写实而新鲜
《金瓶梅》:叙风流之事,写尽世态炎凉
《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儒林外史》: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第十章 汉文学的发展
从文字到文章
《书》有六体,《诗》有六义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文景相嗣的楚声
汉武帝时的文学盛况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第五卷 季羡林漫谈国学
第十一章 杂议国学研究
顺乎人心,应乎潮流
何谓“大国学”
历史研究应有的四种态度
第十二章 论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
“三纲六纪”的境界
生生不息的爱国传统
|
內容試閱:
|
第一卷
章太炎概论国学
20世纪初有许多著名的学者,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鲁迅、沈兼士、曹聚仁、刘文典……这些名字都如雷贯耳,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们都出自同一个人的门下,那就是章太炎。鲁迅在1936年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鲁迅的这番话奠定了后人对章太炎的评价基调,人们习惯于称章太炎为革命家,而忽视了他的学术成就。实际上,章太炎是我国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而他的革命也总是与学术分不开。
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书香门第,祖父留下的藏书多达5000卷,后来家势衰微,章父立下“家训”希望子女们精研经史,重振门楣。章太炎在外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学习文字音韵,研读《说文解字》《尔雅义疏》等经典。16岁时,章太炎参加“童子试”,当时的试题为:论灿烂之大清国。面对此题,章太炎皱起了眉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软弱无能,中国的领土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百姓遭到外国人的欺压,这样的大清国,“灿烂”从何谈起?于是,他奋笔疾书,将满腔愤怒泻于笔端,最后呼吁道:“吾国民当务之急乃光复中华也。”
从此以后,章太炎毕生都致力于革命事业和国学的振兴。1897年,章太炎因参加维新运动被清廷通缉,流亡日本。1903年他为邹容《革命军》一书作序,被捕入狱三年。1906年,章太炎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主持《民报》,主张“以国粹激励种性”。从1905年起,在东京开设国学讲习班,为钱玄同、鲁迅等留学生讲授国学经典。此后几年内陆续完成《新方言》《国故论衡》等著作,其中《国故论衡》为近代学术史上有数之巨制,开辟了汉语言文字学、经学、文学、哲学及心理学的现代化研究的先河。1913年,遭到袁世凯囚禁。被囚期间,章太炎仍然为钱玄同等人讲学不辍。1934年,在苏州创立章氏国学讲习会,学生从全国各地负笈而来,住校者达百人之多。章太炎极为重视讲学,虽然重病在身,依然坚持上课,说“饭可不食,书仍要讲”。1936年春天,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讲授《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和《诸子学略说》。6月,刚给学生讲完《尚书》,不久,便猝然病逝。
章太炎生前,他的疯是出了名的,癫是出了名的,狂也是出了名的,而他的味道又远远不止于疯、癫、狂三项。他学问广博,造诣精深,是灵光岿然的国学大师,他那些著作,更绝非普通文人学者所能结撰。章太炎去世后,许寿堂把章太炎的文句集在一起,作成挽联云:“内云颉籀儒墨之文,外云玄奘义净之术,专志精微,穷研训诂;上无政党猥见之操,下无懦夫奋矜之气,首正大谊,截断中流。”
第一章 国学门径
先来辨辨古书的真假
【国学笔记】
★ 诠释经典之书,也有后人伪托,如孔安国《尚书传》《郑氏孝经注》《孟子孙?疏》之类,都是晋代的产品。不过“伪古文尚书”和“伪孔传”,比较的有些价值,所以还引起一部分人一时间的信仰。
★ 以假为真,我们就要陷入迷途,所以不可不辨别清楚。但反过来看,因为极少部分的假,就怀疑全部,也是要使我们彷徨无所归宿的。如康有为以为汉以前的书都是伪的,都被王莽、刘歆改窜过,这话也只有他一个人这样说。我们如果相信他,便没有可读的古书了。
【品读大师】
据史料记载,牧野之战中,商纣王仓促应战,与周武王的差距过大,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视死如归,殊死搏斗。后来,在《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商纣王的军队“血流漂杵”。孟子读了这篇《尚书?武成》,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他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于是提醒后人不要盲目地信任《尚书》。
这就是孟子辨伪的故事,大概也是辨古书真假的最早一例。古书是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我们了解国学不可不读古书,然而古书也有真假之分,因此章太炎先生在谈到“治国学的方法”时,首先一条就是要“辨古书的真伪”,因为“对于古书没有明白哪一部是真,哪一部是伪,容易使我们走入迷途”。
那么,我们要分辨真假的古书具体指哪些呢?我们常讲“经史子集”,即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部主要指儒家“十三经”及其相关的著作,史部指各种体裁的史书,子部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及类书,集部则是收录诗文词的总集和专集。对于这四大类古书,章太炎先生指出,除了集部的内容很少有假的之外,其余经、史、子三部都包含着很多的伪书,尤其是子部。
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先来看看经部。上面说到孟子疑书的故事,孟子怀疑的对象是《尚书》。《尚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献集,保存了上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孟子开了先例,后来的学者对于《尚书》也有很多疑问。例如宋代大儒朱熹就怀疑《尚书》是伪造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一直到了清代,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才明白地指出,《尚书》五十八篇中,只有三十三篇是汉代时的“今文”所有,另二十五篇都是晋代梅颐所假造。除了《尚书》之外,还有许多是伪造的,甚至,正如章太炎先生指出,经部书籍以及诠释经典的书当中,还有许多是明朝时期的人伪造的。这些伪书当中“伪古文尚书”还有些价值,其他的就暂且不提了。
其次来看史书。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史书分正史和别史,正史是史官写的,没人敢造假,但别史就有许多伪书了。章太炎先生举例说,《越绝书》是汉代袁康所造,而托名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著。《飞燕外传》和《汉武内传》都是宋人伪造的,却列入《汉魏丛书》。看来古时候的人喜欢给自己的书冠上古代名人的名字。
子部中的伪书最多,章太炎先生举出六种,《吴子》《文子》《列子》《关尹子》《孔丛子》和《黄石公三略》,先生认为前面三种还有价值,后面三种则完全不能相信。《吴子》据说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所作,然而书中记载的兵器当时是没有的,可想而知是后人伪造,若真把这本书当做“武经”来读,那就是上当受骗了。《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子文子所作,而后来的学者发现,《文子》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抄西汉时期的作品《淮南子》,而且已经有人证明它是西晋六朝人伪造的。对于《列子》,章太炎先生认为这本书做得不坏,很能打动人,但书中的内容确实所取材于佛经,而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的事,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所作,真假可想而知。
总之,我们对于古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如果把伪书当成真正的经典来看,就不免陷入迷惑。同时,章太炎先生也强调,虽然古书当中有些许是伪造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否定所有的古书,认为古书都是假的,否则就只能彷徨无所依了。
略通小学,再读古书
【国学笔记】
★ 三国以下的文章,十之八九我们能明了,其不能明了的部分,就须借助于小学。唐代文家如韩昌黎、柳子厚的文章,虽是明白晓畅,却也有不能了解的地方。所以我说:看唐以前的文章,都要先研究一些小学。
★ 哲学一科,似乎可以不通小学,但必专凭自我的观察,由观察而发表自我的意思,和古人完全绝缘,那才可以不必研究小学。倘仍要凭借古人,或引用古书,那么,不明白小学就要闹笑话了。
【品读大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说:“凡作文章宜略识字。”所谓“识字”,就是通“小学”的意思,韩愈说要写文章必须先通“小学”,我们现在研究古书自然也得从“小学”入手了,因此章太炎先生讲治国学的方法,第二条就是“通小学”。那么究竟何谓“小学”呢?简单来说,“小学”在古代就是古汉语文字学,古时候的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六书,因此把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叫做小学,因此章太炎先生说,小学在古时,原不过是小学生识字的书,但是因为古今语言变迁的缘故,过去的文字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因此需要专门作一番了解,才能读懂古书。
章太炎先生拿《尚书》来举例,《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直言就是白话,也就是说《尚书》是用当时的白话写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然而我们今天读起来却觉得“佶屈聱牙”,晦涩得很,因为《尚书》里有很多内容是用商周时期河北的土话写的,我们自然读不懂,然而有一本书就是专门解释这些土话的,那就是《尔雅》,因此《汉书?艺文志》又说,“读《尚书》应用《尔雅》”,读了《尔雅》,自然就能读懂《尚书》了。
那么,研究小学要如何入手呢?章太炎先生为我们提出了三条方法:
首先,通音韵。这一点讲的是字的读音。古人写书时,常常是同音的字通用,就好像现在的人写了错别字一样,拿一个读音一样的字来代替真正要写的那个字。这本来不算麻烦,麻烦的事儿在于许多字的读音今天和古时候不一样,所以更读不懂了。因此,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古时候的字的读音,知道哪个字和哪个字相通,读古书就不难了。要了解音韵,可以去看《音韵学》这本书。
其次,明训诂。这一点讲的是字的含义。古时候,常常赋予某个字一定的意义,后人进而又引申为别的意义,与原来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用后来的意义去理解古书,自然读不懂,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古时候文字的含义。前面说到的《尔雅》就是了解训诂的好书。
最后,辨形体。这一点讲的是字的写法。同一个字,古时候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大有不同,例如很多书使用篆体写的,我们看不懂篆字,自然就看不懂古书。对于字的形体,可以去看《说文》这本书。
章太炎先生强调说:“是正文字之小学,括形声义三者而其义始全。”章太炎指出,文字之所以能够流传,虽然凭借的是它的形体,但如果从根本上说,一个汉字,是先有一定的含义,然后有了声音能够说出来,最后有形体能够写下来。因此,对于一个字,要知道它的写法、含义和读音,才算认得这个字,有一样不通,都不算是通小学。
说起小学的重要性,先生以朱熹和毛西河举例说,朱熹一生研究四书五经,可研究了一辈子都没有弄得十分明白,正是因为他的小学功夫不扎实。而后来的毛西河总爱挑朱熹的刺儿,但他的小学也不怎么样,所以挑刺也说得没有道理了。而清代的学者十分重视小学,因此他们对于古书的研究前进了许多。可见,通小学对于研究国学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无论读古书或治文学哲学,通小学都是一件紧要的事。”
知晓古代地名与地形
【国学笔记】
★ 中国本来的地理,算不得独立的科学,只不过作为其他几种(史、经)的助手,也没曾研究到地质、地文的。我们现在要研究国学,所需要的也只是地志。
★ 我在上节曾讲过“通小学”,现在又讲到“明地理”,本来还有“典章制度”也是应该提出的,所以不提出者,是因各朝的典章制度,史书上多已载明,无以今证古的必要。我们看那一朝史知道那一朝的典章制度就够了。
【品读大师】
“会稽山”“陈留”“汴州”“身毒”“华容”,这些地名都是我们在读古书时常常遇见的,像这样的许多地名,眼看着十分熟悉,却又不知道究竟是哪里,于是读古书就像读天书一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章太炎先生谈治国学的方法,第三条就是“明地理”,也就是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地名和地形。
要了解地理又分为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天然的即山川河流一类,一直在那里没有变过的,所以比较容易了解。章太炎先生推荐乾隆时期的《水道提纲》一书,这本书讲山的地方比较少,水道到现在也变更了许多,不过大致是对的。至于大名鼎鼎的《水经注》,先生认为文采丰富,但是已经不太实用了。
人为的就是人们设置的郡县之类,由于是人为的,就经常有变化,所以考证起来比较麻烦。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古来封建制度至秦改为郡县制度,已是变迁极大,数千年来,一变再变,也不知经过多少更张。那秦汉时代所置的郡,现在还能大略考出,所置的县就有些模糊了;战国时各国的地界,也还可以大致考出,而各国战争的地点,却也很不明白了。章太炎先生推荐看《大清一统志》和《李申耆五种》,记载的内容较为详细可靠。
章太炎先生讲“明地理”主要是针对读史书而言,史书上涉及的地名十分繁杂,又不可不懂。比如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所以胜所以败的原因有许多和地形有关,如果不了解地形自然就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在先生看来,二十四史中最难研究的是《南北史》和《元史》。原因在于,东晋以后,五胡闯入内地,北方的人士多数南迁。他们数千人所住的地,就侨置一州,我们今天对于《南北史》中那些侨置的地名,实在容易弄混。而元帝成吉思汗拓展地域很广,《元史》中涉及许多西伯利亚和欧洲东部的地名,是我们比较不熟悉的。
当然,不论是读历史,还是治文学、哲学,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地名与地形总是很有帮助的。章太炎先生指出,不明白地理而研究国学,容易发生三种谬误。首先是臆测的谬误,这是因为历史上一些时代南北隔绝,北方的作者对于南方的地理不清楚,南方的作者对于北方的地理也不清楚,例如《水经注》,对于北方地势,还能正确,记述南方的地志,就错误很多,福建人郑樵所著《通志》,也错得很多。我们若是跟着这些错误的解释来读,就永远不能了解真相了。其次是纠缠的错误,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相同的地名,例如今天我们有吉林省、吉林市,古代也是如此,不能不加以区别。最后是意会的错误,古书上许多地名与今天的许多地名相同,于是许多人便认为是同一个地方,实际上却相隔万里。例如诸葛亮五月渡泸一事,泸水就是现在的金沙江,诸葛亮所渡之地,就是现在四川宁远。后人因为唐代曾在四川置泸州,大家就误以为诸葛亮五月渡泸是在此地。由此可见“明地理”的重要性了。
辨文学之应用
【国学笔记】
★ 自从韩退之崛起,推翻骈体,后来散体的声势很大。宋人就把古代经典都是散体、何必用骈体做宣扬的旗帜。清代阮芸台起而推倒散体,抬出孔老夫子来,说孔子在《易经》里所著的文言系辞,都是骈体的。实则这种争执都是无谓的。
★ 《尚书?顾命篇》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一语,从前都没能解这两个“肄”字的用意,到清代江艮庭始说明多一肄字,乃直写当时病人垂危舌本强大的口吻。《汉书》记周昌“臣期期不奉诏”“臣期期知其不可”等语,两“期期”字也是直写周昌口吃。
【品读大师】
所谓古书,也就是古人写的许多文章,读古书自然要涉及文学派别的问题,正如我们今天讲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古代的文章也如此。如果能够了解古代文章的派别,读起古书来就会容易得多。章太炎先生讲治国学的方法第五条就是“辨文学应用”,也就是文学的各个派别。
文学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诗和文,有韵的叫做诗,无韵的叫做文。章太炎先生认为,凡是诗必须要有韵,有韵才能传达情感。这就好像自然界中的鸟兽鱼虫,虽然不能说话,但它们用优美的声音传达感情,古人也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诗是必须要有韵的。因此先生认为,现在有些白话诗不用韵,即使有美感也不能算作诗,只能算作散文。
无韵的文也可分为两类,骈文与散文。“骈”字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两马并驾”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成双成对的含义。而骈文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而且,骈文还讲究平仄的运用,使得韵律和谐。散文则刚好相反,不讲究音韵也不讲究对偶排比,是一种很自由的文体。对于骈文和散文,章太炎先生认为,“凡简单叙一事不能不用散文,如兼叙多人多事,就非骈体不能提纲”。先生举例说,《周礼》和《仪礼》都是周公所著,但前者用骈体,后者用散体,这不是作者随意决定的,而是文章的内容要求必须要用骈体或者散体,可见骈文和散文各有特点和应用。
然而历史上的学者对于骈文和散文的争论却是相当激烈。骈文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自然就有讲究形式而忽视内容、堆砌辞藻而华而不实的缺点。因此许多人认为应该以散文取代骈文。例如唐代的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和辞藻、排偶的骈文,而他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叫做“古文”。后来,又有人出来推崇骈文而反对古文,总之争论不休。对于这种争论,章太炎先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实在,散、骈各有专用,可并存而不能偏废。”
最后来说白话,前面提到《尚书》是用当时的白话写的,《汉书》里面也有一些白话,一般人理解,白话比较真实,但章太炎先生说:“现在的白话文只是使人易解,能曲传真相却也未必”。先生举例说,“二程”、朱熹和陆九渊都有语录,语录就是用白话写的,但“二程”是河南人,朱熹是福建人,陆九渊是江西人,各地方言不同,如果各传真相,那么应该所纪各异,为什么他们的语录都是同一体例呢?可见,白话文能完全表达口语的真相这个说法,也未必是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