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国家大剧院

書城自編碼: 27067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外观设计
作者: 曾昭奋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854075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9-01

頁數/字數: 184页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9.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內容簡介:
曾昭奋编著的《国家大剧院》一书虽是随笔式的读物,但它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国”指“匠人营国”,讲述了吴良镛院士跟随梁思成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故事,介绍了吴院士主持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宪章》,这部分虽名为从北京到南通,但实则讲了许多城市,尤其讲述了百年来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实业家、建筑师、规划师,这些人的共性是都有一片为国家的情怀。“家”指“家在蓝旗营”,即清华建筑系研究住宅建筑的三位女教授——张守仪、李德耀和吕俊华。曾老师说,居者有其屋,有屋才有家,三位女学者,家住蓝旗营。这一章通过融时代于一身的新中国住宅设计研究,展示了三位女教授的坎坷与贡献,更写实地反映了新中国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大剧院”指“情系国家大剧院”,截至作者2007年写作该文稿时,正值清华大学建校96周年,建筑系建系61周年,这期间,清华与清华建筑系已有至少50个年头与国家大剧院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该文全面揭示了以清华大学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学人与大剧院的不解之缘,尤其从正反两方的建筑观点全面揭秘了学者们对国家大剧院建设不同观念下的执着与精神。
目錄
“匠人营国”——从北京到南通
家在蓝旗营
情系国家大剧院
內容試閱
感悟有责任感的建筑学人(代序)
曾昭奋老师是我十分敬重的前辈,不仅因为他是建筑学者和建筑评论家,更因为他也是我敬佩的那种敢说真话、敢吐挚言、有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建筑学刊主编。
记得2013年年末,在清华大学西南区15楼宿舍的一幢极朴素甚至显得有些旧的住宅楼中,我又见到了曾老师。曾老师送我他刚出版的《清华园里可读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0月第1版)。或许出于媒体主编的身份,我对文集中《(世界建筑)杂志》及《(世界建筑)情结》两文颇感兴趣。前者写作于1990年10月,为《世界建筑》创刊十周年作,文中可读到许多辛酸事,但可悟到编辑者的贡献力;后者写作于2003年8月,主要围绕《世界建筑》的栏目主题,阐发了对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的观感。文章尤为精彩的是曾老师讲述了他2000年参加华裔美国人旅游团并主动充当建筑讲解员的真实故事。与曾老师简短交流后,他便交给我们《国·家·大剧院》书稿,嘱托由我们组织出版,并希望我能为其著作写序。我哪里敢应,一再推辞,但能感到曾老师的嘱托不是客套,很真挚,为了书的编辑并配图尽快出版,更为了他的那份真情,我那天只能应允。
带着曾老师新著《清华园里可读书?》及需要出版的《国·家·大剧院》书稿回来。当我仔细翻阅近年来曾老师的几封来信时,顿感愧疚。早在2007年11月7日曾老师在广州莫伯治建筑事务所,便寄来了他已写好的书稿。当时他在给我的信中清晰地表达了他的愿望:其一是希望我帮书作序;其二是由我们收集书中所需插图等。现在想来,之所以有些懈怠了曾老师的著作,可能是因为那时我们正在紧张地编制《国家大剧院·设计卷》一书。从《清华园里可读书?》中我发现,曾老师不仅是建筑教育的先行者,更是建筑教育先贤的传承人及身体力行者。业内人士都知晓近二十年来他一直执着于莫伯治建筑创作和学术思想研究的组织,2013年年末我们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于2014年2月为纪念莫伯治大师(1914—2014年)百年诞辰赴广州考察,并拍摄了莫先生的建筑作品,进行了相关建筑师足迹的调研。此时年事已高的曾老师正积极推进莫伯治纪念文集的出版。在2006年恰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60周年,也是两院院士吴良镛从事教学及学术工作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又是曾老师提出建议。在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他为了向世界推荐中国建筑师写下了《十大师印象记》。他们是张鍑(1911—1999年)、莫伯治(1914—2003年)、齐康(1931—)、马国馨(1942—)、张锦秋(1936—)、陈世民(1935—)、邢同和(1939—)、程泰宁(1935—)、布正伟(1939—)、刘力(1941—)。这恰恰反映了曾老师自觉为行业发展贡献心智的文章气象。
《国·家·大剧院》一书虽是随笔式的读物,但它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国”指“匠人营国”,讲述了吴良镛院士跟随梁思成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故事,介绍了吴院士主持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宪章》,这部分虽名为从北京到南通,但实则讲了许多城市,尤其讲述了百年来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实业家、建筑师、规划师,这些人的共性是都有一片为国家的情怀。“家”指“家在蓝旗营”,即清华建筑系研究住宅建筑的三位女教授——张守仪、李德耀和吕俊华。曾老师说,居者有其屋,有屋才有家,三位女学者,家住蓝旗营。这一章通过融时代于一身的新中国住宅设计研究,展示了三位女教授的坎坷与贡献,更写实地反映了新中国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大剧院”指“情系国家大剧院”,截至作者2007年写作该文稿时,正值清华大学建校96周年,建筑系建系61周年,这期间,清华与清华建筑系已有至少50个年头与国家大剧院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该文全面揭示了以清华大学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学人与大剧院的不解之缘,尤其从正反两方的建筑观点全面揭秘了学者们对国家大剧院建设不同观念下的执着与精神。
《国·家·大剧院》用几乎近似建筑报告文学式的手法写“国”、写“家”、写“大剧院”,是当下一种极好的新中国建筑记忆的表达形式,它仿佛是一部全方位展示20世纪中国建筑史的宏大史诗,因为其中有建筑大师与泰斗级人物,有全景式的时代发展的典型事件;有新中国建筑作品的比对,更有鲜活的中国建筑文化之精神;有改革、有发展、有思辨、有批评;该书在关注新中国建筑学人命运的同时,更展示细节,再现建筑学人活生生的“故事”片段,是一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好书稿,更是“寄情感于博大里,寓思辨于审美中”的口述建筑“史书”。曾老师的文笔是极为流畅且朴实的,他讲述的细节与道理是很故事化的,不是灌输式的,令与他同龄的人(20世纪30年代出生)能再现当年的历史环境、历史语境,也让当下中青年建筑师,在抓住某些事件与人物元素时,将自己带入那些历史时刻及事件之中。对此我时常在想,虽然学界与政界日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强调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但这个文化必须是我们理解的、优秀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让人心悦诚服的文化。在这方面,中国建筑文化确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不仅有中国建筑文化的尊严,更有应让外国人能赏析到的美感。所谓不能在建筑设计与建筑文化上矮化自己,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审美的方式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化,让国人乃至建筑界已动摇了的文化根基再坚固起来。
读曾昭奋《国·家·大剧院》一书产生的感慨与联想还包括:它开启了建筑评论的新天地,或者说它在说明,建筑评论并非可有可无,它要成为当下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镜子”与“良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发展与建筑学人肩负的责任都在表明:建筑设计、建筑传播、建筑出版也要在重建斯文中远离浮躁,特别要告别各类作品中缺少涵养、修为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从容与静气。感谢在本书的编制中《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李沉、朱有恒、苗淼、陈鹤等在图片资料、编排诸方面所做的努力,正是他们的积极加盟才使这本书得以顺利问世。在此我尤其要感谢曾昭奋教授的信任及鼓励,也愿借此文呈上对曾老师为中国建筑文化所做贡献之敬意,同时献给他2015年80周岁的诞辰日。
金磊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主编
2015年1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