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編輯推薦: |
哈尔滨出版社精心设计打造的《战争:冲突的战略与军事的哲学》一书,内容丰富翔实,以事实为依据,观点客观深刻,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正确地审视历史,了解战争当时的真实情景,知晓著名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从而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
战争是一种文化,酿就了多少人间悲剧;战争文化源远流长,是永不凋谢的劲枝奇葩;战争是一种文学,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战争是一种精神,人的智勇、事的成败、火的热烈、水的柔情,尽在其中。
综观战争发展的历史,剖析军事冲突的轨迹,探索战略执行的方法,汲取制胜之道的精华。
国之大事:战争的经度与纬度。战略类型:八面玲珑与十面埋伏。智库:战略思维与军事哲学范本。兵道至上:较量与交锋的利器。为将之道:统帅的智慧与艺术。用兵方略:战略为先,执行制胜。战争博弈:思维游戏与策略选择。关键点与转折点:改变历史的时刻。幕前幕后:战争中的阳谋与阴谋。永久和平:执着的理想。
|
內容簡介: |
《战争:冲突的战略与军事的哲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军事文化类图书。《战争:冲突的战略与军事的哲学》一书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也需要了解点儿军事哲学。有时候,生活也是一场战争,需要我们仗金戈铁马,得人生快意。有时候,工作也是一场战争,需要我们倚雄韬伟略,显职场雄风。
从战争文化的角度来说,战争可以说是冲突的战略与军事的哲学。战争的起源、发展、结束及其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冲突的存在,国家的权益、民族的仇恨、政治的需要、经济的利益、和平的目的以及种种人与人之间的爱恨都成为了冲突的条件或借口,于是,一个国家使用全部国力进行抵抗或侵略;于是,一群群的人拿起武器投入殊死的对抗或杀戮。战争可以说是冲突的战略实施。这是一个战略的时代,更是一个执行的时代。战略为先,执行制胜。更重要的理念,就是将每一个理念贯彻执行。战争离不开军事,战争和军事总是如影随形。战争不仅需要力量,需要计划,还需要指导和完成战争的思想和策略。
|
目錄:
|
第1章 国之大事:战争的经度与纬度
内在动力势与利
性格特征斗与争
双刃剑厉与害
终极结局生与死
第2章 战略类型:八面玲珑与十面埋伏
布局:大战略与小战略
攻防:矛与盾
贵在行动:务实与远见
控势:谋与断
安全第一:威慑与牵制
第3章 智库:战略思维与军事哲学范本
谋士:战略家与战争的艺术家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与《战争论》
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法与战术的现代新形式
论剑: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的评议
第4章 兵道至上:较量与交锋的利器
速战速决:闪电战
看谁笑到最后:持久战
大规模杀伤:战争史上的军团战
制人而不制于人:兵种对决
第5章 为将之道:统帅的智慧与艺术
尚武:内功之源
智勇:两条腿走路
演讲:催生士气的妙方
禁忌:红灯不可闯
第6章 用兵方略:战略为先,执行制胜
救火高手:格奥尔基朱可夫的用兵法则
进攻、进攻、再进攻:巴顿的进攻哲学
阴阳互变:《三十六计》中的制胜之道
第7章 战争博弈:思维游戏与策略选择
棋道:棋子与棋盘
兵不厌诈:信息不对称
攻心之上:软实力
当局者迷:代号不等于胜利
第8章 关键点与转折点:改变历史的时刻
最后一战: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历史上最长的一天:诺曼底登陆
最后一颗子弹:希特勒的绝望
最后90分钟:麦克阿瑟的告别演说《老兵不死》
第9章 幕前幕后:战争中的阳谋与阴谋
谈判:桌面上的游戏
情报:间谍之间的暗战
刺客:终极职业者
美女:牺牲品与装饰品
第10章 永久和平:执着的理想
硝烟迷雾:战争的三种色彩
冲突:鲜血的流淌
和平:理想主义者的贡献
呐喊:为了和平的愿望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1章 国之大事:战争的经度与纬度
内在动力势与利
1945年8月6日,美国的B-29空中堡垒轰炸机向日本广岛投下代号为Boy(男孩)的原子弹,实施了人类首次核轰炸;8月9日,美国将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到长崎,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危局,促使日本政府无条件地举起了投降的双手。
在此前的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总部所在地珍珠港,此举破坏了美日之间的均势,促使一直袖手旁观的美国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列,并一步步引发了美国的原子弹轰炸战略。
日军率先发难,打破平衡,造成对美军的压制之势;美军被迫应对,利用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了对日军的歼灭之势,促使日军放弃了垂死挣扎式的反抗。日军的势不在了,美军的势起来了,利随之而来。势转化成了利,利又增强了势,势利往复,造就了今日世界的第一强国。
权力,权力就是让别人服从的一种力量。它是看不见却可以感知的力量,与人内心中的欲望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诱人的利器。谁有了这把利器,谁就有了比较优势,就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发动战争,获得自己想要的财富。
财富,财富通常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好处。有人为了财富,可以发动战争,可以涂炭生灵,可以不计一切后果。
势、利、权力、财富四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与战争这个破坏力最强的朋友在某个时刻达成了一致,于是就出现了人类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近15000次战争,人类不打仗的历史竟然只有300多年。
人类与生俱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可以说十分喜欢战争,十分热衷于战争营造的势、利氛围,十分满足于战争为人类抑制不住的权力、财富欲望而提供的最好的实现途径,并为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开创了许许多多的里程碑。
距今4600多年前,黄帝与蚩尤在今河北省涿县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战争。
公元前1285年,古埃及人与赫梯人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大战是西方文明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
公元前492年,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公元前3世纪,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十三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以巴比伦为首都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73世纪,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谱写了奴隶反抗阶级压迫、追求自身解放的光辉诗篇。
公元1世纪,犹太战争爆发,犹太民族开始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全球流浪史。
公元6世纪至7世纪,伊斯兰教发动了旨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场圣战。
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旨在夺回圣地耶路撒冷的近两百年的八次十字军东征战争。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
1939年至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简称两伊战争)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两伊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
1990年8月,波斯湾地区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向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在当前的国际政治进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军事史上,它可能宣告了一个以高科技武器为主的整体作战时代的开始。
在这些战争中,有势利双收的,如黄帝、亚历山大大帝和希腊;有两败俱伤的,如古埃及人与赫梯人、两伊、一战和二战;有以宗教正义为由的;有以反抗阶级压迫为由的;有既感受到成功也感受到失败的,如美国。对于势利的看法,成为各自发动战争的发动机。
势利是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它驱动着人类以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理由和借口,追求着内心崇拜的权力和财富,悍然发动着流血的战争。当然,我们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但如何区分这二者却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虽然势利是战争的发动机,但是正确的势利追求是可以受到赞许的,反之,错误的势利追求则是要受到谴责的。
正当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势利欲望,也即正势利,应当受到鼓励。所谓正当,就是以权力和财富为手段,服务于多数的人,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如反对剥削和压迫的起义,即使获得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治权,也是为了人能更好地活着,而不是以权力为谋私的手段;获得的财富也是尽可能地分发到多数人手里,而不是当权者占据了财富的绝大部分。
纯粹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势利欲望,也即负势利,应当受到谴责。如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都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取得支配权和占领更多的财富,这是不顾他人死活的掠夺,应该遭到一切向往和平的人鄙弃。
正势利在战争是正义的一方,负势利是非正义的一方。但是,有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并不是正义的一方就能获得正势利,反而,非正义的一方获得了正势利。这也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发动战争,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有可能带来好处。这才是关键所在。于是,战争如影随形,与人类社会发展史并肩前行。
正因为战争有带来势利的可能性,战争的发起人常常会为了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在战前进行充分的谋划,在战略上周密部署,在战术上谨慎执行,力争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战争发起人在追求势利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和使用战争的演化规律和军事哲学,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势利目标。
性格特征斗与争
战争有没有性格?有人会问,战争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获得势利目标的手段,是一种客观的载体,没有生命性,怎么能有性格呢?但是,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战争因为人类的喜怒哀乐而生,并且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具有人格化的事物,也就拥有了自身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我们从人类性格的多棱镜中,具体审视战争的多样性,以便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战争的起源。
英国的前国王理查一世(公元1157-公元1199)就是一位生性好斗的国王。他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亨利二世的第三个儿子,生性好斗,崇尚武力,酷爱冒险,生猛彪悍,擅使一柄战斧,据说与中国古典演义小说中的使斧猛将徐晃、索超、程咬金、金兀术有相似之处,有万夫不当之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