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編輯推薦: |
"◆罗辑思维罗振宇连续三期推荐,余世存、许宏、姜鸣等众多大家一致激赏的新锐历史作者张经纬,第壹部大众通识性作品,兼具硬派知识与叙事魅力的原创极简史! ◆文字记载的只是半部历史,另外半部让文物告诉你!众所周知的故事不细说,千篇一律的观点不苟同;不说段子抖机灵侃大山,也能有趣有料会心一笑。博物馆里的人类学家,带你看懂文物,看透历史! ◆重要:讲述“二十五史”之外的另一半中国史。以博物馆中常见的文物,拼接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串联起盛衰兴亡的简明脉络。 ◆实用:除了走马观花,博物馆还能怎么逛? 作者在国内*的博物馆工作近十年,亲手接触过数以千计的文物,常年为公众普及常识,你想get的点,他都知道。 ◆好玩: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背后隐藏了什么?穆天子西行,只是为了和西王母约会?为了长生不老,汉武帝做过哪些努力?方世玉为什么喜欢在染坊里打斗? ◆深刻:朝代兴衰背后,究竟有没有百世不悖的解释?从商周之变到明清迭代,一以贯之的动力之源是什么?王朝澌灭,除了外戚太监和腐败专权的解释套路,还有没有别开生面的认知可能?以人类学家的洞见,重新理解朝代兴衰的逻辑。"
|
內容簡介: |
"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不再是静止不动、沉默无语的,它们将因为你头脑中铺设的知识脉络而活跃起来,伴随你一同探索古代中国的奇妙世界:你可以通过玉器了解中国史前文明的“满天星斗”,借助青铜重器探索周代的江南,可以从东汉时期的壁画中解开鲜卑族崛起的秘密,还可以从唐代的茶叶与瓷器故事中发现“茶马古道”的踪迹……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跳出历史叙事的套路,用文物背后的信息拼接出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用开放的多学科视角刷新我们的固有认知,串联起一条简明新颖的中国史脉络。"
|
關於作者: |
"张经纬 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家,作家。 在博物馆从事古代工艺研究近十年,亲手接触过数以千计的文物,常年为公众普及历史文化常识,在他眼中,每一件文物都是连结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隧道。长期从事历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力图突破以往人文学科间的壁垒,尝试全新的历史写作。著有《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等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等平台开设专栏。"
|
目錄:
|
"前言 在博物馆重新发现中国 第一章 被玉石改变的远古中国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玉器是用来祭祀的吗 玉器换忠诚 穆天子西行之谜 玉石货币的最后记忆 玉石与上古中国的融合 第二章 隐藏在青铜器中的周代兴衰 商周文明的标志 青铜器原料之谜 吴国特产青铜剑 江南铜矿争夺战 “铜马体系”的崩溃 西周的两位遗产继承人 告别青铜时代 第三章 博山炉与秦皇汉武的寻仙之路 秦皇汉武的永生梦 博山炉上的仙境 秦始皇被方士骗了吗 汉武帝的“神山探索小分队” 天马的代价 昂贵的寻仙之旅 从“神仙”到“蛮夷” 第四章 从东汉壁画揭开草原部落崛起之迷 草原部落从哪里来 作为信息载体的壁画 “李将军”传奇 边境上的繁荣 从雇佣军到对手 破解无字史书 第五章 王羲之书法中的魏晋王朝 魏晋的困境 宗师辈出的时代 飓风之眼下的兰亭会 王羲之的隐藏技能 来自永和九年的三封信 “天师道”的各种归宿 第六章 隐藏在石窟里的北朝皇帝 北朝的意外收获 石窟寺的起源 北魏的佛教“总统山” 北朝的全新动力 佛教影响的南北差异 第七章 被茶叶改变的唐宋口味与政治 隋唐帝国的“丝路”难题 陆羽和饮茶革命 从绢马贸易到名马市茶 茶叶拯救中原王朝 从茶都到瓷都 佛教、茶叶与瓷器 第八章 宋代山水画与国家危机 唐代的遗产 山水画的独立 集大成的北宋山水画 当画家遇到盗贼 山水画的奥秘 “山水”崛起,山河破碎 第九章 大隐于市的元代园林与文人 元朝的成立 似此园林无限好 玉山雅集与元代的终点 不同政见者的隐秘仙境 超脱与合谋 第十章 明式家具与白银时代 充满想象力的明朝 明朝的家具为何如此有名 明式家具和木匠皇帝有关吗 园林装修指南 明代家具背后的国际贸易 白银的去向 第十一章 明清火器与草原贸易网 放粮还是不放粮 火器的进化 红夷大炮真的击中了努尔哈赤吗 北方草原的贸易网 早已被写下的结局 第十二章 蓝染布与清代的命运 清朝的经济危机 蓝染布的兴起 方世玉为什么喜欢在染坊中打斗 帝国的缩影 蓝靛的新时代 通过物质文化重新认识中国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在博物馆重新发现中国 各位即将打开的这本书,是我近十年在博物馆中探索、发现的一点心得体会。在这段宝贵的工作经历中,我亲手接触过数以千计的文物,每年都要进行许多次面向普通观众的讲解,还在各种媒体平台写作了许多向大众普及博物馆知识的作品。 随着我与观众、朋友不断的接触、交流,许多想法逐渐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升华。把文物和历史脉络结合起来,打破两者之间若即若离的现状,成为我追求的目标,而这本书就是面向这个目标的一个尝试。在书中,我更加注重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力图把深藏在博物馆中冷冰冰的文物,用立体、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同时通过文物来理解历史,串联起一个简明的“中国史”脉络。 博物馆是充满文物和知识的好地方,大家都喜欢去博物馆看展览,从那些古代艺术品当中,吸收知识养分,获得思路灵感。博物馆也是高雅、有情调的地方,能给每个参观者带来穿越时空、和古人交流的体验。但是,我要问一句:你真的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你在博物馆里全看明白了吗? 在中国的博物馆里有很多展品,比如,玉器、青铜器、书法、绘画、古籍,还有古人用过的瓷器、家具、服装,甚至武器装备、车马鞍轿等器具。看到这些古代艺术品,我们第一眼会觉得太漂亮了,太精美了,这些都是了不得的“宝贝”。可是,在看第二眼、第三眼的时候,如果你还是只能说出这样的形容词,或许就会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的头脑中是不是还应该再想到一些什么,再说出一些什么看法呢? 这种“话在心头口难开”的感觉不是你的错。因为我们的博物馆过去总是告诉你:古人创造了什么?但是,它忘记告诉你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古人为什么要创造这些艺术品?古代的艺术家们,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创制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艺术瑰宝。这些文物又如何参与了古人在历史中的活动,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如果知道了这些,你也就不会再对它们有一种无法触摸的距离感了。它们在你眼中也就不再是一件孤零零的艺术珍宝,一个扁平化的对象,而真的成为历史脉络中生动、活跃的见证者了。 我想分享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些知识。我可能不会就某一件艺术品,谈论它的制作技法(比如深雕还是浅刻),也不会奢谈它的美学价值,更不会给出它的市场价值(这是我们博物馆人眼中对待文物最拙劣的方式)。我想要让大家知道,这些博物馆中的艺术品,首先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历史上创造出来的“有用之物”,他们曾经使用过这些物品,通过这些物品的交换,古人可以建立友谊、结成婚姻,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文化的遭遇。只不过,它们中的一小部分,有幸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千百年得以保留下来,进入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 这样的基本思路,也来自我本人的人类学经历。人类学家研究物品的历史,不愿将其单纯地视作“宝物”、“珍品”,或者历史名人的遗物,而更愿意将其还原为与每个人平等的人类文明的证据。在我的第一部著作《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中,我曾尝试将古代物质文化的创造过程,作为解读历史上人类活动的重要窗口,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物品背后的生产—消费机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 现在,我希望能将这种尝试进一步延伸。因此,在本书的每一章里,我都会从一种博物馆收藏的具体门类入手,结合文物的时代特征,把文物和历史的联系呈现给大家。同时,兼顾中国历史上的不同阶段,从史前文明开始,沿袭约定俗成的历史朝代划分,按时代顺序讲述与之对应的文物往事。具体来说,每章开头会介绍这个时代的基本信息,接着描绘某一类物质文化制品的创造之路,并且展开围绕这些制品发生的历史故事,最后带出此类文物对历史的巨大反馈。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玉器了解中国史前文明的“满天星斗”,借助青铜重器探索周代的江南,可以从东汉时期的壁画中解开鲜卑族崛起的秘密,还可以从唐代的茶叶与瓷器故事中发现“茶马古道”的踪迹…… 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读者透视中国历史的3D眼镜,让大家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看到文物的流动、变迁之路,以及它们对古代社会、国家的深刻影响。从现在开始,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不再是静止不动、沉默无语的,它们将因为你头脑中铺设的知识脉络,全部活跃起来,伴随你一同探索古代中国的奇妙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