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1.8
《
耕读史
》
售價:HK$
109.8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英] 罗宾·洛夫莱斯 [德]雅纳·蒙乔 [波兰] 雅库布·诺沃萨德
》
售價:HK$
12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2.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能够帮助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启示录。珍妮弗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中国家庭中较为普遍,珍妮弗的故事能引发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共鸣和思考。许多家长像珍妮弗的父母一样,热衷于给孩子开列各项才艺、运动、功课“清单”,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精英”和“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日程被排满的孩子,一个把“优秀”当作毕生追求的孩子,如果有一天,生活意外脱轨,他们能否认同自己?孩子的撒谎习惯与家长过高的期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物质上的极度满足和学业上的步步紧逼,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可承受的压力?家庭价值观和社会文化间的冲突,孩子将如何面对?全书均衡分析了东西方的育儿观,囊括了多位心理学家和虎妈蔡美儿的观点和经历,就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进行的探讨,对家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读者深具启发。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犯罪嫌疑推理之作。开头即是一幕凶杀惨案,随着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各项证据浮出水面,数个参与者的成长经历被抽丝剥茧。这部作品将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与案情推理完美结合,进行了复杂、周密的真相还原。
|
內容簡介: |
珍妮弗·潘自小是一个聪明、勤奋、顺从的女儿,一个出色的学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她是钢琴老师眼中极有天分的琴童,冬奥会花样滑冰参赛者的实力人选,学校里全A成绩的保持者。
十几岁的她从伪造一张中学成绩单开始,一路炮制中学毕业证、大学录取通知、奖学金证书、课堂笔记、校园生活、大学毕业证……她用谎言织就了一段“美好人生”,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当谎言渐渐被戳穿,“理想国”开始一点一点坍塌,24岁的她冷血策划了一场弑亲谋杀,一幕家庭伦理的悲剧正在上演。
加拿大司法史上一起离奇案件,揭开了一个亚裔孩子十余年来的双面人生:白天用精心编织的谎言满足严格父母的期待,夜晚则辗转不寐、绞尽脑汁地把故事编圆……
随着层层谎言的剥开,我们深入原生家庭的罪与罚,直面自己的成长历程,学会爱与独立。
|
關於作者: |
杰里米·格里马尔迪
记者。毕业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获新闻学硕士学位。曾游历过40余个国家,并长期在加拿大和英国两地工作。目前定居在多伦多市。现阶段担任加拿大约克区网站犯罪和司法口记者。曾跟踪珍妮弗·潘案件长达十余月,以法庭记者身份坐在法庭前排听审。
|
目錄:
|
引子
部分 幻灭
1 侦破开始
2 轮讯问
3 刑侦铁三角
4 匿名举报
5 破绽百出
6 潘汉辉开口了
7 会怎么处置我?
8 他们要杀的是我
9 恐慌来袭
10 提前收到的圣诞礼物
11 套索渐紧
第二部分 庭审
12 聚焦法庭
13 比小说还离奇
14 女儿的背叛
15 弟弟的痛楚
16 “惊天证词”
17乌合之众
18 宣判日
19 穷凶极恶
第三部分 为什么会这样?
20 白手起家
21 望女成凤
22 个谎言
23 情窦初开
24. 双面人生
25. 软禁
26. 战战兢兢
27. 杀心初起
28. 致命的背叛
29.筹备中……
30. 就今晚
第四部分 结论
命运从此改写:案件的深远影响
他们现在的下落
后记(贝蒂·克什纳博士,注册心理医生)
作者后记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这一定是场噩梦。
“钱他妈在哪儿?”有人压低嗓门问。
话音刚落,更让人心惊胆战的一幕悄然降临—他觉得脸颊贴到了冰冷的金属:手枪。身为人父的他吓得浑身颤抖。就在他抬头的工夫,那人又说了一遍:“我说,钱他妈到底在哪儿?”
这是怎么回事?劳累一天的他,此刻不是正在自家二楼卧室床上熟睡吗?他试图从睡得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想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站在他面前的歹徒却不容他有时间思考,他必须照着吩咐去做。今天他撞上歹徒发饷的日子了。潘汉辉已经57岁,歹徒却粗暴地揪着他的后颈。如果潘汉辉有时间戴上眼镜,他就能看清这人的样貌,不过歹徒把棒球帽檐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眼睛。他用枪口紧紧抵着潘汉辉的后脑勺,把潘汉辉带去了一楼。他们一级级走下弧形楼梯,潘汉辉也慢慢看清了家人的危险处境。一楼还有一个蒙面男子,也戴着平帽檐的棒球帽,站在潘汉辉的妻子梁碧霞身后,用枪抵着她的后颈。
梁碧霞刚上完了每周一次的集体舞课,还在用热水泡脚。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用广东话1问丈夫:“他们怎么进来的?”惊恐之下,她说话都走了音。
“我不知道啊,”潘汉辉回答,“我在睡觉。”
歹徒中的一个不耐烦地大声嚷了一句:“闭嘴!你们废话太多!”他转向潘汉辉,又问了一遍:“钱他妈在哪儿?”这一次,他语速更慢,声音中满是暴怒。
潘汉辉估计这些人只想劫财,无意要夫妇俩的性命,所以他只管完全照他们说的去做。数年前,潘家还住在多伦多市士嘉堡区的时候,家里曾遭遇劫匪抢劫—潘汉辉举家搬出治安较差的士嘉堡区就是为了避免再遭抢劫—自那以后,他们再也不在家里存放大量现金。潘汉辉告诉劫匪说:“楼上我裤子口袋里只有60加元,但是我的家当很值钱。”
“骗人!我他妈就要现金,别的我不要!”
潘汉辉突然感到后脑勺一阵灼痛,不禁摔倒在地。鲜血顺着客厅沙发流淌下来。
“起来!”
直到潘汉辉和妻子双双被带到地下室,他才感到了真正的恐惧。潘家位于多伦多市郊一个典型的中产社区,潘汉辉无法相信,在这样一个异常温暖的11月的夜晚,暴力和恐惧就这样降临在他和家人身上。
梁碧霞的反应则不同。她意识到情况危急,自己命悬一线。她的脑子转得飞快,拼命想弄明白歹徒为什么要把他们带去地下室。极度惊恐中,求情的话脱口而出:“求你们了,冲我们来吧,千万别伤害我女儿!”然后,她又哭着哀求歹徒放过他们一家。
在地下室,潘汉辉夫妇二人被勒令坐在沙发上。仅仅几个小时前,他们的女儿珍妮弗还懒洋洋地躺在这里,看她每周必看的情景喜剧。然后,歹徒用毯子兜住了潘汉辉和梁碧霞的头。这毯子是潘家人在常年阴冷的地下室保暖用的。潘汉辉镇定自若,听天由命。而梁碧霞则完全歇斯底里。持枪歹徒隔着毯子瞄准潘汉辉,扣动了扳机。一颗子弹打断了潘汉辉右眼内眼角附近的骨头,擦着颈动脉过去了。第二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肩,从右肩后上方穿出。
随后歹徒将注意力转向不断尖叫的梁碧霞。枪管中飞出的颗子弹穿透了她的脖颈,第二颗子弹穿透了她的右肩。后一颗子弹从更近的距离射出,飞速穿过了她的颅骨:这是致命的一枪。
他们的女儿珍妮弗讲述案发经过时,说听到了“四五声枪响”,然后是歹徒匆匆离开潘家的脚步声。警察接到报警电话赶到现场时,看到珍妮弗被绑在二楼的楼梯扶手上。
潘汉辉慢慢恢复了知觉,睁开双眼。他意识到刚刚过去的八分钟不是噩梦,而是可怕的现实。回想着歹徒入室抢劫的种种细节,他心中充满恐惧。他再看向身边,自己的妻子瘫倒在血泊中。潘汉辉向妻子爬去,鲜血从他肩上和头部的伤口涌出,痛得他呻吟不止。潘汉辉摇晃着妻子,呼喊她的名字,喊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回答,和他相伴30年的妻子已经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潘汉辉放声痛哭,不仅痛在身上,更痛在心里。他踉踉跄跄走上楼,只见惊恐万状的珍妮弗正在给911打电话求助。潘汉辉绝望的嘶喊和呻吟,连电话那头的911接线员都听到了。潘汉辉又回到一楼,摇摇晃晃地走向大门。到了屋外,他一头栽倒在正要出门上班的邻居面前。
“爸爸?”女儿珍妮弗在楼上对他喊,“我在给911打电话……我没事!”
潘汉辉没听见,他自己正备受痛苦煎熬。
“这里是911,您是否需要—”
接线员话音未落,就听见一个年轻女子发疯似的呼救:“救命啊!救救我……我不知道我爸妈在哪儿……”
“女士,女士,镇静一点。发生什么事了?”接线员问道。
“有人刚闯进我们家把所有的钱都偷走了!”女子大喊着,“我刚听见枪响。我给绑在楼上,手被反绑着,不过我的手机在口袋里。快来人啊……救命啊!”
“他们长什么样?”
“我说不好……刚才绑我的那个人,是个男的……有个人穿着连帽衫。他们走的时候把灯都关了。我觉得他好像是黑人,好像,我不敢肯定。他们没有伤到我……他们有枪,拿枪口对着我……他们把我爸妈带到楼下去了,然后我就听见枪响……他们就说了一句‘你们不够配合’。”这个报警的女子正在犯罪现场。
电话里传来另一个人撕心裂肺的嘶喊声。
“爸爸?我在给911打电话……我没事!”年轻女子大声喊道。
“你妈妈在楼下有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我听不到她的声音了……”女子的声音越来越低,由于情绪激动,声音已经变了腔调,听起来她已经吓傻了。她央求接线员在警察赶到之前别挂电话。
不出几分钟,警察赶到现场,接线员透过电话能听到警笛大作、人声鼎沸。
三个警员跳下巡逻车,进入骇人的犯罪现场,他们竭力将现场的一切收入眼底。海伦街240号的车道上站着两名男子,正是潘汉辉和邻居张彼得。潘汉辉衣冠不整,头发凌乱,他用蹩脚的英语大叫着说脸上很痛。他的衣服浸透了鲜血,浓稠的鲜血还在不断从鼻子里往外涌。邻居张彼得担心地陪在他身边。警员迈克 · 斯特斯科走近潘汉辉,他不太听得懂潘汉辉的哭喊,潘汉辉用手指比画出手枪的样子,斯特斯科警员很快明白过来是持枪歹徒抢劫了潘家。潘汉辉告诉他劫匪枪击了他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女儿现在还在屋里。
案发当晚,约克郡警员梅森 · 贝恩斯正在执勤,在安大略省万锦市宁静的街道上巡逻,他觉得不可能发生的就是谋杀案。可是对讲机里竟然传来枪击的讯息,贝恩斯警员飞速驶向案发地点海伦街,仅用两分钟就抵达了一英里外的案发现场。贝恩斯警员下了车,走向案发住宅的大门,他反复回忆着训练时学过的应对枪击现场的方法—靠墙,拔枪,确认安全。
贝恩斯警员低头扫视,发现通向潘家大门的一路上都有血迹。他循着血迹走进大门,穿过餐厅。他大声喊叫,想确认屋里人员的方位。一个惊恐万状的女子回应了他,告诉他自己“在二楼”。
“我没事!”女子喊着,她说她的母亲在地下室,估计中了枪。
现场平静得很怪异。贝恩斯警员循着血迹慢慢向前推进。除了地板上的血滴外,一楼看起来井井有条。
迈克 · 斯特斯科警员带着新手搭档布赖恩 · 达罗克警员紧随其后。迈克 · 斯特斯科警员后来回忆说:“房子里面整整齐齐的。以前我们遇到的入室犯罪,现场都被翻得底朝天,但这个案子的现场,劫匪什么都没碰,好像什么都没拿。”
三个警员下到地下室,贝恩斯警员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退后了一步。梁碧霞的尸体面朝下倒在组合皮沙发前。她身着绿色丝质维尼小熊睡衣睡裤,双脚还是湿漉漉的,说明不久之前,她还在泡脚。
斯特斯科警员后来在描述现场的时候说:“地下室现场血很多,是那种颜色很深的血。我们沿着一楼地上的血迹来到地下室,一楼的血迹是溅开的,颜色比较浅,而地下室的血更黏稠。死者头上蒙着蓝色的毛巾,血是从她的头部流出来的。”
在现场,斯特斯科警员对梁碧霞说话,但他知道这是浪费时间。贝恩斯警员检查了她的脉搏,然后看到了脖颈上和肩部的枪眼。达罗克警员注意到梁碧霞的腿已经变为浅灰色。
四名急救员很快也赶到了现场,他们把梁碧霞已无生机的身体翻过来开始做心肺复苏,结果无济于事。
斯特斯科警员让自己的搭档达罗克警员到二楼去保护报案的年轻女子。达罗克警员拿着枪,小心翼翼往楼上走。他慢慢靠近珍妮弗,然后把枪插回枪套。珍妮弗却说她也不知道歹徒是不是真的已经离开了。达罗克警员再次快速举起枪,盯着瞄准器。他谢过了珍妮弗的提醒,然后开始挨个房间搜查。主卧一片狼藉,床垫被翻了个个儿,被砸坏的空抽屉躺在地上—显然已经被洗劫过—抽屉里的东西散了一地。除此以外,屋里其他东西看起来都没被动过。
确认现场没有任何歹徒后,达罗克警员又回到珍妮弗身边。达罗克警员是从苏格兰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事后他说,珍妮弗坐在地上的姿势让他想起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像。她的脚踝偏在身子一侧,被绑住的手腕可以在距离楼梯栏杆2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活动。达罗克警员从珍妮弗卧室里拿来了剪刀,剪断了绑住她纤细手腕的鞋带。他发现珍妮弗惊魂未定,便用带着苏格兰口音的低沉嗓音和她攀谈,帮助她平静下来。随后,达罗克警员立刻领着珍妮弗从前门离开现场,并记录下她的手腕没有红肿和瘀痕。
来到屋外,或许因为紧张,或许因为夜晚凛冽的寒风,珍妮弗瑟瑟发抖。达罗克警员给她披上了自己的警服,并把她交给在一边待命的急救员。他向急救员暗示,他怀疑珍妮弗可能遭到了入室歹徒的性侵。事后他说:“我让他们给这姑娘做个检查,有时候女性不愿意把自己的经历透露给男性,我只想确保她平安无事。”
急救员把潘汉辉抬上担架,给他处理伤口,张彼得—潘汉辉血流如注走出家门时曾央求他打911求救—和另外几个邻居以及一个摄影师木呆呆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他们都是这桩恶性抢劫杀人案的目击证人。
珍妮弗一边接受急救员的检查,一边焦急地大喊:“爸爸,你怎么样了?”话音刚落,救护车就关上了车门,飞速把潘汉辉送往医院。
绅士做派的达罗克警员护送珍妮弗去了医院。当珍妮弗问起父母的状况时,达罗克警员告诉她梁碧霞已经死了。他问珍妮弗,她还能记得多少案发的经过。珍妮弗回答说,不太记得了。歹徒一共是三个人,其中一个略矮,还有一个满头发辫。她说歹徒闯入的时候屋里太暗,所以没看清他们的长相。他们到处翻找梁碧霞的钱包时随手拉开了冰箱门,冰箱里透出的灯光是当时屋里的光亮。
珍妮弗被送到万锦市斯托夫维尔医院后,很快便得知父亲伤势严重。大家都惊讶于潘汉辉居然大难不死。潘汉辉当时还不能说话,医生在尽全力抢救。
枪击案带来的痛楚慢慢显现,珍妮弗在惨烈的现实面前开始崩溃:她永远失去了母亲,很可能即将失去父亲。医院的危机援助人员安排珍妮弗晚上11点15分就诊,给她开了抗焦虑药物,平复她紧张过度的神经。其间,达罗克警员一直在诊疗室门外守卫。
珍妮弗出院已是11月9日凌晨1点31分。达罗克警员护送珍妮弗抵达万锦市警察局,在此之前,珍妮弗的罗杰斯公司三星手机已被警方收缴,为即将开展的破案调查备用。
|
|